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很明显,一方面是修复异能的作用,而从心智上来说的话,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拜徐峰所赐,如果不是他弄得自己家破人亡的话,魏源又怎么可能成长得如此迅速。
首先到了计划的最后一步,魏源只能把自己给推出来了。
正如他所说的凤凰制药总归还是一块死的招牌罢了,没有群众得以承认的新药推出,没有行业地位和行业认可,作为一家新兴的制药企业,绝对是非常难以生存的。
可是摆在眼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徐峰这事过后,只要等待化验结果出来之后,新一轮关于药品安全的危机就会爆发,到了那个时候,各大制药厂商本身也是自身难保。
就如同之前的食品安全一般,首先是奶粉巨头三鹿就在一瞬间倒塌了,然后香肠巨头双汇也是遭逢一劫,这充分表现了一个企业不管多么厉害,只要你不是垄断,你就受到消费者的制约。
垄断企业为什么不在这个行业?
呵呵,人家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爱买不买,爷还不带搭理
但是一家不是垄断的企业,或者从事的不是生活必需品,或者是毫无替代品的生产,就更加需要依赖消费者的信赖。
不然的话,哪怕你的招牌再硬,你的名气再响,一个信任风波打过来,一瞬间之后,你什么都不是
同样的道理,别看国内很多制药企业那是厉害哄哄,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很多企业都开始害怕了。
因为魏源借着舆论的作用,并且有着各种传统和网络媒体的力量,充分地将徐峰事件宣扬出去。
这直接就导致了一个蝴蝶效应,其实利用药品添加物,导致患者上瘾,以此牟取暴利这事,徐峰不是第一个,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
可是之前就算有破获这类案件的情况,通常也是低调处理,就是害怕挑动群众的神经,毕竟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而且是实在的敏感至极
可是现在魏源这个好事的小祖宗却是将这事无限地化大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一场风暴。
是的,现在全国上下,关于药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已经上升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了。
以往不是没有类似的药品信任危机,可是那会儿媒体望风而动,多数都是既想要取得头条,获得高收视率和高关注度。
可是一方面却得看着一些人的脸色,顾及到一个社会影响的问题,不敢过多地去报导,结果最终自然也是不了了之。
但是现在的情况变化了,魏源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根本没有给有关部门任何反应过来的机会,直接就是将徐峰扣押下来,虽然搜刮出来的问题药品,的的确确是有直接上交有关部门化验。
并没有私设公堂,就地胡来,这点还是比较理智的,可是毕竟魏源可没有执法权,这么贸然地将徐峰扣住,始终说不过去。
虽然有蓝老爷子和刘海生从中周旋,可是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幸亏魏源反倒是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因为他充分地利用了媒体的力量,以张胜在电视台的影响,首先让静海电视台以一个接受到莫名举报的未知状态在跟踪报道这事,然后却是开始利用网络。
这些年,随着网络的兴起,很多事情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舆论有了一个新的宣泄点,毕竟因为网民的基数过多,所以引发的关注也是非常广泛的,甚至有人在说,网络的出现极大地破坏了很多传统的行业。
比如有了各种门户网站,随时随地可观看各地时讯和花边新闻之后,很多报纸和杂志的销量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
再者有了网络的免费下载和传播共享的原则,所以很多电影,小说,唱片之类的行业,也是面临着一个萎缩的境地。
毕竟除非是最忠诚的粉丝之外,其余的人就算再喜欢某个人的电影或者小说的话,可以找到免费的,又有谁愿意付钱呢?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本来这是人家劳动出来的产物,本身有其价值,应该可以标明价格,进行售卖的,至于你是否买卖就随个人。
可是网络的出现,却是令到很多人开始习惯着这种免费的侵权行为,并且乐得其中。
当然一些免费的论坛和门户网站,它们却是带动了不少流量的产生。
比如魏源让那些影迷俱乐部的成员,在各大网站,比如搜狐,网易,新浪,猫扑,天涯,诸如此类的网站和论坛上公布的帖子之后,很快的点击率合计已经突破了一亿
这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所以真的网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所以魏源在惊叹之余,一些当地的有关部门和官员,以及主理此事的人员,就面临着一个非常难以选择的问题。
想要掩盖这样的丑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是对于这类药物安全的敏感问题,再想要低调一点地处理,都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问题是魏源抛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