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张忠说话呢,毕老头三个人就从车中出来,在护卫保护之下向前面走去,想看看谁那么大的胆子。
录事参军正了正身上的盔甲,对张忠说道:“张大人请。”
张忠应了一声,翻身下马,大步朝前走去,录事参军跟在后面,看看天色,又向另外一个方向看了看,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毕老头三个人先到了,借着刚刚点燃的火把的光亮,看见被押起来的四十来个人冷哼一声,刚要开口,突然反应过来,这个事情自己三人不能直接来管,得等张忠到了才行。
张忠这时反而是不着急了,慢悠悠晃过来,扫了被押住的人一眼,问道:“可知为什么抓你们?”
“大人,我等不知,大人总不能平白无故抓人吧,大人要明查呀。”被押起来的人当中一人向前使劲挣扎了两下,结果被押住的人死死按住,张口抱屈。
录事参军此刻上前几步大声说道:“还敢狡辩,刺史大人在此,说你等私下偷采铜矿,还好刺史大人神机妙算,已提前知晓你等所做之事,还不速速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录事参军对这人喊过后,又转头对张忠说道:“大人,看样子不让他们吃点苦头他们是不会说的,不如……?”
“不必。到时候他们自然会招的,把人绑起来押回去。”张忠拒绝了录事参军的提议,吩咐道。
那人这下挣扎的更厉害了,边挣扎边喊道:“大人,冤枉啊,我们可没采什么铜矿,就是砍了木头想要运回去烧炭,大人,冤枉啊。”
“又在狡辩,押走。”这次是张忠说话了,并转身准备返回。
录事参军上前一步把张忠给挡住了,说道:“大人,这深夜出兵,小官可是全听大人的,不如先看看船上和没有装完的货物吧,不然的话,万一是抓错了,下官可就不好做了,还请大人做主才是。”
录事参军嘴上说要张忠考虑下,却根本没给张忠开口的机会,前面的话音一落,马上命令道:“来人啊,船上的东西搬下来,把还没有装上船的也送到这里,刺史大人自有定夺。”
众军士齐声答应,一部分冲上船去拿东西,一部分把岸边车上的货物往下卸。
其余的人就在这里等,那边传来的声音让人听着听着就发现不对了。
毕老头疑惑地看了看姚老头,说道:“听动静确实是木头,难道张忠来错了?抓错了?完喽,他若是不调府兵还没什么,大不了放人,现在兵调了,说要抓的人也没有,铜矿和云石同样找不到的话,那……。”
“那我等就要在后面帮忙了,刚到地方就遇到了此事,罢了,总不能看着不管,不是说张家有两个高人么?算无遗策,运筹帷幄,怎么会犯此等错误?莫非是张忠没有听高人的话私下里做出来的事情?”
姚老头明白毕老头的意思,就算张忠犯错了也要保住,其实他明白,就是真的有人把事情报到了朝廷,张忠也不会有任何的事情,可那积攒起来的威望就要大打折扣了。
派出去查看的军士这时有人过来对录事参军报告“大人,没有云石,也没有铜矿,全是木头,请大人定夺。”
“哦?果真如此?不对呀,刺史大人证据确凿才让本官出兵,刺史大人总不会把这等大事当儿戏吧?不少字再查,仔细看好了。”
录事参军吩咐了一句,同时还给张忠极力的证明,等人过去查的时候,他转过头来看向张忠说道:“张大人,您确定此地有铜矿石?若是没有的话,下官可要如实上报了,不过大人不用着急,下官定会帮大人圆说。”……,
第一百七十六章 张家高人言不虚
随着木头被堆在一起。天也渐渐亮了,张忠依旧站在当地,眼睛看着船,看着木头,等一阵风水来,打了个哆嗦后,终于是把目光放在了录事参军的身上。
说道:“房参军看上去气色不错,可是有什么好事情?天亮了,黑暗要离开了,房参军,本州军士平时是两千二百人,本官让房参军都带出来,为何只来了五百人呢?其余的一千七到什么地方去了?”
录事参军本以为张忠会和自己商量怎么把此次的过错给弥补过去呢,没想到张忠开口竟然问起了军士的事情,心中一突,刚要说话,那边被押住的人就喊了起来。
“冤枉啊,我等冤枉啊,哪里有大人说的铜矿石?张大人,听百姓说您是好官,您可要看清楚呀。这下完了,回去也赶不上那一窑了,大人啊,您不是好官么,为何这般对待百姓?”
“张大人,您看现在是不是得放人了?”录事参军马上借对方的话与张忠‘商量’。
毕老头三个也走了过来,他们突然发现事情不对,被抓的人的一点都不害怕,录事参军怎么看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感觉,三个人老头互相看了眼,没有人说话,却都清楚怎么回事儿了。
张忠让人家给下套了,对方是故意露出破绽给张忠,让张忠借兵前来抓人,那当然会抓错了,被抓住的人应该也是参与了此事。
可知道又能如何?没有任何的证据,麻烦了,张忠的名声将会因此事一落千丈,神话被打破了后就不再是神话,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敢对张王两家动手了。
“永诚,事已至此,放手吧,回去再想办法。”毕老头看到张忠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喜怒表情,以为张忠是吓傻了,能理解,换成任何一个人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都会失去方寸,好在张忠没有直接晕过去。年轻人身子骨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