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东西,你也难得的,”徐循不免为点点客气几句,“给皇后也好,给你那唐妃也好,给她干嘛,你那几个外甥极是淘气,万一跌碎了,多可惜?”
“就是好东西,才想着留给姐姐啊。”皇帝说着,忽然笑了,“还记得小时候,姐姐穿不上的礼服送到我这里来,养娘虽收了,却不见得多高兴,身边几个伺候的姐姐,背地里还抹眼泪,说是咱们受欺负了,连件新衣服都不配穿。”
徐循也还记得这件事,当时她虽没当着孩子的面说什么,背地里却是把钱嬷嬷喊来数落了一顿,当时未能约束点点的侍女颇被打发走几个。不过,孩子当时还小,到底也没当回事就过去了,不料壮儿虽然没提过,但心里确实记着这事了。
“小时候懵懂,才知道自己身世的时候,看姐姐就时常有些不喜欢。”皇帝抢在徐循跟前,又笑着说道,“现在长大了,再回头想起来,却才明白了姐姐的心思。小时候娘待我们挺严格,常礼服已经是难得一穿的漂亮衣服,若是弄脏了还要受罚……虽穿不上了,却也是好东西,姐姐就想着留给我了……在她心里,我就是同胞弟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从没想过避什么嫌疑。倒是知道我身世的养娘、宫女们,不免多心了。”
徐循没想到皇帝说出这一番话来,倒是吃了一惊——皇帝在说的,明显不是点点,又或者那件衣服,那块镜子。
“怕是娘又或者嬷嬷们说了什么,以后姐姐也没再送过自己的东西来了,但我长大以后,心中倒是巴望着姐姐能再这样待我……人非得要长大了,才明白这世上最少的,就是真心待你的自家人。”皇帝深深地看了徐循一眼,“自家人之间,许多事无需言语,情分都在心里装着。”
虽说想着皇帝也不大可能装傻到底,但母子两人多年来,也没有谁说过这样掏心掏肺,甚至是有些肉麻的话,徐循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即使她做这件事,并非是全盘为了皇帝考虑,但现在皇帝如此表态,又岂能不欣慰有加?
这孩子,终究是长大了,已经懂得反过来关心母亲,让她安心。
“你我心里都明白就好了。”她缓缓地道,“壮儿,这件事做完,娘也没什么好操心的,唯一的忧虑,就是你的子嗣还不够旺盛……”
“我还年轻呢。”皇帝倒是笑了,毕竟是年轻人,去了心腹大患以后,情绪都是轻快的,见事也常往乐观了去想,不可能一直忧心忡忡。“爹在我这个年纪,连大姐都没生,娘你也实在是太多虑了些。”
徐循想想,也不由自失地一笑,“年纪大了,就是这般,心里总是装着事儿。”
“要说现在,其实也不是没事儿……”皇帝就和徐循说起了自己后院那点事,“说过汪氏几次了,她也不听,和杭氏还是合不来,倒是见天往庄肃皇后那里跑。我听唐妃和我说,皇后居然说过什么太子该由先皇长子来当的话——只是没别的旁证,就靠唐妃这么一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皇帝和父亲是一个毛病,同嫡皇后感情都不好。不过他对太子生母杭妃也不是十分宠爱,倒是最宠新近入宫没有多久的唐妃,若非不好让她的位分压过杭妃,徐循冷眼看着,只怕是早就要封什么宸妃、皇贵妃了。好在虽然宠,但也不至于昏了头,对于唐妃的话就一味偏听偏信了,还是会有点思考的。
——不过话说回来了,徐循还真是相信汪皇后可能会说出‘太子该由先皇长子来当’的话,从还是郕王妃开始,她的脾气就硬得不成样,和妯娌钱皇后完全是两个极端,两夫妻的感情一直都算不上好,而且汪皇后对于自己过门没多久就多了个庶长子的事,始终是耿耿于怀。此女的政治素养大约也就是庄肃皇后水平,要是哪天受了气,冲口而出这么一句,她也不会吃惊。
“后院的事,你自己管吧。”在这事上,她不愿意为皇帝分忧,就是亲娘,掺和儿子后院的事,也很少有善始善终的,诚孝皇后就是最好的证明。“也不怕和你明说了,指着后妃们一团和气,本就是天方夜谭,这事儿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该怎么办,还是得你自己想,横竖有一条,子嗣的繁衍、养育,绝不能耽搁了。”
说着,也不由皱起眉头,到底是说,“汪氏那边,可要注意了,旁的还好,若是真的是非不分,和杭妃斗气斗到对太子有什么想法,那你自然也要说她的。”
得了徐循的表态,皇帝神色也是越见笃定,他点了点头,轻轻地哼了一声,“我知道了……且看她行止吧。”
朝中事体,大致都如母子二人商量的一般,不过几日,太常寺那里好像忽然回过神来,终于是封上了为先帝拟定的数个谥号、庙号——由于先帝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极为敏感的死亡过程,本来很适合他的哀字被抛弃不用:毕竟,哀字其中一个意思,就是‘处死非义’,意思就是这人死得不对,是被异族或者大臣所杀。虽然表面上就是为瓦剌所杀的,谁知道这送上去以后,皇帝会否理解为有所暗示呢?
