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这是基础上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赶上的。他们已经尽力了,技术上的不足,并非勤奋就能一蹴而就,可以说,他们做到了问心无愧。
但随即,他就兴奋起来,大声说道:“不过我们因为有了郭总交付给我们六臂螺旋天线的原理图,拿到这份原理图后,我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基本设计出了最佳的悬臂方案,大大提高了我们信号传输和接收的质量!
经过我们实验,我们的天线灵敏度和接收效果,都远超过摩托罗拉!”
他兴奋地说着,电磁实验室的一群技术人员也是喜形于色,并骄傲地拿出了一枚试制的手机天线向郭逸铭展示。
郭逸铭接过这短小的天线,同样是满面笑容。
和摩托罗拉如同一根鞭子似的天线相比,这枚六臂螺旋天线可以用小巧精致来形容。整根天线长不过四公分,如果安装到手机里,只会露出大约两三公分的一点长度。
“真是太好了!”
他由衷地赞叹道,这枚小小的六臂螺旋天线,相对于眼下的移动电话技术发展来说,其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了基带芯片!
现在已经是82年了,数十年研究,各种通讯技术储备都早已准备妥。摩托罗拉更是在73年就推出了基本具有现代手机雏形的的移动电话,可为什么直到十年后的今天,还依然只能在小规模进行实验,而无法切实推向市场?
原因很简单,就是天线技术和电池技术不过关!
没有高灵敏的天线,手机必须不断加大信号输出与搜索,语音质量差,通话时间缩短。电池的容量不足,更是移动电话无法进入商业实际运用的最致命弱点!就拿他们从美国购买的,摩托罗拉小规模试运行的移动电话来说,电话的杂音很大,要听清对方说什么,需要放大嗓音大声喊。至于通话时间就更不值一提,一块刚刚充满电的电池,仅仅能支持电话10分钟通话就没有电了。
这简直是笑话!
一个通话时间只有10分钟,随时需要寻找电源的电话,能叫做移动电话?应该是叫移动座机吧!或者以它那巨大沉重的机身,干脆叫做移动板砖?在遇到坏人时,还可以用它来作为防身利器?
而郭逸铭拿给他们的六臂螺旋天线,可谓是将螺旋天线的性能发挥到了完美境界。这种2008年才由弗吉尼亚大学研制出来的新型天线,在这时可以称得上是划时代的发明!虽说为了制造成手机天线,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变形设计,用蚀刻的方式缠绕在天线内部,但其效能在这个时代完全是无可匹敌的!
有了这种天线,再加上由他亲自主导研发的超高容量手机电池,这两个新技术将为手机插上一双翅膀,让它在这个时代成为无法抗衡的王者。
在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材料科技双重搭配下,什么技术先驱,都只能成为他继续前进的垫脚石!
只有材料,才能真正决定一个手机时代能否、且什么时候到来!
材料,才是一切科技能否实用化的决定性因素!
C
………【第八十章 镁镍储氢合金】………
【查了太多资料,更新晚了,非常抱歉!
章节前,先表达对网友中山仔、武神紫翼、摩洛哥火焰刀、刀锋ZORRO、夺命书生贱、龙绍LL1、我旧我新、陈起熊、mainID、danny3113、小杰1973、俺不怕开水、飘零疯、小书宠物打赏的感谢,深深感谢如此多朋友的深情厚谊,谢谢!
同时,对所有点击、收藏、推荐本书的朋友,表示作者的感谢之情,谢谢!】
郭逸铭主持研发的是一种镍氢电池。
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从而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全过程。第一工业革命是机械化大生产的革命,也可以说是一次意识上的革命,人们由大规模采用机械生产,从小商品经济时代迈入工业化大生产的门槛。
而第二次革命,可以说是动力技术上的革命。由于电动机的成熟运用,人们抛弃了笨重的蒸汽锅炉,从而拥有了清洁、高效、廉价的动力能源。
可以说,电是人类现代文明必不可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电,人类文明将彻底崩塌,并出现不可逆转地大规模倒退,重新回到机械能时代。由此引发的工业品短缺等后果将引发一场文明灾难,随之而起的饥荒、战乱,说不定会让人类文明从此断绝都并非不可能。
由此可见,电在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从坐地等待电线传输,转为主动寻求更加便捷的移动电力供应装置——也就是对高能长效电池的需求。
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人类已经从最初的伏打电池,研究出了各种高储能电池,如铅酸蓄电池、干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等。根据郭逸铭对现代电池技术的观察,目前国际上对锂离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