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别别。”喜清欢连连摇手,见她们推来推去的,干脆跳得远远的,“我真不喜欢那个,再说了,我想用的话,从姐姐们那儿挖些过来就行了。”
李氏等人这才笑着不推托了。
“小四。”这时,柳杏儿进门来了,脸上带着些许凝重,这让喜清欢有些惊讶,认识柳杏儿也有段日子,她一直都是微笑对人,难得今天有第二副表情。
“杏儿姐姐。”喜冰欢听到声音从堂屋走了出来,也有些意外,“出什么事了?”
“也没什么呢,方才我爷爷跟我说,这几日怕是要起大风,让小四当心些。”柳杏儿扯了扯嘴角,眼底似乎有些忧郁。
“阿元爷爷有心了,谢谢杏儿姐姐。”喜清欢收到了江洛的木梳子,又亲眼看到江洛拒绝了柳杏儿的巧果,心里大好,看柳杏儿也没以前那样刺眼,说话也客气许多。
“没事儿。”柳杏儿摇头,看了看喜家的屋子,又道,“我爷爷还让我转告喜爷爷,这次的风怕是很大,家里的屋子别忘记多加固加固。”
“很大的风?”喜清欢一愣,细想想这个季节,难不成是台风?要是真有台风,这些屋顶……心里顿时有些紧张,前世尚且还有许多屋子被台风袭倒,更何况是这些茅草顶的屋子呢?
“是呢,每个夏日,都会有几场大风,要是遇上大潮,海水大涨,也是件麻烦事。”柳杏儿想起自己家的房子,不免叹气,说了几句便告辞回去,“你可千万要放在心上,我先回去了,家里还有事呢。”
“谢谢杏儿姐姐。”喜冰欢送她出门。
“算算日子,这会儿的大风倒是差不多了。”喜庆靖也听到了柳杏儿的话,走到院子里看了看天色,叹了口气,“六儿。”
“嗳。”喜守业跟着出来,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走,我们去砍些竹子,各处都要加固一下。”喜庆靖说罢,便去了斧头,和喜守业两人出门。
“三姐,每年的大风都很厉害吗?”喜清欢一想到那动不动十几级的台风,心便提了起来。
“这些年倒是每年都有大风的,不过,听老人们说,都不比十几年前那一场大。”喜冰欢也叹气,大风到来,意味着暴雨不断,也意味着他们家的船……“小四,那些船怎么办?可不能放在埠头呢。”
“刚刚都忘记问杏儿姐姐,这风大概是什么时候起呢。”喜清欢犹豫了一下,他们说的大风只怕就是台风,台风来临前,许多事都要准备啊,家里的吃食,池塘里的鱼倒还好些,不过,要是下雨大了,也得及时放水,这样一来,家里的蓑衣便要多准备些,海涂田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倒是那些浅海湾上投放的缆绳需要好好的加固,船要安置好,屋子也要好好拾掇一下,还有,四喜斋里的货,也得提前送过去备着。
想到这儿,喜清欢待不住了,拉了喜冰欢便往外走:“三姐,我们去问问阿元爷爷吧。”
“小四,别担心,十几年前那么大的风也不是年年有的。”喜冰欢嘴上安慰着,倒是没有阻拦喜清欢去找柳阿元,“也就是那次大风,才出了那样的事呢。”
“你说的是十几年前的海难?”喜清欢其实也隐隐猜到了,这会儿听到仍有些意外。
“是呢。”喜冰欢点头,面露担心,“小四,不论阿元爷爷说的准不准,这段日子还是别出船了,人最重要。”
“我知道的。”喜清欢当然不会大意,她去找柳阿元也只是想心里有个数,抢着这两日把东西送到四喜斋,再把要准备的东西带回来,这儿的大风有多大她不知道,可前世时,生于渔村长于渔村的她可是见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台风的,风啸雨急,也许小柳村的地势并不用担心发洪水,可是,风太大,屋子会倒,暴雨多了,引发泥石流的机率更大啊。
喜清欢越想,一颗心情不自禁的“砰砰”急跳,只希望,这一切只是她的胡思乱想。
到了柳阿元家,柳阿元正带着柳杏儿和另两个孙子孙女在给屋顶加木条,柳阿元年纪大了,腿脚不俐索,只能在下面指点着柳杏儿怎么做,两个小孙子小孙女吃力的搬着木头。
柳杏儿坐在屋顶上,反扭着身子往茅草上压木条。
喜清欢不知道大夏朝有没有铁钉,反正,瞧柳杏儿的动作只是把木条一根一根的排上去,并没有敲任何东西,柳阿元的脚边上放着一捆粗粗的稻草绳子,还有一些石头。
“阿元爷爷。”喜清欢还没进院子先喊了一声,喜冰欢则跑着进去帮忙搬东西。
“哎,是三三和小四啊。”柳阿元听到声音转过身来,看到是她们两人,满是褶皱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阿元爷爷,刚刚杏儿姐姐说这几日有大风,我特地来问问的呢,您可看得出个大概?”喜清欢不好意思的上前问道,问出这个问题连她自己都觉得荒谬,前世的天气预报都经常出错,更何况柳阿元只是凭一双肉眼看的天色。
“瞧着,也就这几日了,你要是有什么东西要准备的,赶紧趁着今儿明儿办好。”柳阿元倒是能肯定这两日无事,不过,他也不敢托大,当年不就是他太相信自己的眼光,害得那么多人遭了难吗?“小四啊,人不与天斗,你可千万别心存侥幸,银子什么时候都能赚,人平安才是最最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