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右所。
“杀啊~~”
这里不见喜庆,只有滚滚和硝烟和震天的喊杀之声。阳光下,这里早已经变成了一座血肉横飞的修罗场。
“随我来~~”
眼见建虏汹汹而上,城头已经是守不住,中右所守将,游击张国忠浑身是血,踉踉跄跄的奔向城头,直奔粮仓和武库。
很快,卫所城中燃起了熊熊大火。
……
城下,眼见在付出尸山血海的代价后,终于是攻陷了中右所,多铎正准备大笑,但城中忽然窜起的滚滚黑烟却令他脸色大变,他将马鞭往地下一掷,咬牙切齿地骂道:“该死的尼坎,居然烧了粮仓,本王要杀光他们!”
……
京师。
中右所被建虏攻陷、建虏继续往山海关扑来的消息传来之后。朝堂一片哗然。
军机处的讨论气氛,也顿时为之一变——建虏猖獗啊,攻陷中右所,残杀我大明将士之后,竟然不顾宁远后路,直接往山海关而来,简直是视我大明为无物啊。
同时的,这也是一个大好的战机啊,多铎孤军深入,如果能派出精锐,直面迎击,再命令宁远守军出击截断建虏的退路,或许将其一战歼灭!
一时,大军救援,兵出山海关的想法,渐渐在军机处占据上风。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参谋参政参军,纷纷提出作战计划,连稳重的军机五臣似乎都受到了感染。
至于朝堂,就更是沸腾了,文官们怒发冲冠,纷纷要求出战,并举荐领兵人选。
这中间,三边总督孙传庭被推荐最多,军机处陈奇瑜其次。
——现在大明最有经验,最有功绩的良帅当然就是三边总督孙传庭了,在河套收复,西北平静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应该立刻提调孙传庭为蓟辽总督,统帅大军,击溃建虏,收复辽东。
推荐陈奇瑜的人则认为,朝廷去年夏天刚刚收复河套,三边局势并没有完全稳定,修城建墙,移民实边,秦兵的精简和调配,依然需要孙传庭在陕西坐镇,孙传庭肩膀上的担子还重的很,何况陕西和京师相距两千里,如果现在调他到辽东,时间怕是来不及。
而京师点一下,曾经统帅过大军,能担起这个重任的,好像就只有军机大臣陈奇瑜了。
奏疏和谏言纷纷而来。
……
终于,隆武帝有决定。
得到中右所失陷,守将张国忠力战而死的消息,朱慈烺的心情十分沉重。他下旨特进李国忠为都督同知,赐祭葬,入忠烈祠,荫其两个儿子为锦衣卫千户,其妻享都督同知俸禄,直至年老。
而对于内外的沸腾,对于是否要兵出山海关,大举迎击建虏,他知道,他必须有一个表态了,不然继续这么沸腾之下,局面终会不可控制。
乾清殿。
隆武帝召集内阁和军机重臣。
他清朗坚定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建虏进犯,中右所失陷的消息,朕很悲痛。张国忠乃我大明忠臣,军人之表率,朕已经下旨,从重抚恤。”
“但使大明军人都如张国忠,何愁辽东不复,天下不平?”
“这些天,关于宁远之事,内阁军机处都有讨论,卿等的意见和看法,朕都知晓了。”
“今日朕就说说朕的看法吧。”
“多铎率领大军,忽然到宁远,现在又不顾宁远后路,直接向山海关杀来,看似毫无顾忌,不顾后路,有勇无谋,但朕却知道,多铎绝不是这样的人。”
“这其中怕是有诈。”
“如果朕所料不差,多铎一定在宁远附近埋伏了强兵,但是宁远兵马出城,就会被他们伏击包围,到时非但不能截断他们的退路,宁远说不定也会危急!一旦宁远危急,辽西恐怕就不复为朝廷所有了……”
听到此,殿中微微骚动。
即便现在站身殿中的,都是内阁和军机重臣,智力不凡,见多识广,但听到陛下所说,还是不免有些惊骇——如果真如陛下所料,如果多铎真是预备了伏兵,那宁远兵马万万不可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