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生命的呐喊作文600字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糖,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甜的东西。

后来,每当我坐在火车上,看到山沟里住着孤零零的一两户人家时,总会想:假如父母没有搬离那山沟,假如我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大山里,那么,我将会有怎样一番命运?不用说,我肯定跟姐姐一样,不能读书,只能成为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顶多在城里找个男人。因为没有文化就没有改变命运的资本。

所以,我非常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出了大山。

在野兽出没的小兴安岭

度过苦难童年

荒无人烟风雪弥漫的山路上,留下一串串孤零零的小脚印,也留下一个孩子无助的哭声。坏人、野猪、狼、永无尽头的山路,对一个十岁女孩儿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命的呐喊》 第三部分 《生命的呐喊》 第三十一节(1)

在一个隆冬的夜晚,我这个一直渴望到城里找婆家的山里孩子,终于来到冰天雪地到处都飘散着烧饼和油条味儿的北方城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我这双被大山封闭了九年、从未见过外面世界的眼睛,第一次看到山外世界,第一次看到我日夜梦想的“城里”……

一连好多天,我看什么都觉得新奇,都觉得不可思议,看到又明又亮的电灯,心想,这灯为啥不用点火就能放光呢?偶尔看到马路上跑过一辆屁股后冒着白烟的“铁车”,更觉得奇怪,它怎么不用马拉就能跑得飞快呢?我和侄女傻乎乎地追在汽车后面,争抢着闻那汽油味儿,觉得那汽油味儿特好闻……

佳木斯的小城不大,地理位置很好,北临松花江,南靠小南山。松花江一直通往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当年日本侵占东北时,一直称它是“小小的哈尔滨,大大的佳木斯”。日本投降后,这里成为抗战的“东北小延安”。张闻天、林枫等许多党政要人和文化名人都在这里工作过。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夫妇就是在这里病逝的。当然这都是后来知道的。

我家大大小小十几口人一时没地方住,临时住进一座破庙里。一天晚间,不知什么原因,全家十几口人都口吐白沫、迷迷糊糊地倒在地上……后来,我家离开破庙,搬进光复路东昌酱园附近的一幢平房,是哥哥新上班的工厂给的。我和侄女天天跑到附近的西林公园打滑梯,荡秋千,翻杠子,玩得特别开心。这年夏天,我和大侄女一起走进了佳木斯第三小学读一年级。

当我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放学回来,却经常发现,父亲坐在门槛上呆呆地望着马路上的过往行人,两眼空洞洞的毫无内容,连从前那种怨气都没有了。我问父亲看啥呢,他从不回答,只是呆呆地坐着。

多年后我才明白,父亲一辈子渴望走出山沟过体面人的日子。可是,当他面对喧嚣而陌生的城市,却又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茫然与失落。哥哥和三姐都进工厂当了工人,父亲却无事可做。他在封闭的山沟里生活了几十年,他的思维,他的行为和习惯,都无法适应这里的一切。他不能像哥哥那样找一份工作,一是年岁大了,二是有“历史”问题,而哥哥一个人又养活不了这十几口之家。

一天夜里,我在睡梦中又听到了那种神秘的咯吱咯吱的声音,忙睁开眼睛,发现屋里很暗,窗帘用牛皮纸挡得严严的,没点电灯,只点着一支蜡烛,蜡烛上还罩着纸筒。只见父母坐在地上的饭桌前,双手擎着从老家带来的那只小锣,母亲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只听父亲压着极低的声音,又跟那个无影无踪的神秘老太说着什么,开始听不太清,后来终于听清了。

“狐老太太,好久没给您上香上供了,请您别挑理,没法子……今天有件事求您帮忙,我打算离开佳木斯到小兴安岭山区去开荒种地……”

一听要离开佳木斯,我立刻瞪大眼睛盯着那小锣,心想:“小锣啊小锣,你可别画圈啊!我求你了,你可千万打杠子啊!我可不想离开这里……”我死死地盯着小锣,只见它缓缓地移动起来……天哪!它又开始画圈了。该死的小锣,你怎么又瞎画圈啊?当初你画圈说二姐的病能好呢,她哪好了?都怨你瞎画圈!

