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州彼岸郡珞珈山。
金刚寺功德林中宝光万道,瑞彩千条,梵钟响彻,道道佛音庄严了天地,让人宛若置身佛祖座下,不敢大声语。
静谧的功德林中。
白衣僧人玄灭再次来此问询。
“苦玄已死,林晚阳被那陆起之子送回了武当山,接下来该如何做?”他的语气沉冷。
坐在他对面的仍旧是神僧玄缘,身躯孔武,但气质儒雅。
这金刚寺四大神僧当中的两位,全都修行到了天地烘炉境界,是金刚寺如今台面上的两大顶梁柱。
四大神僧中,玄寂老僧修为佛法都不是最高,修为最高的是白衣僧人玄灭,而佛法最高的是孔武儒雅的玄缘。
但却唯独是玄寂老僧成了金刚寺方丈。
皆因方丈乃是掌握金刚寺兴衰的人,这一位置需要的是将道统门派都经营好的能力,与佛法和修为并没有太大关系。
玄缘睁开佛眼,眼眸中有缕缕金芒闪烁,宛若住世佛陀,尽是禅意,双手合十道:“方丈师兄早有算计,在你到来之前,便已经让笑痴下山了。”
笑痴和尚,是金刚寺当代四大弟子中三弟子,人榜第五十三位,刚好在叶家叶沧海之上,修为也是武道筑基圆满。
白衣僧人玄灭听到这要下山的弟子名字后,眸光中锋芒一闪,带有一缕笑意,已经明白了方丈的算计。
这位曾徒孙辈的弟子,修行天赋极高,唯独欠缺的是对于佛法的领悟,与白衣僧很像,所以很得他喜爱。
笑痴和尚为人刚烈嫉恶,同时又心高气傲,但在金刚寺的修行过程中,门中长辈却没有刻意的去磨砺他的性格,而是任其自然,这源于金刚寺的佛法理念“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既是功德”。
这句禅偈并不是叫人为所欲为,而是近似于儒门“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大境界,但是教弟子修行由此入门,自己领悟出来禅偈中真正的佛法,也没有错。
这是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修行过程。
任何人修行,都是由浅入深。
但大抵是笑痴和尚的佛法天赋真的太低,如此修行的他,不仅佛法境界不见增高,反而养就了一身除魔煞气,在眉心凝聚成了一颗红痣,是他扫荡外魔的象征。
这名弟子常与惹事沾边,方丈放他下山,去接续未竟的佛子引渡之修行,具体什么打算,玄灭已经一清二楚了,也明白这个弟子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到底是佛门气运养成的佛子,金刚寺哪有那么容易放弃。
已经在武当山上把这些佛子当做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又怎么会因为一次区区意外,就放弃了这一代的佛子引渡。
不过是不能一次成功,再麻烦一些罢了。
百年下来,他们也有几次引渡出现了麻烦,最终还是毫无意外的将那些人渡入了佛门。
“可惜,武当山现在还担负着继续为佛门养龙的责任,不能动张三丰,不然,我当亲自出面将张三丰渡回沙门……”白衣僧玄灭可惜叹道。
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张三丰在那里武当山才在,那些被顾神秀聚起的佛道气运才会继续催生出一个又一个佛子灵童。
一旦那里没有门派了,也就不可能会有更后面的佛子灵童供他们引渡了。
渡了张三丰,等于竭泽而渔了,反之,有张三丰和武当山在,他们可以不断地收割武当山气运,这也是当初金刚寺早就定下的一个长远的战略。
以武当山龙陨之地来放牧气运,借鸡生蛋。
………………
天下江湖,乱世纷纷,个人都有个人的故事,
在金刚寺派出了一位眉心有红痣的少年胖和尚下山,往大龙湖方向而去时。
东海某郡。
“什么,叶贤弟闭关了。”
一个身着蓝色袍,丰神俊朗,长身鹤立的青年人,站立一家府院门外,闻听叶沧海闭关修行后,低眸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