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郭襄好可怜 > 第18部分(第3页)

第18部分(第3页)

介子内的稻子已经收过了一茬,现而今已经重新种下了,高高的粮囤一个一个的打了起来,粮草足够整个襄阳城的百姓吃一天。

放在介子内的粮食不会腐坏,郭襄一点也不担心。郭襄的九阴真经心法已经背的烂熟,

只是,君宝还是一直都没有消息。

也是,昆仑山那么大,找一只猴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郭襄拿这个来安慰自己。

一日,风陵急匆匆地进得门来,道:“二姑娘,夫人让你赶紧去客厅。还要换上礼服,是临安那边来人了。”

临安?朝廷派人到郭家来做什么?难不成是要表彰我爹吗?可这一阵子蒙古军队并未来袭啊?匆匆换上礼服,到了正厅一看,一大家子的人都到了。

黄蓉穿着一身淡青色大袖罗衫,月白长裙,头上戴着金雀朝阳挂珠钗,头上金银,腰间佩比目玉佩,其明艳辉煌,实在是之前未见过的。

再看其他人,也是如此,满屋子的珠翠摇光,金银耀眼,显见得诸位姐姐嫂子们都把压箱底的首饰拿出来戴了。

至于男子,也都是一身礼袍,每个人都映衬得瑞气千条,精气神十足。

郭襄呆了呆,这才瞅见旁间里,一位脸带笑容的身着绯色圆领公服的宦官走了过来,“诸位都到了?那我就开始传圣旨了。”

说着,从旁边碧色公服的小宦官手里拿过明黄色的圣旨,一概方才的和蔼,轻咳了两声,缓缓地打开了圣旨。

旁边的郭芙一把将郭襄拉了下来,郭襄跪在地上,瞅见旁边郭芙首饰一律是红宝石的,觉得眼熟,这才想起来好像是当年姐姐结婚时候用的。

郭家平素衣着休闲,为了练武功穿得也是窄袖轻衫,头上的首饰,那往往是能少则少,以轻便为好,母亲便常常带着一根普陀山紫檀雕龙凤木簪。

这会儿,大家都打扮的珠光宝气的,郭襄真的一时之间不能适应,觉得新鲜极了。

只听得那位和蔼的公公肃了脸,声如洪钟。“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侠士郭靖夫人黄蓉,镇守襄阳,劳苦功高,朕屡次封赏不要,其心为国为民,朕欣慰之。然忠义之士不得嘉奖,朕心难安。郭家二女襄贞淑佳慧,巾帼不让须眉,特封其为襄阳县主,享邑三百,赐布帛千匹,黄金千俩……”

郭襄猛然间抬头,怀疑自己听错了。襄阳县主?

作者有话要说:  郭襄从此吃皇粮,敢问君宝在何方?

别急,君宝很快上线~

☆、遇袭

郭家虽然在襄阳数年,不接受朝廷的供奉,吃穿用度一概是桃花岛来的,郭襄的外公黄药师虽常年游历,但留下的奴仆照旧每年都将粮食兑换成金银送来。郭家人口不算太多,吃穿用度是尽够了。

众人跪在地上,听得这圣旨的内容都是一惊。

往前不是没有从临安来传旨的,但大都是赏赐一些财物布帛,郭靖便将这些全都当做军费。但像现在这样,派了一位公公长途跋涉,从临安到襄阳,在宣召郭襄进京之前,就先给了一个封号的事情,这还真是头一次。

郭靖在前,跪在地上,久久不言。黄蓉在旁边思索,皇帝这是要干什么?襄儿受了封号,是一定是要进京谢恩的,封的是县主,也就意味着郭襄成了宗室女,是皇帝名义上的女儿辈分,那么将来襄儿的嫁娶,就由不得他们夫妇做主了,万一将襄儿嫁给外族和亲那可怎么办?不,不对,若是和亲,那就得封公主了。

但焉知这不是皇帝的缓兵之计?

这事儿怎么着都透着古怪。

他们夫妇两人之前并不是没有受过皇帝传召,但两人都已抗击襄阳为由,上表皇帝,说明他们夫妇两人不会接受任何官制,只为了镇守襄阳,襄阳城解围之后,蒙古一旦决定退军,那他们是要回渡海桃花岛去,再不过问江湖朝廷之事的。

这一次来的公公看衣服的颜色,品阶极高,若是抗旨不尊,恐怕说不过去。再者,若是惹恼了皇帝,将来自己一家人的安全恐怕也是问题。但那就由着襄儿去临安那个不知吉凶的地方去吗?

还是先问一问妥当。

那公公见他话音已落很久,众人竟然都面面相觑,毫无接旨的意思,尤其郭靖面色沉沉,似乎是在思索着这圣旨该不该接。尽管早就听说武林之家不受拘束,但还是头一次见在圣旨面前犹犹豫豫的人。

但公主吩咐了不可对郭家一家人无礼,裴公公只好轻咳了两声,“郭大侠,郭夫人,该接旨了。”

郭靖便略笑笑:“敢问公公,我家襄儿性子顽劣,未立寸功,何德何能能受此封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