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古代著名历史人物 > 第270章 清朝名臣张亮基 从治河到平乱的传奇一生(第1页)

第270章 清朝名臣张亮基 从治河到平乱的传奇一生(第1页)

一、早年仕途

张亮基的早年仕途始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这一年他考中了举人,并且通过“入赀”的方式,即通过捐纳的方式成为了内阁中书。这种做法在清朝较为常见,对于那些有能力但暂时未能通过正常科举途径获得官职的人来说,是一种进入官场的途径。张亮基成为内阁中书后,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和勤勉。

不久之后,张亮基有机会跟随当时的大臣王鼎前往河南参与治理黄河的工作。在这期间,他负责督造西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关系到黄河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张亮基在此次治河工作中表现出色,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因为其卓着的成绩获得了皇上的赏识,被赐予象征荣誉的“花翎”,并且被晋升为侍读。这标志着他在清朝官僚体系中地位的显着提升。

到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张亮基被调任至云南临安担任知府。这次调动对于他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他将要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行政管理和地方治安问题。在云南期间,张亮基遇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那就是与当时着名的总督林则徐共同参与河工事务。林则徐是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其禁烟运动而闻名于世。在与林则徐的合作过程中,张亮基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示,因此受到了林则徐的高度评价,并被秘密推荐为可以重用的人才。

正是由于林则徐的推荐,张亮基得以调任永昌,并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骚扰的问题上取得了显着成效。他运用当地的士兵左大雄成功捕获了作乱的匪首,从而稳定了当地的局势。基于此,张亮基被迅速提拔为云南按察使,并随后迁任布政使,这表明了他在地方治理方面的杰出能力。

到了道光三十年(1850年),张亮基被擢升为云南巡抚,并暂时兼任云贵总督。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粤匪活动日益猖獗,张亮基在这个关键时刻向朝廷秘密上书,提出了自己对于应对军事威胁的看法。他的建议得到了当时皇帝文宗的认可和支持,这也证明了张亮基在战略决策方面的眼光独到。

二、剿贼两湖

咸丰二年(1862年),张亮基被调任为湖南巡抚。在他前往新任的路上,听闻太平军已经包围了长沙。张亮基认为长沙作为湖南省的首府,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他上书请求驻守常德,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个关键地区。然而,清廷并未采纳他的建议,而是命令他尽快赶往长沙解围。

抵达长沙后,张亮基立即组织部队,利用梯子等工具攀爬城墙进入被围困的城市。为了打破敌军的包围圈,他多次派出队伍与城外的援军配合,采取内外夹击的战术。最终,太平军在这样的压力下被迫解除了对长沙的包围。

长沙之围解除后不久,太平军继续北上,攻占了岳州,并进入湖北省。紧接着,汉阳和武昌相继落入叛军之手。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湖广总督徐广缙因失职被罢免,张亮基被任命为新的湖广总督,负责组织军队对叛军进行清剿。

张亮基意识到,虽然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对付进攻武汉的太平军,但也不能忽视叛军可能从其他方向回窜的可能性。因此,他在上疏中强调需要防范太平军的回窜,意图专注于保卫湖南的安全。然而,朝廷依然催促他加快进军的步伐,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战局。

到了咸丰三年(1863年)春季,太平军放弃了对武汉的控制,向东移动。张亮基此时已经抵达湖北,开始着手准备收复失地,并安排抚恤事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通城、崇阳、嘉鱼和广济等地出现了土匪作乱的情况,张亮基迅速调集力量平定了这些地方的叛乱。

与此同时,太平军的部分力量分散窜入了江西。为了防止太平军进一步扩散,张亮基亲自督师在道士洑和黄石港设防,并分兵前往支援各地的防御工作。到了秋天,部分太平军从下游分窜至河南,经由罗山进入了湖北的黄安和麻城境内。张亮基随即指挥水陆两路的军队对这些叛军进行了夹击,最终将其消灭。

三、督防山东

在调任山东巡抚之前,张亮基正面临一场新的挑战。当时,江西的叛军从九江出发,试图侵犯山东。尚未正式履新山东巡抚的张亮基,面临着江西叛军的威胁。他命令道员徐丰玉在田家镇抵御叛军,然而在战斗中,徐丰玉不幸阵亡,这次战斗的失利使得张亮基受到了牵连,被降级留任。

同一时期,广东地区的叛军头目李开芳等人开始侵扰京城周边区域,并占据了静海。张亮基此时已经正式上任为山东巡抚,根据朝廷的命令,他负责在德州一带部署防线,以防止叛军向南逃逸。同时,南部的叛军企图通过淮河流域和徐州一带向北进犯,以策应北方的叛军。为此,张亮基命令按察使厉恩官率领部队驻扎在宿迁北部,以防止叛军的北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到了咸丰四年(1854年),叛军终于突破防线进入了山东境内。张亮基迅速反应,亲自前往济宁指挥防守,力图阻止叛军继续北上。尽管在济宁成功遏制了叛军的前进,但叛军还是攻陷了郓城,并继续扰乱范县、寿张、东平等地。面对这种情况,张亮基调整策略,采取迂回战术,在叛军前方截击,最终在临清黑家庄击败了叛军,取得了胜利。

然而,正当张亮基准备庆祝这场胜利之时,却遭遇了来自帮办军务大臣胜保的指控。胜保指责张亮基在临清之战中取巧冒功,并上奏朝廷。结果,张亮基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表彰,反而被朝廷严厉批评,称其欺骗朝廷,并追溯到他最初前往湖南时不急于解长沙之围以及离开湖北时只求自身安全,认为其心思狡猾。因此,张亮基被剥夺了职务,并被流放至军台服役。

