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枝头春意闹舞蹈寓意 > 第15部分(第3页)

第15部分(第3页)

“是吗?下回朕下江南,找这位陈敖过来瞧瞧。”

“喳!”

呜呜,他不管了,陈万利那老儿又送来一幅唐伯虎真迹名画,要他在皇上“万一”提起陈敖时,务必说尽坏话,别让皇上再找陈敖回去当官了。

他该说的都说了,是陈敖自己写戏出了名,不关他的事呀!

“不过,朕觉得那出戏还是不够好,结局老套,照样是看破世事,偕得美人归隐深山,难道这些文人没有其它更好的出路吗?”

“他们是该出来为朝廷效力,这样躲起来采菊东篱下,独善其身,算什么嘛!”于敏中打蛇随棍上。

“嗯,敏中为国着想,果然是朕之股肱,你记得去提醒吏部,明年选任官员的时候,注意一下陈敖。”

“喳!”

提醒就提醒,于敏中不信皇帝日理万机,明年还会记得那颗芝麻陈敖;更不信吏部在衮衮求官的冗长名单中,会特意挑出不送礼的陈敖。

总之,再见啦,陈敖,回去写你的才子佳人故事吧!

腊月红梅花开时,苏州,虎丘义学。

那个应该“采菊东篱下”的失意丢官县太爷,此刻正面对几十只亮晶晶的眼睛,带着他们琅琅吟诵着。

“要为人,须读书。诸般乐,总不如。识得圣贤的道理,晓得做人的规矩。看千古兴亡成败,有如目见耳闻;考九州城郭山川,不必离家出门。兵农医卜,载得分明,奇事闲情,讲的有趣,这是读书的乐。”

跟孩童有模有样地覆诵,一张张小脸蛋容光焕发。

“先生已经讲解过这段内容,还有没有问题?”陈敖问着底下的孩童。

“请问先生。”一个小男童举起手,不解地问道:“你说读书求学问,有了学问可以做什么?”

“有学问就当先生,教我们读书写字。”孩童们七嘴八舌地讨论。

“我爹说,学会认字就好,他没钱让我念书。”

“先生说,我们不必交钱,是县衙出钱买纸笔,租屋子,我们才能念书。”

“念书要考状元吗?我娘说我没命考状元,还是回家卖汤圆。”

“大家安静。”

陈敖右手握着戒尺,往左手掌拍了拍,发出声响,众孩童立刻安静无声。

看来这支“板子”挺能唬人的。陈敖整整神色,摆出课堂上应有的严肃脸孔。

“先生告诉各位,读书是求取学问的一个方式,我们可以从书中得到古人的智慧,让自己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可先生也要告诉各位,世间还有许多学问,是经由实际生活累积经验,就像阿东帮娘卖汤圆,也是一门学问。”

跟孩童听得一楞一楞的,目不转睛望着先生。

“做汤圆首先是挑糯米,要怎样的糯米才香?又要怎么搓汤圆才能好吃?放多少糖?兑多少水?煮多久才不会糊烂?这就是煮汤圆的学问。先生就不懂这门学问,遇到煮汤圆时,还得来请教阿东,阿东煮得好的话,没有人比得上他,他就是卖汤圆的状元。”

“哗!”有些孩童听懂了。

“我爹打铁,我也要认真打铁,将来做个打铁状元。”

“我要当牵牛状元,你们一定不会放牛!”

“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我是写名字的状元。”

陈敖微笑听孩子们的梦想,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也是他们其中的一个。

他们最大的不过七、八岁,全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原本念书识字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因为县里办义学,所以在农闲或家里暂时不需要帮忙时,他们才能聚到这里认几个大字。

他不求教出真正的状元,只求教导孩子明白事理,努力上进,做个有用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