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娱乐女教皇为什么断 > 第110部分(第2页)

第110部分(第2页)

并不知道剧情发展的观众们毫无防备地看着屏幕。

这一部电影,前半部分是在讲周旋成名,将她曾经有过的苦痛,讲直到如今她的母亲就在身边却不能认的心酸。然后在这些侧面中,将民国社会的一些小心翼翼又不着痕迹地灌输给观众们。而从后半部分开始,就一改前半部分舒缓温柔的韵味,不再是在拍摄周旋的时候将这个世界的一切纳入镜头,而是在直接描绘这个世界的一切的时候,将周旋放在了镜头中。

是的,这就是所谓小人物的大时代。

这是周旋本人所见、所思、所触动的大时代。

在历史上,周旋获“电影皇后”之名是在1941年,《马路天使》这部电影的获奖同时在1941年,可惜的是成秋屏对于这件事完全不太清楚,她人为地将这两件事向前推动,使之变成一种仅仅存在于周旋前半生的丰碑。她把影后事件作为周旋身为一个演艺圈人士的最荣光的时刻,然后让周旋的这个身份在这里定格,紧接着转入到周旋身为一个普普通通地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华人的生活中去。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八年抗战开始。

当战争的信息传递到观众们眼中、耳中的时候,所有人都还显得有些怔愣茫然。民国,的确是一个相对屈辱软弱的时代,但是看那街头巷尾的人们谈论的,什么“人民自主”,什么“人民权利”,高谈阔论政治之事,分明就没有提到过战争啊?

但是怎么战争就这么突然地来了呢?他们有些懵。

那些未曾被他们注意的细节里,有颓丧地坐在酒馆角落的废了腿的军人,有喝了酒哭泣着自己没能为战友报仇的醉鬼,有在角落的豆腐块里印刷着一角说某某地又打仗了的新闻。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假象之下。人们或许是逃避,又或许是恐惧,将国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选择性地遗忘。这十里洋场,繁华如斯,哪里要担心战争呢?

战争来了,但是大家还是抱着一种莫名乐观的心态。日本人……厉害是厉害。但是从东北到上海这么远,他们不可能打过来吧?但是接连的,从报纸上看见的消息说着什么?短短时间,“不抵抗”政策使得东北完全失陷,而此时。华北直接面对着战争阴云。

周旋没怎么读过书,她不懂什么战术战略,也不明白如今的局势到底是算怎么一回事。她懵懂地明白一切似乎不妙。一切都在向着坏的方向发展。上海来了很多人,都是从北边逃来的,有的是过去的商人巨富,有的是大帅军人,有的是著名学者,但是此刻都是一副丧家之犬的样子。因为东北已经沦陷了。他们丢下土地、丢下了财产,甚至丢下了自己的妻儿,也丢了魂。

她是否应该做点什么?

当年。周旋因之得名的那一句“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来源于一部爱国进步的文明戏。周旋这个带着点男孩气的名字,原本就有着人们对她的某种祈盼。此时此刻。周旋有了一种明悟。上天赐予了她美妙的嗓音,良好的演技,不可能是毫无道理的。是。她并不如那些女学生一样有着良好的出身,但她或许也能够做一点什么高尚的事情。

这样的想法一直在她心中打转,直到某一天表演之后,她坐上黄包车回家,却在半路上碰见了学生们为了宣传抗战而进行的游行。

那横幅上写着一句话:“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华北距离上海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为何在看见这一句话的时候,她会觉得如此动容?

那群女学生们穿着制服,她们有着和她近似的年纪,却多少是不知世事而幸福的。她穿着昂贵的老师傅剪裁的旗袍,却渴望着能够穿上那样的制服。摄像机从她耳后拍摄着那群学生,她怔愣着,垂坠的耳环因此而静止在画面角落。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保卫华北,收复东北!”

这并不是多么触动人心的口号。或者说,最令人动容的其实是最开始的那条横幅——“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安静的书桌了。”那一句横幅瞬间让从未有过国家屈辱感触的观众们心湖掀起波澜,而之后那样的口号、在看着那群涨红了脸从胸腔中发出怒吼的人,看着他们绷起了青筋,看着他们几乎是狂热的状态。这本不应该让人感到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一群人聚集起来叫叫口号而已。但是那神秘而宏大的力量就这样穿越了时空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

这……是什么?

以书桌一句打开了人们的心门,然后用无比真实真挚的情感,用最简单直白的画面贯穿以时代的伟力,谁能够不为之倾倒?

因为这是一群其实并没有多少能力的人在用尽自己的所能,保卫这古老的民族,保卫他们所爱的国家,保卫这千疮百孔无力抵抗一切欺凌却依旧被她的子女所爱的土地。在整个的国家局势之下,这样的游行示威不过就像是蜉蝣撼树一样,分明无法起到任何作用。

谁管呢?攘外必先安内嘛,东北防务就让东北去做嘛,要不然申请国际调停嘛,那么激动做什么嘛?

青年人有着热血,他们是最容易失去理智,最容易被煽动的。总有人喜欢发动他们,把他们的一腔热血当成可以随意牺牲的代价。但是,除了他们,谁能像这样爱这个国家,这片土地爱得这么直白,这么急切,这么不顾一切?

他们偏执,固执,总是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前行,他们愚笨,冲动,但却从来无比真挚。

无论是哪一个时代,这群人总是喜欢说着什么官员*、政府不公、未来无光。他们总是不满,总是批评,但是当危难到来的时候,他们却总是会忘记自己曾经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切嫌弃,为了她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因为,祖国就是你可以一天骂她八遍却不允许旁人说半句坏话的地方。

将钱递给车夫,周旋徐徐下车,向着那游行队伍走了过去。她的步伐越来越快,最后变成了奔跑,毫不顾自己一贯的形象,就那样大步地奔跑,直到她融入这群人中去。

镜头一转,从天空中向下拍摄。游行的队伍贯穿了街道,一开始还不算有太多人,穿着学生衣服的人为多。然而,很快地,从大街小巷,不断有人出现,向着这个队伍而去,最终融入游行队伍。

是谁说的呢?这个时代就像是一个铁屋,没有一丝缝隙,没有一点光明。起先有一个人醒了,发现事实之后觉得很痛苦,于是他开始大声喊叫,要把人们惊醒起来,一起来打破这铁屋。有人说谁知道最后铁屋是否能被打破呢?若是无法打破,倒不如让大家就在沉睡中毫无痛苦地死去。但是身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怎能就这样放弃一切希望?总要有人喊叫起来,总要有人融汇进入这个铁屋,这世上,没有打不破的铁屋!

这是周旋的大时代,风起云涌。才华绝世的文人,固守旧日的孤臣,守望未来的学生,心怀家国的先生……他们都在这里。他们或许口中说着不情愿的话,却承担起了时代予以他们的责任,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咬牙扛起,一步一步将这已经从光辉的巅峰坠落多年的国家抬出泥潭,一步一步重现那昨日的荣光。

纵死不悔。

在看见无数人向着游行队伍汇聚的那一幕的时候,放映厅中的观众们忍不住鼓起掌来。这并不是多么难得的一个镜头,成秋屏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