再加上一批恶谥,众人揣摩皇帝心意,也都给否决了,呈上来的都是用意比较单纯的冲、息、怀等中谥,皇帝取中了最单纯的谋虑不成曰息,息宗庙号,便定了下来。再加上随意塞进去的一些谥号,息宗安皇帝的‘衣冠冢’,在三月初大葬合坟,日后要再打开,便要等到庄肃皇后去世以后再合葬了。
两位先皇子嗣的封爵,也很快定了下来,封地都定在了富庶,却又离京城十分遥远的江南一带,封为秀王、德王。先皇留下的女眷中,宸妃自请修道,皇帝恩准,尘封已久的长安宫便再修饰一新,令宸妃入住,庄肃皇后与周妃,则依然在清安宫中居住。从此东宫上圣太后、西宫太后,南内奉吴太妃,宫中、朝中的格局,都是彻底安定了下来。
这年九月,一直在外公干的东厂厂公柳知恩入京,恰逢皇帝率众至京郊阅兵,他只好先往德胜门登记:他出京是办公差,回京也要走一遍登记的程序。才能耍点特权,回自己的宅邸休息,若是一般入京的官员,登记以后,即使亲戚好友多在京城,也不能过去投奔,必须得老实地住在驿馆中,以备皇帝召见。
本意皇帝出京,要两三日才回来,他还能稍事休息,不料才回了屋内没有半日,宫中便来了人——西宫太后召他入宫回话。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科普下吧,汪氏被废据说就是在景泰要立自己孩子当太子的时候坚决支持大侄子
我对她被废反正是不大同情的……
第299章
在那人去世以后;柳知恩没有第一时间回到京城,其实倒也不能说是他不敢——是因为那人在法理上的身份,不过是个戴罪之身;即使是死在路上;朝廷也不能对此咨询什么,包括他这个人的丧礼,都是无人过问的。身为东厂厂公,他当然犯不着为了一个人犯的去世承担什么责任;甚至都无需呈上公开的奏章;可以直接对皇帝或是太后回报,那么有包时雨来处理这件事也就够了。之所以没有立刻回去;的确有避风头的考虑;但第二个;还是皇帝也需要他去南京取回一部分三宝太监当年下西洋留下的海图。身为当年带船出海的老臣之一,没人比他在此事上更有发言权了。
一般来说,为了彰显君王德政,树立自己的权威,做皇帝的都会选择在自己任上做些大事,比如说修书、封禅,越是势弱的君主对这些事就越怀有向往,比如文皇帝得位不正,即位后就修《文献大成》,遣三宝太监下西洋,包括远逐鞑靼,迁都北平,或是部分或是全部,都有一定动机是为了进一步地巩固自己的统治。宋太宗有斧声烛影之议,又有北伐幽燕失利的阴影,返回开封以后便修《太平广记》——这也都是做惯了的套路。
当朝皇帝,得位虽然算是正当,但始终也有个逼杀亲兄的淡薄阴影,而且现在国朝国势,也不能说是很旺盛,他的威望就更不能说极为高隆了。大臣忤逆皇帝意思,不听指挥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为了给自己面上抹点金粉,动念想要再下西洋,也是很正常的事。虽然这几年似乎都没什么钱,但不妨碍他惦记着吧?等到若干年后,皇帝把该收拾的大臣收拾了,该培养的人才培养起来,位置也坐稳了,国家也有钱了——在最理想的状态下,瓦剌也平定了,这时候再来个万国来朝,那么在史书上,谁还会记得他和息宗之间的那点事?只怕是歌功颂德都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