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里有愿意参加起义军的,全都编入军营中,如果不愿意,就发给他们路费,爱上哪儿上哪儿吧。”
杜星汉说完话,会议现场直接炸锅了。
“主公,施行仁政也得有个限度啊,放了那些秦兵,无异于放虎归山。”
曹参第一个提反对意见,樊哙紧随其后:“曹大夫说得对,要我说,别跟秦狗废话,白起当年坑杀四十万赵卒,眼睛都没眨一下,咱杀一千条秦狗算甚。”
“俘虏一事,还请主公三思。”韩信也持了反对意见。
杜星汉见大家都不赞同,又看向若有所思的张良:“子房兄为何一言不发?”
张良回道:“我一直在想,主公施行的一系列政策,都跟眼下的处境有所背离,比如将粮食和财物分给穷人,抓到的俘虏不杀掉,反而放他们回家,这跟墨家提倡的兼爱非攻有几分相像,但又不完全是一种主张,所以又回到最开始那个疑问,主公所学的,到底是哪家的学说?”
“这个嘛。”杜星汉笑笑道:“我说我做梦时梦到的,你信吗?”
杜星汉实在不知道该作何解释,毕竟意识形态的变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梦中被高人传授心法?”张良眼睛一亮:“主公的经历,跟我有些许相像,我时常梦到一位老人,在梦中给我讲解《太公兵法》。”
“此人可是黄石公?”
“对对对,主公未卜先知,真乃神人也!”
杜星汉强忍住笑意,毕竟历史书上记载过这件事。
《史记》上的记载比较搞笑,大概内容如下。
张良在桥上看风景,一个糟老头子走过来,故意脱了鞋,扔到桥下。
“小子,去把我的鞋捡上来。”
张良当时就想给这老头一个大比兜,最后秉持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忍住了。
不仅把鞋捡上来,还亲手给老头穿上。
糟老头子:“你这小伙人不错,五天后,在这里等我。”
五天后一大早,张良来了,老头已经先到。
糟老头子:“跟老年人约会,你竟然敢迟到,滚回去吧,五天后再来。”
又五天后,张良刚听到鸡叫,就马上赶来。
糟老头子:“你又来晚了,能不能早点来?家里被窝哪那么暖和啊。”
又是五天后,天黑没多久,张良就跑到桥上。
过了很久,糟老头子才来,扔给他一本书。
糟老头子:“你读完这部书,就可以当帝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
张良从此以后,苦读《太公兵法》,果然像老头说的那样,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尽管这跟张良所描述的有些出入,但黄石公教他兵法这件事,却始终未变。
古代的史官为了神话某个人,经常对这个人的经历添油加醋。
比如刘邦斩白蛇起义,老子化胡为佛,彭祖寿活八百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老百姓对“君权神授”的信服度。
上苍授予我当君王的权利,你难道要跟上苍作对吗?
所以杜星汉才说做梦梦到的,要搁现代这样解释,那基本保送精神病院。
但古代就不一样了,别人不仅信,还会认为你这个人不一般,是天选之子。
俘虏的事讨论到最后,杜星汉也做出了妥协。
愿意叛变的,待遇不变。
不愿意的,发到前线当徭役。
这样既能扩充队伍,又能增加城防力量,两不耽误。
解决掉两件要紧事,杜星汉又跟众人商讨了一些其它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