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康安城的店铺集中在东西南三市,三市规模是已经圈定,铺子的数量也是既定的,而且三市的铺子中有将近半数属于朝堂,只租不卖。剩下的半数铺子便归私人所有,可以买卖,而这部分可以买卖的铺子是极为抢手的资源,特别是旺铺,可谓有钱都没地方买。现在因有人获罪、朝堂动荡不安而有人出手店铺,怎能不让姜留动心。
&esp;&esp;这样的铺子,买到就是赚!
&esp;&esp;十岁的小姜留,还无法单独外出谈生意,她拉了三叔和姜明一起出门,四处打探消息后,抢在竞争对手出手之前拿下店铺。
&esp;&esp;最终姜槐和姜留拉上能刷脸的姜二爷,才为姜家抢下了一间位置不错的杂货铺,为姜留和姜慕燕买下了一家米粮铺、一家香料铺。这几家铺子中,地段最好的便是杂货铺,用去了姜家一千八百两银子。姜槐还在城外以不算高的价钱买了二十亩良田,待明年姜慕筝出嫁时,这便是她的陪嫁。
&esp;&esp;至于为何买米粮铺和香料铺,姜留自有见解。她天真地对哥哥、姐姐解释道,“因为咱们手里有好几个田庄,有了米粮铺就可以把田庄里的粮食以更高的价钱卖出去。”
&esp;&esp;她打的是这个名头,实则是想探一探粮行的深浅,看能否切入这个行当赚大钱。若能成自是最好的,若是不成那便把铺子倒手卖出去,总不至于赔银子。
&esp;&esp;姜慕燕笑道,“有了田庄和米粮铺,咱们是不是要买个磨房?”
&esp;&esp;“姐姐猜对了!”姜留一拍小胖手,“不过磨房不是买,而是扩建。咱们庄子上的小磨房扩建之后就够用。我已派鸦叔去寻工匠了,今年咱们田庄未卖出去的粮食尽可在磨房里加工,然后摆在咱们的米粮铺卖。”
&esp;&esp;姜慕燕也觉得这样很是不错,点头还是算自己和妹妹现在有多少铺子,值多少钱。越算,她的嘴角翘得越高。
&esp;&esp;姜留又跟江凌商量道,“哥,咱库房里成箱的金银珠宝,放着也不能声小珠子,不如拿去置产,你觉得怎么样?”
&esp;&esp;姜慕燕一听,立刻抬起单凤眸望着江凌。
&esp;&esp;江凌库房里的金银大多是年初姨母从瀛州给他带过来的,放在库房内已有数月。若是妹妹不提,江凌都想不起这事,现在妹妹提了,自是由妹妹做主,“府里的账册和库房的钥匙都在你手上,你喜欢买什么便买什么。”
&esp;&esp;姜慕燕对江凌的回答非常满意,又低下头开始算自己和妹妹的嫁妆。姜留则开始给哥哥分析他该买什么样的铺子合适,“哥哥现在有一个逢春药铺,接下来你想置办什么类型的铺子?”
&esp;&esp;江凌对此并无意见,“妹妹觉得呢?”
&esp;&esp;姜留引导哥哥思考置业的问题,“我和姐姐的铺子,除了药材铺外,最多的就是脂粉铺。这次买下香料铺,也是因为它是生产脂粉的原料,买进香料铺后可以制出质量更好的脂粉。哥哥要不要也照着一个行当置办?你喜欢哪个行当?”
&esp;&esp;江凌想了想,便道,“买一个马场吧,冯现安的马场可脱手了?”
&esp;&esp;正在算数的姜慕燕抬起头,姜留也有些惊讶,不过她很快道,“冯现安的马场占地不小,价钱也不便宜,我还没听说谁买下,明日我就去问问。”
&esp;&esp;“让裘叔去吧,城外风凉,别吹着妹妹。”江凌说罢,又继续道,“除了马场,再在城外驿道旁开一家客栈,妹妹觉得怎么样?”
&esp;&esp;“哥为何想要马场和打铁铺?”姜留好奇问道。
&esp;&esp;江凌解释道,“父亲想要马场用来照料得胜,我想用客栈收集消息,若置办完了后银两还有剩余,便买田庄吧,种出的麦稻可用咱们的磨房磨成面,然后放在米粮铺里卖掉。”
&esp;&esp;马场赚不赚钱姜留不知道,但田庄和客栈应该不会赔钱,姜留点头,“好,就这么办。”
&esp;&esp;孟庭晚现身
&esp;&esp;竟还有这样的事儿,姜留小声问,“外婆会同意吗?”
&esp;&esp;姜慕燕推测道,“外婆原本是不赞同的,今年外婆一直在托人为舅舅说媒,提的都是读书人家未曾婚配的姑娘,但都没说成。不过现在二舅既然带着柳二姑娘出门,那外婆应是点头了。”
&esp;&esp;王家因为大舅败坏了名声,孟家出事后二舅休妻自保,还丢了青衿书院的差事,如今他有两嫡女一庶子,且已三十有六。读书人家未曾婚配的好姑娘,怎么可能看得上他。姜留又问,“这柳二姑娘在夫家没有孩子么,为何她丈夫死了就被夫家赶出来了?”
&esp;&esp;“她嫁的是外地,具体情况如何我也不知晓,被赶出来也是我听大舅母提起的。”姜慕燕回道,“她……”
&esp;&esp;姐姐吞吞吐吐的,立刻便把姜留的好奇心勾了出来,“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