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次国内心急火燎催他回来,居然是为了移动电话系统。他就有些想不通了。
一个移动电话基站的建设成本,可比程控『jiāo』换系统贵太多了!一个千『mén』用户基站就要24、5万,他哪怕少收一点,也要27、8万。但诺大一个城市不可能只安装一个移动基站,具体需要多少,是要按照信号覆盖率来计算的,几十上百座、乃至几千上万座都不嫌多。
按照后世计算标准。为了尽可能降低信号辐『sh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多采用了10几毫瓦的微型基站,辐『shè』比一台显示器还小,信号覆盖范围仅有百米左右。一座城市设置十几万个超微型基站与几千座小型基站,才能组成一个繁密的信号网,覆盖每个死角。
再向前推,在2011年的时候,上海的基站覆盖率达到了每平方公里0。7座。总计4400座左右。香港的基站密度更是远超上海,每平方公里的密度高达14座,基站总数更是达到了几万座!
放到现在。即便考虑到这个时代信号干扰少,通讯距离可以适当延长。哪怕基站密度大大降低,不用300米就设置一个基站,就按照区制标准每1。5公里的距离来设置一个好了——反正现在国人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还没有到好不好的程度,信号略差一点、通话质量略低一点、掉线率略高一点,都不是问题。
可即便是大区制,以北京东西城区百平方公里的面积来算。也要四五十个基站。
这就是1400万上下,然后还有程控『jiāo』换中心,如果东西城区各设一个万『mén』程控『jiāo』换中心,然后市局再设一个总控中心,那么四五千万也打不住。要是扩容为十万『mén』程控『jiāo』换中心。这钱再翻个五六倍也是寻常。
这么大的建设投入,国内能够承受吗?
他就是了解了这一点。才打消了向国内推销无线移动系统的念头,转而考虑其他突破口。
郭逸铭带着这个疑问,当天也作了不少功课之后,在第二天就应邀去了邮电通讯部。
通讯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部『mén』,事关国家安全,因此邮电部也受到了国家重点扶持,属于旱涝保收的部『mén』。在这个改革初期风云震『dàng』的年代,邮电通讯部比起日渐没落的机械行业、轻纺行业等国内其他的部委,日子要好过了许多,人心也比较稳定。
就算他是第二次来,看『mén』大爷已经认识他了,也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可还是坚持要他拿出单位介绍信来,而且舒雨菲帮他登记都不行,一定要他亲自填写来客登记表以后,才允许他进入。进入这栋苏式高大办公楼大院之内,他们所见到的邮电通讯部的工作人员态度也很是沉稳,做事不紧不慢,看起来甚是悠闲。
郭逸铭等人才踏上大楼台阶,就有人过来拦住了他们,询问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舒雨菲说明了是应施部长之邀,来部里谈公事,对方还是很警惕地询问他们具体是来谈什么公事,反复盘问,简直把他们当作了来搞破坏的敌特分子。更可气的是,那人问了半天,确认他们的确是应施部长之邀而来,也没有带他们过去的意思,直接挥了挥手,轻飘飘说了一句“那你们去吧。”就把他们打发了。
接着他们才上楼,经过办公室走廊,第一间打开的办公室里,就又出来一个戴眼镜的干部,询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又把他们盘问了半天,才放他们走。
临离开的时候,郭逸铭还感觉到身后似乎有一双警惕的目光,一直盯着他后背在看,让他颇有如芒在背的感觉。而且这里的人很奇怪,拦着他询问来意很积极,可是当他询问施部长的办公室在什么地方,这些人却没有一个给他解答的,不是说“你自己去找吧”,就是模糊不清地来一句“不就北头楼上吗”“你照直走就到了”,照直走,让他直接去撞墙么?这些回答让他又可气又可乐,很是无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步建设方案】………
第一百三十一章分步建设方案
还有件让郭逸铭哭笑不得的事情,是每次他才走出两步,还能听到对方说话声音的时候,那些拦着他们的人就开始毫无顾忌地,在办公室里咿哩哇啦大声说着施部长今天来客人了,是个美国公司的人,他们要讨论什么什么事情,声音中透lù着兴奋,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一样。郭逸铭都能想象得出他们手舞足蹈、口沫四溅的样子。
机关啊,这就是机关!
正事不做,天天传小道消息却积极得很。
当他们来到施部长所在的楼层,敲开对方的办公室,正在办公的施部长秘书对他们突然出现吃了一惊:“你们就直接来了?怎么不打电话让我下来接你们?上来没遇到别的工作人员么?”
看来他们对于机关的作风也是了如指掌。
郭逸铭倒是想给他打电话来着,可这个时代不是没手机吗?他刚才想在mén卫室借用一下对方的电话,可守mén大爷把他那台老旧的黑sè摇柄电话看得很紧,坚决不允许他们借用,bī得他们只能一步步问上来。
“唉,机关里就是这样,让郭先生看笑话了!”秘书听到他们一路艰难的寻觅过程,很是无奈又感慨地叹了口气。
这个时代是不做事的骂做事的,铁饭碗制度下,让上级对下面的人缺乏足够约束力。即便施部长是老革命,可才来一年,威信还不足以威慑所有下属。下面人如果阳奉yīn违,他也无可奈何,最多是揪住对方工作中的错误给与严肃批评,可也就到此为止,他也不能真的把对方怎么样。
hún机关、hún机关,机关里,也就是个“hún”字。
“我去看看施部长在没在忙。”秘书很热情地请他们在一张硬木靠背长椅上坐下,然后来到施部长办公间mén前,轻轻敲了敲mén。听到里面传来施部长威严的声音“进来”,他才推mén而入,远远就站住,恭敬地轻声说道:“部长,中美电子研究所的郭先生到了。”
“哦?郭先生来了?快快,请他进来!”听施部长的声音,很是惊喜。
郭逸铭与舒雨菲听到声音就起了身,等到秘书出来,他们就走了过去,跟着对方来到了施部长的办公室。
办公室不算太大,大概二十来平方的样子,两侧靠墙都是书柜。郭逸铭眼睛很好,看出一侧摆放的都是马列哲学书籍,另外一侧则是各种技术书籍,主要是邮电通讯方面的,也有一些科技方面的书籍。
施部长刚才就正在看一本书,见到他们进来,顺手就把书扣在办公桌上。看封皮,似乎是一本讲述移动通讯技术的基础类书籍。
郭逸铭没有再东张西望,而是迎向从办公桌后绕过来、朝他们快步走来的施部长。对方走了两步,就自矜地停了步,等他过来,才热情地伸出了手,一把握住他:“好啊,好啊,我可是久仰郭先生大名,一直无缘得见,今天可总算见到你了!人说闻名不如见面,今天一看,郭先生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施部长客气了,我只是略有所学,机缘巧合才有今天的成就。不像施部长你们这些老革命,当初抛头颅洒热血创建起一个新生政权,这才是真正了不起。”郭逸铭适时地恭维道。
来到这个时代五、六年了,他已渐渐融入到这个时代。回到国内也有四、五年,此刻在见到这些老前辈,他也只是情绪略有起伏,不再如当初一般仿佛有直面历史的疏离感觉。说起来,他此刻也已经是在参与历史、创造历史,并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