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马上将这个好消息翻译给霍克,对方也是大喜,连声同意。
霍克作为他的同谋者,只在初期拿到了一小部分预付款。双方说好,剩下的酬劳要等到事情办成以后,才会一次性全部结清。
郭逸铭的事情越早办成,他就越早能拿到剩下的酬劳,还能参与分红,这样的好事他自然满口答应。
舒雨菲也没有怀疑。
在她看来,霍克是公司的总经理,领导么,不就是坐在办公室指点江山的么?只要事情办成,该有的功劳一点也不少。领导动动嘴,属下跑断腿。郭逸铭是华侨,方便和中国人沟通,派他去负责具体的接洽才是名正言顺。
上面提出与郭逸铭单独会谈,除了想要私下摸摸这个美国西部计算机公司的底,看看他说的高科技是不是真是那么回事,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上级分析了舒雨菲转述的内容,觉得郭逸铭应该是一个爱国华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外国资本家唯利是图,为了利益可以不顾礼仪廉耻,一旦霍克察觉到国家对高科技技术的渴求,说不定立马便会狮子大张口,让国家付出高昂的代价。
而跟郭逸铭私下交流就好多了,至少不会一下子就把底牌暴露干净,假如能够通过他影响到美国公司的决策,那就更是意外之喜。
双方皆大欢喜。
外事办公室派来的另外一名接待人员,与老教授一起,陪同霍克去八达岭长城当好汉去了,郭逸铭则迅速收集了一些资料,提着手提箱,随同舒雨菲,坐上了一辆日产的马自达。
看行驶的方向,是朝后世的海淀区方向行驶,过了不久,郭逸铭越发确认。而且当车到海淀区,根据他的记忆,应该是朝清华大学驶去。
他心中一动,难道是……
当车到东王庄地带,他已经确认了最终要去的地方,猛然间心跳急剧加快,人也不由得坐直,眼睛飞快地朝车窗外扫来扫去。
他的情绪也影响到舒雨菲,她好奇地问道:“郭先生很熟悉这一带么?”
“不,不是……很熟悉!”郭逸铭强压着心头的激动,顾不得血向上涌,潮红的脸庞,一面口是心非地回答,视线一面仍然急切地到处搜寻着。
舒雨菲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经过千篇一律的旧瓦房,一片林木繁荫的区域出现在视线,在树木的掩映间,可以看到一溜高大的围墙,围墙内,露出一栋栋建筑屋顶。
郭逸铭激动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就是这里!
他的眼睛忽然之间湿润了,这里,这里曾经也是他的家啊!虽然这里的建筑普遍低矮陈旧,远没有他记忆中那些综合大楼优雅雄伟,但这个地点,的确就是他情感维系那个单位的前身。曾几何时,他也是这里的一名研究员,每天和同事一起,奔波于实验室和家之间,日复一日,为了中国的科技腾飞而耗尽心力。
此刻,他却只能坐在车里,远远地望着那片他心目中神圣的圣土,他的心中百感交集。时光穿梭近百年,他回来了,可是,却是以客人的身份,回到这曾经寄托了他所有心血和梦想的地方。
他潸然泪下。
舒雨菲对他突然外露出来的澎湃情感,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车来到这片建筑正面,大门前,一座石质铭牌横卧在小花坛上,泪眼模糊中,几个殷红的正楷大字鲜艳夺目——中国科学院材料应用研究所!
………【第五章 与祖师爷坐而论道】………
【在本章篇首,首先感谢网友“剑侠飞天”,感谢收藏、推荐的朋友,是你们让作者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在此致以深深地感谢!】
材料科学分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化生产两种。
实验室制备是通过无数次的尝试,研发出具有特殊价值材料配方的基础性研究。这种研究投入大,时间长,见效不明显,不是基础科学人才储备雄厚的大国,很难承担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投入。
我国很重视基础材料研究,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设立了专门的材料研究所。航空、航天、机械、水利、建筑等各个行业,也根据自身需求,开设了不少材料研究所。而全国的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则是这项基础研究的广泛的外围研究机构。
一个材料配方研制出来,要变成实用科技产品,还需要经过材料应用研究所转化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这个实用化过程简单的说,就是研制出可以批量生产,价格相对低廉的专用设备,使之尽可能复制当初的实验条件,以之建立专门工厂。思考如何用经过培训的工人来代替专门的研究人员,进行工业大规模生产的研究机构。
如果说实验室制备是基础科学,那么材料应用研究则是最前沿工程,代表着国家最高的科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