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老实人变成稍微有心计的人,我还真是不遗余力啊!”王勃自嘲式的说了一句。但社会现实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身边的豺狼虎豹,犯红眼病的人实在太多,自家又无任何自保的实力,那就只有夹紧尾巴,小心做人了。
办完好四张银行卡,王勃就骑车把母亲送到四中门口,让母亲步行回去,他则掉头去一趟大市场通知张伯和李娘让张静来店里补习的事。临行前,王勃又对曾凡玉说:
“妈,到时候爸问起,你就说只办了三张卡。另外一张我暗起来存一点私房钱以防万一。现在米粉店生意是好,但谁也不晓得能够做多久。爸这个人你也晓得,有一个用两个,存不起钱的。”
“这个我晓得。他问的话我就给他说办了三张卡。”曾凡玉点点头,十分赞同王勃的主意,“对了,去你张伯和李娘那里也不要空手去。上次人家都给我们送了一只鸭子,你也给人家买点啥子东西。”
“要得,妈,那我走了。”
前一世,母亲死后的第二天,小舅给了自己一张卡,说是母亲留给王勃的,里面存有五千多块钱。这些钱,是她母亲七八年来省吃简用,从平时的生活中一块两块存起来的,每存够两百块,母亲就步行十几里路,回娘家交给小舅,让小舅帮自己存起来。这么多年来王勃逢年过节给母亲的钱,他母亲也一分钱没花,全给他存了起来,说是以后王勃有了小孩留给小孩买东西用。看着这张卡,王勃当场泣不成声!
正因为有着前世的这一记忆,王勃相信自己的这一对继父来说不太地道的做法会得到母亲的赞同。
在母亲没死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那充满叛逆的青少年时代,王勃对于母亲在继父面前太过软弱,被继父任意摆布而感到伤心和不满。
直到小舅将那张卡交到王勃手中的那一刻,他才明白,面对无法对家庭,对自己的孩子承担起起码责任的继父,母亲并非没有“反抗”,作为一个善良的老实人,她也有自己的反抗形式,只不过没让他知道而已。
41,张小军
在去大市场的路上,王勃一直思忖到底给李娘一家买点什么东西好,想来想去,觉得讨好张伯和李娘不如讨好他们的女儿张静,于是就去星星书店买了本数学参考书送给张静。他这段时间正在复习初三的数学,到时候如果张静来问,正好一起研讨,共同进步。
四方的大市场是另外一个农贸市场,挨着电视台和体育馆。王勃的大姑一家一年前也住在这附近。这个农贸市场主要卖家禽,家畜,生猛海鲜一类的生货和鲜货,张家院子的那些卖水平鸭子的都在这里租得有摊位。
四方人喊的所谓的“水平鸭”,说白了就是将活鸭子杀死,去毛去内脏后的鸭子,没什么稀奇。最早城里人买鸡买鸭,都是买活的,回家后自己烧水拔毛,放血去内脏,很是麻烦。后来有人尝试着不卖活鸭子活鸡,而是自己预先处理一次,直接卖半成品,却没料到生意奇好。其他人见了之后马上有样学样,跟着卖起了半成品鸭子。然后有人给这种半成品鸭子取了一个名字,水平鸭。
王勃骑着自行车在大市场内随意转悠,寻找着张静家的摊位,没过多久,他就看见了无所事事,正在跟隔壁邻居闲聊的张继发和李桂兰两口子。
“张伯!李娘!”王勃将自行车骑到两人的摊位前,招呼了一声。
“呀,是王勃嗦!你是来买水平鸭的吗?”李桂兰看见是王勃,有些意外,以为他是过来买水平鸭的。她的脸上虽然带着笑,但明显有些勉强,说话的语气也有些不冷不热。
“诶,王勃。”张继发朝王勃点了点头,脸上是常见的憨厚的笑容。
“不是的,李娘。我过来是想让你们告诉张静一下,因为我们家最近在城里面开了家米粉店,我每天都要在米粉店帮忙,没得啥子时间,只有下午米粉店没得生意的时候才比较有空,所以,如果张静她想找我问问题的话,就只有下午到米粉店里来。对了,李娘,这是一本我以前也用过的数学参考书,我觉得还不错,当时中考数学能够考满分这本参考书起了不少的作用。你帮我拿给张静吧。”王勃将行李框里面的参考书拿出来,放在了铺子的台面上。
“啊,这囔个好意思喃?还让你破费!那我就代静静谢谢你了哈,王勃。”李桂兰云销雨霁,满面堆笑的把参考书收了过去。
在张静连续两次去王勃家找王勃都无果后,李桂兰很是气愤,觉得王勃这娃儿太假,说一套做一套,亏当初自己还让女儿给他家带了只鸭子,真的是喂狗了!