我心里愤愤地骂着,忽然又听到父亲用极小的声音问道:“狐老太太,我再问您一件事。二丫头总守在我们身边也不是回事,我打算给她找个婆家……”

一听说要给二姐找婆家,我急忙瞅一眼睡在我身边的二姐……

这天傍晚,我放学回来,看到一帮孩子正冲我二姐喊着一套顺口溜,那是根据当时流行的一首童谣改编的:“咪嘟嘟发咪来,罗锅罗锅真可爱!上街去买菜,跌个跟头起不来!活该活该真活该,谁让你长个罗锅

来……”

我急忙冲着那帮孩子大喊:“不许你们喊我二姐罗锅!我二姐不是罗锅,你们才是罗锅呢!”我最受不了别人嘲弄二姐,谁要喊她罗锅我就想跟谁拼命。

“罗锅!罗锅!气死你!气死你!”那帮孩子喊得更欢了。

我冲他们奔过去,一个男孩上来给我一拳,把我鼻子打出血了。二姐急忙把我拽进屋去,却遭到父亲的一顿臭骂:“败家的孩子,你越学越出息了,还学会打架了你!我看你是短揍了!”

二姐忙把我拽到哥嫂屋里,一边给我擦着鼻血,一边说:“管他们干啥?让他们喊去,二姐本来就是罗锅嘛。”

“不嘛!我不许他们喊,他们才是罗锅呢!”我哭喊道。

后来每当看到罗锅或残疾人,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那可怜的二姐,心里总会生出许多怜悯。

此刻,我看到二姐闭着眼睛躺在枕头上,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抖……

不一会儿,筷子又咯吱咯吱地画起圈来,我急忙又瞅二姐,只见二姐满脸是泪。我小声叫了一声“二姐……”二姐急忙用被子蒙住了脑袋。

我忍不住哭起来:“妈,别给二姐找婆家,二姐都哭了!我再也不跟那些孩子打架了。爸妈,我求你们了……”

一听我醒了,母亲急忙吹灭了蜡烛。

第二天,二姐哭着央求母亲,说她不想嫁人,别给她找婆家。

回想起来,那副锣筷主宰了我们家几十年,我家的许多大事小情,包括几个哥哥姐姐的婚事,都是由那副锣筷“说了算”。也难怪,那个年代的人对好多问题的认识都是蒙昧无知的,自己主宰不了自己,所以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想象中的神灵掌握。但我一直弄不明白,那副锣筷为什么会画圈,为什么会打杠子……后来,我把这一个情节写进长篇小说《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一书中。

那副神秘的锣筷又一次主宰了我和父母的命运——

1954年夏天,我极不情愿地跟随父母离开了佳木斯,来到伊春市南岔镇的小兴安岭山区。于是,我从辽宁开原只有一户人家的山沟,又来到了更原始、更蛮荒的小兴安岭山区,在那里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父亲选择的落脚之地又是一个山沟,三面环山,周围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出了山口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子。山沟里稀稀拉拉地住着几户老死不相往来的人家,据说都是有问题跑来“避风”的。

1999年春,我在伊春市文联主席葛维举先生的陪同下,第一次回到阔别四十二年的故乡。四十多年的变化很大,从前的大草甸子消失了,变成了庄稼地;原始森林被砍光了,只剩下矮趴趴的灌木丛;原来的湍湍小溪变成了枯水河沟。但跟从前一样,山沟里只有十几幢破草房,而且仍然没有通电。

2000年夏天,葛维举先生打电话告诉我,经过他的努力,这里终于通电了。

可想而知,五十年代会是什么样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