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洞庭渔王 > 二十二故事里的故事二22(第2页)

二十二故事里的故事二22(第2页)

“那里面找生活不难,维持果腹更是易事。有这些人在那里边活动,必然就有生老病死和意外事件。

“当然,尸首最大的来源仍然是河流,溺水的人被水流冲进了湖区。

“一般人见到这种事情都会避而远之,收拾尸骨埋葬的想法不现实。

“一则难找地方埋,也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大家讨生活都不容易。再则,水上人家,入水为安,这也算是一个较好的归宿吧。尘归尘,土归土,水上的人最终回到鱼腹中,也算得上是一种天道循环了。

“如此一来,洞庭湖区秋天夜晚的鬼火就特别多。都说那是死者阴魂不散,在那里跳舞呢。我可不信那些。

“有一年和你汉叔放完夜钓,坐在湖滩草地上抽旱烟,见到隔壁没多远有鬼火舞动。你们汉叔用脚踢了踢我,示意我留心侧面那个东西。

“我知道他想说什么,就想吓吓他,并当作有些紧张的往他身边移了移。

“那团幽蓝色的火焰有饭锅盖那么大,正好向我们坐着的地方滚过来,很快就到了面前。

“我伸脚一踢,这下可不得了。火球被踢正时一下子散了开来,变成好多个大小不一的火球,有的还从地上飘了起来。

“有两个粘在了你汉叔的身上。他一下子从地上跳了起来,却指着我让我赶快拍掉身上的鬼火。

“我一看自己身上,什么也没有啊,倒是他身上的那两团好像是粘在衣服上了,又像是在追着他跑。

“我冲上去帮他拍打,他也帮我拍打。最初我还以为他被吓傻了,在胡乱挥舞手臂。

“火苗被越拍越散,粘满了背着月光的大半个身子。弄了半天,我们才明白,大家都只能看到粘在对方身体上背着月光处的灵火。我们两人的前半身都侧对着月亮和湖水的反光,就什么都没有。

“弄了几下,就没那么紧张了,还伸手指去捏火苗。就像捏水银珠子那样,拎不起来,一碰就散。

“捏了一会,两人相对着大笑起来,把那当成了一场戏耍。

“没过多久,蓝色的火球一个个逐渐变暗,最后都熄灭不见了。”

桂爹停下来抽了口烟,补充到:“那是我这辈子离鬼火最近的一次。但那不应该是人的魂魄。就算真有魂魄,一个人的魂魄又怎么可以分成那么多份呢?再说每年死那么多人,世世代代得死多少人啊?可鬼火也不是到处都有啊?有些东西就是那么奇怪,怎么也叫人想不通透。”

新民和长春争着解释:“那不是鬼火而是磷火,学校的老师解释过,初中的化学书上也讲了这种现象的原理。”

桂爹又免不了感慨起来:“还是多读些书好啊!要是我和你汉叔能多读些书,那天晚上也不会凭白吓出一身冷汗了。”

科学的解释是,磷火产生于磷的自燃。因人们不了解,常被称作鬼火或灵火。

洞庭湖区除了经常有未经收葬的人的遗骸,更有许多大型水生动物死去腐烂后留下的尸骸,如中华鲟、江豚等。甚至人们俗称瓦子的六须鲇,都有过两百斤的。

鱼的死亡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那些见过人违法去炸鱼、电鱼和毒鱼的人都会留意到这种情况,鱼临死时会浮上水面,之后就下沉不见了。

鳔是大多数鱼体内都有的可以胀缩的囊状物,收缩时鱼下沉,膨胀时鱼上浮。有的鱼类的鳔还有辅助听觉和呼吸等作用。

临死的鱼肌肉松驰,对鱼鳔的控制力减弱,鱼鳔膨大,鱼整体比重下降,身体上浮。但很快,鱼鳔因为自身的压力会失去部分气体,鱼比重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沉入水中。因为水体压力随水深急剧增加,这种下沉会加快——鱼鳔被压缩,鱼的比重越来越大——直接沉入湖底。

当鱼身腐烂变质,会在体内释放出气体,让鱼身再膨胀起来。

所以当鱼死后,沉下水底再浮起来时已经腐败了。浮起的鱼多半会漂至湖滩沙洲的岸边,被食腐动物吃光或彻底烂掉。包括人的尸体也是这样。湖滩地上会留下一堆堆骸骨。

秋天天气干燥,骸骨里的磷以磷化氢的形式逸出、聚集在低洼地,白天的阳光照射能引发其自燃。但白天光线明亮,人是看不到这种自燃的火焰的。

磷化氢自燃的温度只有四十多度,人手短时间接触难有感觉。因为燃烧的是气体,火焰易受气流扰动,所以常能看到灵火飘飞滚动。

而且这种淡蓝色的冷光源,只有在晴天的黑夜才能遇到,自然又进一步增强了它的神秘感。

灵火在湖区常出现在滩涂地,不远处往往有动物的尸骨或人的骸骨。陆地上最常出现的地方是坟场。就这个原因,也难怪人们将其称之为鬼火了。

简单的实验可以这样做,将泡在冷水里保存的白磷块取出,在门框上画个骷髅。白天看什么也没有,夜我门上就会呈现出一架蓝色的骷髅了。你画得有多好,它就会有多生动。甚至还会因为火焰的原因,产生出那么一点点飘忽感来。

(写下这段话的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试过,还挨了批评。)

说故事的人不断被孩子们的问话和好奇的讨论打断,但他喜欢这种被打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