现在一听王勃的解释,才明白误会了人家,跟着便大感兴趣的打听,“对了,王勃,你刚才说你们家在四方开了家米粉店?是真的吗?在四方哪个地方喃?”
“就在四中门口附近。曾嫂米粉!”
“啥子?曾嫂米粉?王勃,你说你们家开的米粉店叫曾嫂米粉?”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但却带着明显的质疑和不相信。
王勃随声音望去,见说话的是张小军,脸上一直保持着温和笑容的他也不笑了,淡淡的道:“是叫曾嫂米粉。”
张小军跟张继发一样,算起来也是王勃一家的近邻,和张继发一家都住在张家院子。在卖水平鸭之前,张小军的日子过得很是造孽。他的亲生父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死了,然后跟着母亲改嫁来到张家院子。张小军的继父和王勃的继父王吉昌差不多一个德行,都是属于那种好吃懒做的类型。家中有这样的男人日子当然不会好,以至于他结婚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彩礼都拿不出来。
至今,在王勃的记忆中还留着一个关于张小军的十分深刻的情景:一个大冬天的早上,衣衫褴褛的张小军背着他一岁的孩子出门散步。由于身上的衣服穿得不多,加上天气实在寒冷,鼻子被冻得通红的张小军一边不停的跺脚搓手,一边时不时的用力吸着顺着鼻孔流出来的两条长龙。有时候鼻涕流得过快,张小军来不及吸进去,干脆伸出舌头一添,卷入口中,然后一声咳嗽,“呸”的一声混合着嘴里的口水吐出老远。
“王叔好!曾娘好!”经过王勃家门的张小军看见了比他大一辈的王吉昌和曾凡玉,赶忙点头哈腰,忙不迭的问好,态度怎是一个“好”字了得。
王勃的母亲同情张小军的遭遇,觉得他母子二人跟自己算是同病相怜,于是经常叫张小军去自家后院的自留地摘菜。他母亲带着他的儿子张科到自家来耍,只要自己家里有,无论是瓜子还是水果,母亲都会大方的拿出来给张科吃,一点也不心疼。
张小军倒霉悲催的日子在张家院子开始卖水平鸭后很快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着张继发这些老辈子(前辈)一起做生意的张小军迅速的致富,建房子,买摩托,没几年就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
张小军富了,成为了队上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然后,当张小军再次从王勃家门口过的时候,邻里之间的问候不见了,招呼也没有了,张小军的标准动作只剩下了两个:要么把头转向一边;要么高昂着头,做出一副雄鸡公状,无比骄傲的骑着摩托车前行。
迅速改变的不只是他自己,还有他的母亲谢德翠,那个谦卑,和善的老人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傲慢,势利,甚至颇为蛮横的老太婆。
张小军的儿子张科慢慢长大,几乎完全就是他老子和奶奶的翻版,鼻孔朝天,谁都瞧不起,谁都看不上。
唯一没变的,大概就只有他的老婆姜梅了。只要不是跟张小军或者谢德翠同路,姜梅看见王勃一家人都会打招呼,“王叔”,“曾娘”,“勃儿”的叫着。
张小军的老婆姜梅,算得上是周围四乡八里的一枝花。一米六几的个子,端正的五官,白白的,完全不像农村人的皮肤,让姜梅一出家门,就能引来队上那些男人和女人的目光。据母亲告诉王勃,这姜梅是山里面的人,家里面穷得很,能够走出大山,嫁到平坝,也算是脱离苦海。母亲这么一说,王勃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