管琥一想也是,毕竟只是学生拍作业,用不着烧那么多钱,也烧不起那钱:“行,我马上打电话,你等我消息!”
第二天,苏烈来到北影厂找到了管琥所说的人,拿到器材的价格表,而且对方爽快也的表示给他最优惠的价格。
接下就该做详细的预算了,制作预算是制片组的工作,社团内有几个制片管理专业的人,让他们来做问题不大。不过陈子云对制片主任很感兴趣,苏烈对他相当信任,就让他做制片主任,其他人作副手。
做预算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场地、器材、食宿、车辆这些都得一项一项的核实,确保万无一失。几天跑下来,陈子云这种身体素质极佳的人,也快累成死狗了。
苏烈见陈子云跟一滩泥似的倒在床上,过去拍了拍他,道:“老三,辛苦了,看你累成这样我都不好意思了。”
“筹拍阶段辛苦一点是有意义的,工作做得越细致,电影的拍摄才会越顺利,否则随时可能会出现问题。”
“器材方面的费用怎么样?”
“机器方面需要摄影机、斯坦尼康,那个长镜头需要载人摇臂,照明设备主要是led灯和镝灯,除此之外需要整套的录音设备,根据各组制定的器材清单,核算得出器材方面的总费用是2万5,这是预算表,你看看!”说着,陈子云坐起来,从包里取出预算表来。
苏烈接过预算表一项一项地看,等看到胶片一项时发现费用只有2万,有点惊讶:“1000一盘,这个型号要1500,不是过期胶片吧?”
过期胶片倒不是不能用,只是感光度会下降、反差低、灰雾度高,拍出来的效果不好,画面发灰。电影《艾利之书》用的就是过期胶片,而且导演是特意购买过期胶片来拍的。导演认为过期胶片比较容易营造出令人惊叹的异度空间和超现实之感;,成片的影像风格更接近于影片的末世主题。
不过苏烈要求的效果是通透亮丽,灰雾度高的过期胶片肯定不行。
陈子云靠在墙壁上,有气无力地道:“不是过期胶片,我找北影厂谈的,他们进胶片都大批量的进,价格便宜。我把《逃》放给他们看了,他们都说你将来肯定会有出息,就按成本卖给我们20卷,说是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做点贡献。”
苏烈一拍陈子云的肩膀,道:“老三,你简直是朕的孔明啊!”
“别,孔明可是累死的,你别吓我!”
苏烈一笑,继续看预算表,耗材费用1万,主要包括化妆品,服装,道具,还有车辆的费用和油钱,接下来是胶片冲洗配光的费用3万,场地费1万。
食宿费用向来是剧组开支的大头,不过苏烈他们是学生,白天拍了晚上回学校,因此只需要提供中午的盒饭就行。整个剧组平均下来一天大概有40人左右,在拍摄的时候准备的时候肯定得准备盒饭、水,还有往来的路费,平均一人得20块,10天是8000块。
一项项的计算下来,总预算10万3千,明显超支了。
“这不行啊,预算必须控制在9万以内,剩下1万做机动,不然出了什么变故我们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周转,这不行!”苏烈沉吟了一下,道,“这样,管琥导演认识洗印厂的人,找他说说应该能够优惠一些!”
陈子云点头道:“我明天再去跑跑,争取把盒饭的费用和场地费降下来!”
第四十四章 选演员
当最终预算确定后,选角的工作就展开了。《花》只是二十分钟的短片,但需要的人却不少,同学会和教室戏都需要不少人。
苏烈以创作社的名义在学校贴了一张招募演员的启示,上面清楚的写出了角色的年龄,以及相应的特点,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演员知道自己是不是跟角色相符,缩小候选的范围,能够节省时间。否则的话,大家不知道自己跟角色是不是相符的,都跑来试镜,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试镜的房间是苏烈他们的教室,房间里的东西被清空了,中央摆着三张桌子,分别坐着苏烈、陈子云、高迅。在他们的前面有一张为演员准备的椅子,这能演员放松一些。
旁边还有一个摄影师,一架摄影机,对整个试镜进行记录,碰上对某个角色举棋不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观看录像进行选择。
演员都安排在隔壁的教室,由刘林和邹波负责接待,当然这是他们俩主动要求的,因为这样能够近距离的接近美女们。
时间到了八点半,苏烈就对陈子云和高旭道:“就开始吧!”
“可以开始了!”陈子云回了一声,旁边的唐宁立刻跑了出去,通知外面的刘林放人进来。
第一个进来的是汪洛丹。
苏烈和陈子云对汪洛丹都太熟悉了,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得走。苏烈微笑着冲汪洛丹点了一下头:“你好,非常感谢你能来参加试镜,请作一下自我介绍!”
汪洛丹正想开几句玩笑活跃下气氛,没想到苏烈把话说得这么正式,一幅公事公办的模样。她不敢大意了,认真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汪洛丹,01级表演班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