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摘抄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凌晨,小生命开始躁动……二十点十分,一女婴脱胎而出。身高0。49米,体重3。7千克。

——这是我1987年12月1日的日记。

本来按医生推算妻子的预产期,这孩子应该在12月15日出生的,但她却迫不及待地提前半个月来到了人间。这让我有些猝不及防——我脑子里还没有形成“我的孩子”的概念。可是,当产房里传出女儿嘹亮的啼哭时,我一下子有了庄严的自豪:我当爸爸了!

对于生男生女,我和妻子从来不计较。但妻子一旦生下的是女儿后,我就坚定不移地认为,女儿最好!——从那时到现在的十八年里,女儿不断地证明着我这一信念。

当天的日记我写得很长很长,详细记录了女儿诞生的全过程。日记的结尾,我这样写道——

“哇——哇——哇——”你的声音嘹亮而高亢,悠扬而有力,这是生命的赞歌,你在向世界庄严地宣告:地球,我来了!

我想,你漫漫人生从此开始!这个世界将给你些什么,而你又将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呢?

我对你当然寄予了许多希望,但最起码的一点是,愿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而又多了一个善良的人!

的确如此。和许多我们这个年龄的家长一样,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也曾有许多梦想都未能实现;但和一些家长不一样的是,我不愿意自己少年的梦想托付甚至强加给孩子去实现。在才艺和能力方面,我对女儿当然有许多希望,比如画画呀、弹琴呀、舞蹈呀、书法呀等等,不过这也仅仅是“希望”而已,女儿的成长和发展还得尊重她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在人品上,我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无论她以后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还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她都能凭着自己善良赢得幸福人生。

在我写这则日记的时候,女儿刚刚出生,还在产房里被护士们呵护着。但我这些话,都是为她写的。虽然她现在根本不可能看,但以后随着她年龄的增长,这些记录都是一份珍贵的教育资源。从中她可以读到爸爸妈妈对她的爱和期待。这就是教育的“提前量”。

是的,这的确是一种教育的“提前量”。教育,在孩子出生之时便开始了。做家长的应该善于积累各种教育资源,敏锐地捕捉各种可能的教育元素,为孩子的成长做好教育性铺垫。

当然,这种资源可以以多种方式体现出来,比如现在有家长将孩子婴儿的毛发剪下来做成毛笔收藏,还有爸爸妈妈把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录下来,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孩子出生的过程摄像保存,等等。这些散发着孩子最初生命气息的东西,以后都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孩子将从中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倾注的情感。

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孩子懂事以后的事,至少也应该是在孩子会说话会走路以后才进行。我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所谓“早期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指的是直接的道德启蒙、智力开发和知识传授;后者指的是间接的父母情感熏陶、家庭氛围感染以及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实,许多家长也很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胎教),但在不少家长心目中,这种“早期教育”更侧重于智商的提升,而我认为,对刚出生的孩子而言,情商的培养更重要。说实话,智商更多地属于天赋,往往不是靠家长就能认为地提升,但情商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得以优化。这种“优化”,当然不是前面所说的那种狭义的教育。

因为面对尚处于混沌状态的孩子,我们不可能进行任何常规意义上的什么“教育”,但即使是对于摇篮中的婴儿,父母期待的眼光和温柔的抚摸本身就是一种无声无形却有用有效的教育。温暖、和谐、纯真、善良……这些都应该是年轻的爸爸妈妈所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正是在这芬芳氛围中,孩子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步。

记载生命,记录教育

和所有年轻的父母一样,家里有了一个小生命,在多了许多事儿的同时,自然也多了许多快乐。这种快乐首先是一天一天看着一个生命成长的快乐。

女儿的成长影集里记载着她的许多“第一次”——

1988年1月2日:第一次随爸爸妈妈坐公共汽车。

1988年1月23日:第一次呈现出笑的表情。

1988年2月9日:第一次有意识地发出“咯咯”的笑声。

1988年6月1日:第一次独坐。

1988年7月:开始长牙。

1988年7月24日:开始叫“妈妈”。

1988年8月1日:第一次“手舞足蹈”地跳舞。

1988年8月30日:第一次主动舞动小手作“再见”。

1988年9月4日:第一次能独站。

1988年9月9日:第一次离开妈妈睡,开始断奶。

1988年10月24日:利用学步车走路。

1988年10月28日:第一次独立行走。

1988年12月1日:满一周岁,生病,第一次在医院输液。

伴随着女儿每一天的变化,我同步记录着她的成长。用笔留下女儿生命的足迹,当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我要说,这样的日记绝不仅仅有意思,更有意义!

做父母的写孩子的成长日记,至少有四重意义——

第一,是让以后长大了的女儿感受到父母之爱。本书开篇引用的女儿出生过程的日记,只是我当天日记的“简写版”。其实,孩子出生那天的日记,我写得很详细。她是晚上脱胎而出的,但我从那天上午她妈妈阵痛就开始写了,随着妻子分娩前后的过程,我断断续续地详细记载了女儿诞生的经过,也记录了妻子痛苦而幸福的一天。之所以写得这么细,是因为我决定,在女儿懂事后,我要让她知道,为了她的出生,妈妈付出了怎样的艰难痛苦!多年以后,长大了的女儿读到我写的这些文字,才真正理解了我对她说的话:“你的生日,同时就是妈妈的受难日。”所以,每年她生日的时候,面对我们的祝福,她也真诚感谢妈妈给了她生命并把她带到了这个世界。

第二,这也是一种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的素材。过去我们国家不太重视生命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倡导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记录孩子的生命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关注身体发育和精神成长的每一天变化,让渐渐长大的孩子通过爸爸妈妈的日记——实际上是通过爸爸妈妈的眼睛看到自己生命鲜活,感受自己的勃勃生机,进而热爱生命,呵护生命,并把这种感情扩展为对一切生命的敬畏和欣赏,这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第三,记载童心的纯真,让日记成为孩子自我教育的资源。“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无瑕的。做父母的通过日记记载孩子的童心,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当然,对于婴幼儿来说,孩子的言行都是很幼稚的,甚至是很可笑的,但正是在这幼稚而可笑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到孩子的一切都是透明的,是不加矫饰的。所谓“赤子之心”的可贵,正在于这颗心没有经过世俗的污染,晶莹而芬芳。相比之下,成人的心,在“成熟”的同时也许已经锈迹斑斑!我从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美好人性的丧失,而应该是童心的保存。今天我们为孩子记下他的纯真,便使孩子明天珍藏一份教育的素材。孩子通过阅读爸爸妈妈为自己写的成长日记,可以从中读到一个纯洁的“我”,这个纯洁的“我”会时时提醒孩子,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有过的童心!

第四,写孩子成长日记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的过程。在独生子女时代,绝大多数家长都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父母。我们都是在毫无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做了孩子的家长,因此必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许多错误,必然面临一个学习做父母的任务,而这种“学习”只能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如何尽量避免教育失误,如何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如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获得自身的成长,这些都可以通过日记得以实现。我每次记录孩子成长故事的时候,也是在记录自己的教育过程,同时自然而然地反思自己的教育。

下面摘录一则我为女儿写的成长日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