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异同之处》!”
“这……,心得?”
看着面前的第一篇心得文章,阅览题目,轻道一声,刘延顷抬首看了某人一眼。
这是心得?
好吧。
似乎鲸卿刚才所言,陛下于他的吩咐,便是读《二十四史》有感,本以为会从《史记》开始的。
不曾想,直接落在三国了。
倒也没有什么。
自上皇岁月钦定《二十四史》之后,天下间的读书人都有阅览,然而,真正可以将二十四书通读一番的人鲜矣。
一则,《二十四史》字数太多,足足四五千万字,欲要通读一遍,就算每日都有阅览,也得数年之功。
而《二十四史》只是科举之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行走科举之道,完全没有那般必要。
待科举有成之后,再行阅览也是不迟,自己就是近一二十年才将《二十四史》通读的。
从题目来看,鲸卿所言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本书,自己也都阅览过。
心得?
不知鲸卿的心得如何!
“……”
秦钟汗颜。
实在是赶工赶出来的心得篇章,《二十四史》那般的大部头,自己也有看,可是……若说直接就写出来心得篇章。
需要耗费时间。
而前身岁月,自己已经探究过更为熟悉的一些历史片段,故而,加班加点弄出来两篇不难。
“写的还真不少,读起来……有些意思。”
“许多东西,我也没有想到那一层。”
“不错。”
“真实性,《三国志》自然为上,然天下间,《三国演义》之事更为流传。”
“陈寿毕竟是亲身经历者。”
“一千多年来,三国的许多人和事都变了不少。”
“而且,鲸卿你在里面所谈及的许多事情很有趣,草船借箭却非诸葛亮所为,而是孙权。”
“还有关云长刮骨疗伤之事,天下间许多人都知道是华佗所为,鲸卿你也有华佗在世之名。”
“而华佗身死很早,难以见到关云长。”
“……”
“……”
“这份心得尚可,难得鲸卿你了。”
“能够写出这篇心得,你对于《三国志》、《三国演义》当有通诵细读,这一点很好,却也不好。”
“你如今快要童试了,那些书以后再读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