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唐贞观六年县令 > 第四十五章 太平羽檄(第1页)

第四十五章 太平羽檄(第1页)

诗词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其意境和想象力。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的感悟也不尽相同。

颜令宾最喜欢的还是诗的第一句。

杜如晦则是对“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反复诵读,犹如醍醐灌顶。

李承乾因“湘浦暮沉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王通更青睐“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这一句,其意境和他的心境异曲同工。

作罢这首诗,几人虽意犹未尽,但却各怀心事,再也无赏画吟诗的兴致,一场临时的小诗会也宣告结束。

诗会结束后,天色渐晚,众人吃罢晚饭,上完夜校自是不必多提。

今夜对于李陌来说绝对是来到大唐之后,最舒服的一夜。

经过一整月的劳累与奔波,终于用上炭炉了。

往昔冰冷的卧房变得温暖如春,又凉又硬的被褥也变的松软舒适。

虽然条件依旧简陋,但总算可以舒舒服服的睡觉了。

县衙落宿的其他人感觉也大致相同,这炭炉的功效,比之前的木炭火盆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人在温暖的房间里舒舒服服的睡觉,而有些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比如甘露殿中的李二就是不幸的那一个。

由于左膀右臂杜如晦的暂时离开,李二的公务开始繁多了起来。

此时已过子时,桌上的公文依旧堆积如山。

李二疲惫的揉了揉泛红的双眼,伸了个懒腰。

“也不知克明和承乾在太平过的如何?”

“尤其是承乾,他可是第一次离开皇宫,连个贴身的下人都没有,不知可否习惯。”

“那个李陌可真不是省油的灯,尽给朕惹事添乱。”

“要是查实了他的罪行,一定严惩不怠。”

正在李二暗暗思索之际,长孙携宫女端了一碗银耳莲子羹移步走了进来。

“二郎,时辰已经不早了,切莫过于劳心,累坏了身子。”

长孙将汤碗递给了李二,关心的说到。

“皇后有心了,朕无碍的,你也早些歇息吧。”

李二漫不经心的喝了一口莲子羹,视线重新回到了奏折上。

“眼下正是春耕之际,可下面传来各种邸报,今春长江以北,依旧是干旱少雨,朕心难安矣。”

“既然国事繁忙,不如将克明召回。”

长孙明显感觉到,杜如晦不在的这几日,李二的公务繁重了许多。

“克明近日身体欠佳,朕于心不忍,借故使其休整些时日,还是暂缓吧。”

事实上,杜如晦的身体此时确实出了问题,要是按照历史的轨迹,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抱病在家,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就会归西。

“也不知乾儿在太平过得如何,此行连个随从都不曾携带,臣妾甚是担忧。”

长孙一句话道出了天下所有母亲对儿子出门在外的牵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