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唐田园文 > 第1043部分(第2页)

第1043部分(第2页)

经过一番研究,在徐依珑吃惊的情况下,小贝开始通过翻译给部落中的孩子介绍大唐的情况。

她没说什么一望无垠的田地,没有巍峨的高山,更不曾提到澎湃的江水。她说的是有数不尽的蜜糖可以吃,肥而不腻的红烧肉,雪里地轻轻一滑就跑出几百步的雪橇,转来转去找不到出路的迷宫,看上去变成各种形状的哈哈镜。

加上漂亮的衣服,装上水能打出很远的水枪,各种各样关在笼子里的庞大动物,跳进去不会沉没的湖泊。

部落中的孩子们听着小贝介绍的东西,想象起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一个个对大唐充满了向往。

徐依珑觉得这是一种欺骗,他承认,大唐确实有小贝所说的一切,尤其是红烧肉,这个东西对于大人来说也是一种奢望,不是每天都能吃上的,隔个三五天吃一顿,算是不错的生活。

孩子能吃到是因为他们在学堂里面,有无数的商人在支撑,商人们的想法很简单,归成四类,一者是觉得自己出钱了,当地的孩子受了自己的恩惠,那么以后有事情,当地的大人要帮忙。

这种人徐依珑觉得实在太过直接,但却不能去抨击,人家想法简单,而且真的做了。

二者是图个名声,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家中的买卖,这部分一般情况下是做日常生活用品的商人,他们不拿钱。人家就不去他们的店铺买东西。人心有杆称。

三者是买卖做得大的,他们需要更多的钱庄贷款来完成资金运行,不拿钱,贷款的时候审核会比拿钱的商人更严,尤其是在没有实物抵押的情况下,信誉贷款想都不要想,一个不愿意为大唐孩子风险爱心的商人还有什么信誉?社会责任心啊。那不是说说而已。

四是家中有钱,很单纯地喜欢孩子,就是愿意看见孩子的笑脸。

人性的复杂说不完,徐依珑却知道,在这样复杂的人性社会情况下,不是大唐的人来到大唐。想要享受同样的福利也同样和做梦没什么区别。

眼下就是一群孩子被小贝说的充满了希望,一个个的学起大唐的语言和文字更加卖力气,但等待他们的结果是他们即使进到了大唐,想上学也要拿钱,因为已经有很多外来的人开始如此做了。

比如说新罗和日本的富贵人家,在没受到大唐邀请的情况下,主动过来,把在自己国内赚到的钱在自己国内的大唐钱庄里换成大唐的钱。带着孩子来大唐。只为让孩子有个更好的将来。

徐依珑觉得,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去欺负人家小的部落是不对的,应该表现出更多的大度,而小贝他们实在是功利了一些。

他打算跟小贝九个人好好谈谈,至少别继续欺骗人家,否则良心上过不去。

“雪白的纸是很珍贵的哦,比你们用来书写的皮革和布帛还要珍贵,让你们看看我大唐孩子用的东西。”

徐依珑准备跟小贝几人好好谈谈的时候,小贝拿出来一个本子,很简单的大白字本,外面的皮儿是一个麻纹的水墨画,上面有两行字,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字写的就跟梅花一样,傲骨嶙峋。

徐依珑从未听说过谁写了这个句子,而且那字他也不晓得叫瘦金体。

他唯一承认的是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写的不错,无论是内容还是字体。

但现在这一切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小贝的宣传。

“只要你们到了大唐也可以有机会使用上这么漂亮的纸,白不白?来,让我们的小珠姐姐给写几个字。”小贝把一支铅笔递给旁边的小珠。

小珠很腼腆,不爱说话,跟小海一样,他俩在一起的时候却有着共同的语言,经常是小珠帮小海画图,小珠总是能够很随意地画出一条小海计算时需要用的线,非常准确,所以小海认可了这个未来的媳妇儿,而且还总帮着小珠计算一幅画的尺度,尤其是黄金分割线,算那的那叫一个快。

刷刷刷几下,在小远的配合中,小珠把字写到洁白的纸上,内容简单,是一首小远临时写的儿歌,只不过在说儿歌的时候小远看了眼徐依珑。

“是不是很好看?”小贝接着进行自己的文化侵略。

“小~贝姐,什么?”一个部落中比小贝小的孩子用他的刚刚学会的话问道。

正常来讲他应该问‘小贝姐姐,写的是什么’,但他不熟悉的唐的文化,姐姐这个重叠起来的字一叫,就把距离给叫远了,亲近的人通常只称呼一个字,哥、姐、爷,重叠的用法又亲自的话那是连用,就是称呼哥哥和姐姐,哥哥放面前,是哥,而后接姐姐,姐姐放前面,是一个姐,而后称哥哥。

部落中的孩子哪晓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只能按照自己所学到的去理解。

徐依珑也不曾纠正人家的称呼,他现在考虑的是,小远究竟写了什么。

其实即使小远写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徐依珑也不会嘲笑,他不敢,他不想再被小远教训一回。

徐依珑知道,人就是这么奇怪,当一个身家有几百万贯的人,他穿一身粗麻的衣服,别人看到了会夸赞;一个人有几贯钱却非要穿丝绸,别人看到了也是嘲笑。

写文章的时候也如是,一个可以写出古典文学的人,即使他行文过程中用的是通俗,看的人也不会贬低他,因为知道他有什么底蕴,而如果连古典都写不出来,非要装着去写,即使在文章中用了几个看上去很像样的词。别人也瞧不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