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襄阳城里有郭襄 > 第35部分(第3页)

第35部分(第3页)

☆、立储

阎妃登时尖叫道,“你胡说!”

太后如同打了一个霹雳,但她到底是太后,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了,只是瞥了阎妃一眼,阎妃自知失态,随即尽量克制自己,用平常的语音道,“你有何证据?!”

其实先前两人是没有的,但现在有了。

君宝走到那老道跟前,深施一礼,“老道士,既然您身具天眼神通,那么定然也能推算出此子是否是皇上之子?”

那老道看起来迷迷糊糊,什么实话都说,实则是一个大智若愚之人,他思量着这小儿登基,恐怕到时候阎妃和那道教中臭名昭著的种花道士就会把持朝政,弄得国无宁日。

思及此,他也不再隐瞒,将此子父母何人,花犯如何臭名昭著,全都说了出来。

此话一出,众大臣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更有那诤臣良将生生地惊出一身冷汗来。

原来这阎妃不光妖媚惑主,还秽乱宫闱,如此罪名,已经留不得活命了,更慌乱还欺瞒天下人,撺掇皇上将孽子立为了太子?

阎妃花容失色,指着那道士尖声叫道,“臭道士!胡言乱语!合该杖毙!”

太后垂了垂眼帘,过会儿才抬起眼来,“阎妃,这位道长的本事你我都是亲自见过的,但算命推演之术,并不能百发百中,那你有没有证据,证据这个孩子是你跟先帝的?”

太后原本就讨厌阎妃一副得志便猖狂的样子,想着一个婴孩到底自己还是太皇太后,是可以拿捏的了,现而今既然出了这么一出,那她就不得不维护皇家的荣誉和尊严了。正好趁机将这个碍眼的阎妃除去。

阎妃惨白了脸,她明白自己现在必须得找出有力的证据,不然自己会死无葬身之地,跟以往她杖毙过的宫女太监的归宿,就是乱葬岗。

太后见她面容如此,面色一沉,“来人!将阎妃拉出去杖毙!”接着,她将手底下的孩子死命一摔!原先哭闹的声音登时没了声响。

阎妃目龇俱裂,挣扎着伸出长指甲的手来在空中乱抓,“你这个老恶妇!我儿!儿!”

郭襄的手忍不住紧了紧,君宝攥紧了她的手。

太后瞧了一眼底下,见杨家人在列,这才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仍旧是赵宋的江山,皇上无嗣,但赵家也还有人,皇上的堂叔,平阳伯的儿子赵琳风评不错,众卿家以为如何?”

内情人都知道赵琳乃是杨家子孙,过继给平阳伯的人。吴尚书出列道,“太后,既然是赵宋子孙,那必得寻找正统的赵家子弟。”

太后怒道,“胡说!赵琳怎么不是正统的赵家子弟,虽然是过继的,那也是就上了家谱,入了宗祠的正统赵家子弟,其他的赵家子弟,你们还能找出这么一个名满京城的,又通诗书、又会文墨的人来吗?”

刘整冷笑,“太后太心急了些,平阳伯之子固然略通文墨,但赵氏皇族子弟早有淹没与民间的□□长房后人,高宗朝时,不就从诸位长房后人中找出来的孝宗皇帝么?”

太后哑了声,高宗皇帝她如何能够反驳?况且现在整个皇城都被刘整围了起来,说到底,自己的命也是捏在他们手里,心内暗恨自己确实操之过急了。

太后只得恨恨地咬牙,“那刘整将军说何人可当此任?”

郭襄见众人商讨起皇帝人选,无人注意到她,便悄悄地退出了大殿,幸而守门之人全都认得她,便一路通行。

出了大殿,迎面碰上赵明静,一脸的焦急,见郭襄走来,便攥紧了她的手,“姐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郭襄毫无隐瞒,全都告诉了她。

赵明静得知父亲已死,忍不住掉了眼泪,听得那“太子”已经亲被太后摔死,惊骇地掩住了口。

两人默默地道,只见那阎妃正要被拉去问斩,见了郭襄和赵明静,尖声喊道:“郭襄!你枉为侠女,眼睁睁地看着我儿被摔死,却无动于衷!你们不是常常标榜,父罪不及儿吗?!郭襄!你这个……”

阎妃被人捂住了嘴,那士兵向郭襄道歉,郭襄冷笑一声,走到阎妃面前,将阎妃口中的布拿出来。

见阎妃还要骂,郭襄道,“你白活了一世,这么糊涂,父债子承,天经地义!你既然已经做出这等不容理法,伤天害理,窃国之事,难道还要赖在别人身上?你的儿子,不是任何人害死的,而是你和那个恶心道士害死的。自己不救自己的儿子?你又凭什么来苛责别人?”

“那个花犯神通如此广大,为何不当初救下你们的儿子,分明就是为父亲不管,母亲来苛责别人,你们倒真是一对!”

阎妃一张脸惨白,半句话都说不出来,嘴唇只哆嗦着,被人拉的远远的去了。

赵明静回去后,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贾妃,贾妃听后,叹道,“孽子孽子,何必托生于阎妃之腹?”母女两人唏嘘一阵,便在宫中坐等消息。

待郭襄悄悄地回来,百官已然散去,听君宝说,朝廷已然派出了一个由六位重臣组成的小组,去赵家子弟中寻访人品端方,堪承大统的人去了。

事出紧急,太后垂帘听政,刘整,以及几位尚书都在集贤殿中,日夜不离,谁都明白,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谁抓住机遇都很有可能改变未来的命运,一个站队不擅就会丢了脑袋,因此朝中人无不战战兢兢,小心观察,看到底是太后一方,还是刘整一方得势。

郭襄这几日都歇在贾妃的宫殿内,和赵明静一起住。偶尔也去集贤殿打探一下消息,探望君宝,她见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