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难道真的要帮张小宝他们打仗?如果只打吐蕃还行,打突厥,我们松漠都督府很容易被突厥报复,那可是紧挨着。”
同样跟回来的幕僚担忧地对可突于问道。
“打,不管打谁,都必须要打,不打突厥,张小宝就会打我们,他们是赶鸭子上架呀,牛不喝水强按头。”
可突于根本就没作任何的犹豫,马上就表明自己的态度。
“将军,他们敢吗?”。幕僚还是不希望与突厥对阵。
“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这次他给吐蕃写信,让吐蕃出兵,一句话说起来简单,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吐蕃如果出兵,那是得罪多食,就怕吐蕃在背后支持多食,到时候多食觉得自己被骗了,会使劲报复吐蕃。
吐蕃不出兵的话,更简单了,张小宝二人可以宣布金川弱水一线的地方不是吐蕃的,不然怎么能不出兵?接着就会以吐蕃单方面破坏友谊为借口,停止与吐蕃的粮食交换,现在是夏天,吐蕃正缺粮时。
如吐蕃忍不住出兵打张小宝,那更好了,张小宝王鹃直接挥军去攻打吐蕃,用的还不是大唐的人,死了也不会心疼,让我们在正面猛攻,不计损失的那种,王鹃带领精锐再来一次转战千里,吐蕃就彻底废了。
就算我们的人死光,这回没打赢吐蕃,大唐借着再出兵,吐蕃还有人能战吗?人家玩的这才叫战略,就不应该让他二人到积利州去,当初不那样逼迫李隆基就好了,终于把他逼急了,哎~!”
可突于心中后悔,他终于见识到了张小宝和王鹃的厉害之处,这二人就是李隆基手中的宝剑,还是那种出鞘必见血的。
待四万人上岸走了几日,离沙漠还有两天路程的时候,吐蕃的赤德祖赞也接到了张小宝让人送来的信。
看了一遍又一遍是越看越愁。
“当初谁出的主意在舒州的望江县那里挖开口子的?再查,凡是有侥幸活下来的抓住后杀掉。”
赤德祖赞呆在金城公主李奴奴的宫中,对守在一旁听候吩咐的人下了一道命令。
这道命令下的让人莫名其妙,怎么事隔很长时间又让赞普想起来了?
金城公主没有看到过信,她是唐人,却对两边的事情一点办法也没有,更不用说使上多大的力气了。
听到赤德祖赞的命令,凑近劝道:“赞普,再杀子民,恐寒人心。”
“不杀不足以平服我心中的恨,没有那出主意和动手的人,王鹃怎么会过来打我们,不打我们,我们又怎么会让人搅动剑南道的经济,不那样张小宝又怎么会报复?现在他们又来了,这回比上次更厉害,四万大军啊,打还是不打?”
赤德祖赞没办法找张小宝和王鹃的麻烦,就只好找自己人的毛病。
金城公主眼珠子转了转,想要说点什么,终究是没说出口……,
第四百一十一章 他乡尊严在故乡
犹豫了好一阵子的赤德祖赞还是答应派兵的事宜,只不过他也不缺心眼,兵是派了,可他派出的却是后勤兵。
说张刺史和王参军远来,后勤补给不便,吐蕃愿意把仅有的一点粮草让人运过来增援,并感谢张刺史和王参军帮助吐蕃对抗外敌。
信中说的那叫一个委屈,说吐蕃的人已经吃不饱穿不暖了,说吐蕃的将士们瘦弱得成了皮包骨头的样子,说吐蕃的牲畜数量锐减,无数的孩儿嗷嗷待哺,让人看了信之后想不落泪都难,吐蕃实在太不容易啦。
可即便在这样困难的时期,赤德祖赞除了派出后勤兵,还专门给张刺史与王参军准备了一份大礼,一百头牦牛,有公有母的。
如换成最开始时,赤德祖赞只会搭理王鹃,毕竟王鹃的征战本事最直观,但现在他更怕的是张小宝,王鹃的狠辣无非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看的吓人,可只要还有人在,就能限制住这个魔煞。
张小宝则不然,动起手如阴魂附体,纠结不散,什么招阴损就用什么招,弱的是民志,两年多折腾的,想要去攻打大唐,第一个害怕的不是将领,而是寻常的平民,连奴隶都不愿意再去招惹。
“哎~!就这样吧,与多食人再交换的时候,让人扮作强盗冲杀一番,可不能让他二人抓到把柄,奴奴,今些时日身子还好?”
赤德祖赞安排完事情,温柔地搂住金城公主的腰,关切询问。
金城公主同样温柔地点头道:“赞普对奴家好,奴家自然过的不错,赞普多日劳顿,让奴家服侍赞普歇息去吧。”
金城公主内心非常矛盾,她的地位比较尴尬,希望吐蕃和大唐交好,又知道那根本不可能,自己来时无非就是个工具,死掉了一个原来应该许配的人,也不可以回去,还要嫁另一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