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人为张亮基辩护。给事中毛鸿宾指出,在临清之战中,胜保的指控是错误的。御史宗稷辰也认为张亮基能够胜任重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使用机会。于是,朝廷重新评估了张亮基的案件,决定释放他,并任命他到东河从事差遣工作,不久之后又被派往安徽参与军务处理。

四、镇压回匪

咸丰七年,清政府面临云南回民起义的严峻挑战,任命某位官员(文中未具体指明姓名,以“予五品顶戴”代称)协助处理剿匪事务。此时,云南的回民起义势力正盛,省会昆明地区更是团练势力横行。新任总督吴振棫抵达曲靖后,采取措施限制团练的权力,并尝试招抚回民起义军。

沾益地区的回民起义军尤为强悍,他们集结力量攻打宣威,但被按察使徐之铭等人率军击退。咸丰八年春天,起义军又在袁家屯遭遇重创,大量叛匪被歼,残余势力选择接受招抚。朝廷对此表示嘉奖,并任命吴振棫为云南巡抚。然而,吴振棫不久便请求离职,随后该官员被提拔为云贵总督,并推荐徐之铭接任巡抚一职。

在徐之铭担任巡抚期间,临安地区的回民起义军又发起攻势,攻占了阿迷等地,但最终被平定。到了咸丰九年,虽然部分回民起义军已经接受招抚,但他们又在碧鸡关一带集结,抢劫近郊地区。政府军分头围剿,最终将其驱散。此外,政府军还平定了平彝、安宁、缅宁、楚雄等地的叛乱,武定、罗次、富民、禄丰、禄劝等州县也先后收复。

然而,回民与团练之间互相猜忌,冲突不断。徐之铭上任后,他的贪婪与狠毒逐渐显露,与总督亮基关系不和,时常在两人之间制造矛盾。咸丰十年秋天,回民领袖马德新、徐元吉以及武人马现等人率领各地回民来到省会昆明乞求招抚,并住在城外的江右馆。亮基约徐之铭一同前往安抚,但徐之铭却暗中唆使已经解散的团练练丁前往总督署阻挠。冲突中,通海知县雷焱被杀于总督署门前,随后招抚委员绅士马椿龄、孙钧也被逼杀。亮基因受到胁迫而不敢上报朝廷,只能以病为由请求离职。朝廷随后任命刘源灏接任总督一职,但刘源灏迟迟未到,亮基便径自离去。

五、任职西南

咸丰十一年(1861年),张亮基在湖北时,向朝廷上书陈述云南的情况,并弹劾徐之铭的不法行为。恰逢布政使邓尔恒升任陕西巡抚离滇,徐之铭唆使匪徒在路上杀害了邓尔恒。此事发生后,朝廷罢免了刘源灏,并任命潘铎为新的云贵总督,同时命令张亮基前往云南调查处理,督师剿匪。

张亮基上书请求朝廷颁发募捐文凭,以筹集军饷,并招募了一千名勇士后,准备与潘铎一同前往四川,希望借助四川的力量补充军饷和兵力。然而,当时四川的军事状况不稳定,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与此同时,张亮基的旧部林自清,当时担任云南提督,与徐之铭和马如龙等人关系紧张,遭到回族民众的敌视。得知张亮基在四川的消息后,林自清擅自率领号称一万人的部队进入四川,寻求效力的机会,但张亮基未能阻止。

徐之铭则唆使马如龙等人公开表示拒绝张亮基进入云南,双方陷入长期对峙状态。

到了同治元年(1862年),潘铎率先抵达云南上任,并请求暂时保留徐之铭以完成安抚工作。在此情况下,朝廷改命张亮基以总督衔代理贵州巡抚。不久后,徐之铭再次暗中煽动回族民众制造动乱,潘铎遭到杀害,云南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同治二年(1863年),张亮基抵达贵州。当时,黄号、白号、苗族、教匪等各种势力在贵州境内肆虐。张亮基指挥总兵沈宏富等人攻打遵义的螺蛳堰,取得了胜利,并在上稽场歼灭了残余的匪徒。接着,他又命令总兵刘义方等人剿灭思南的教匪,收复了普安和安南。此外,他还连续攻破了在桐梓鼎城和水城厅马龙胯活动的苗匪,并在黔西擒获了匪首何润科等人,使得万余人投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治三年(1864年),尚大坪的匪徒袭击了省城,张亮基指挥沈宏富等人在城郊与之激战,歼灭了大量匪徒,并收复了修文。总兵林自清和赵德昌攻克了龙里,并收复了兴义,解除了清镇的围困,还收复了定番、广顺、长寨等城市,摧毁了龙泉、湄潭黄、白号匪的老巢,攻克了滇西卫城。

同治四年(1865年),张亮基继续在贵州作战,攻克了黔西的石阡、永宁、荔波等地。然而,贵州地贫瘠,财政困难,饥饿的军队时常要求发放军饷,有时甚至出现哗变的迹象。张亮基既要安抚军心又要防剿匪患,只能勉强维持局面。然而,他的下属将领们多傲慢不驯,舆论对他也不利。侍读学士景其濬弹劾了张亮基。张亮基反过来弹劾了总兵林自清、刘有勋,副将池有连等人,指控他们劫掠、扣押军饷,并不服从调度。皇帝下令让布政使严树森调查汇报,张亮基再次上书为自己辩解,指出严树森并未亲自前往贵州,而是留在邻省。最终,张亮基与严树森都被革职。

六、晚年

同治十年(1871年),张亮基去世。在他去世后,湖南巡抚王文韶和贵州巡抚曾璧光分别上书请求朝廷恢复张亮基的原职衔,并提议在当地建立专祠以纪念他的贡献。两位巡抚的请求体现了张亮基在其任职期间对当地社会安定和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以及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湖南和贵州在京的官员们联合上书,详细列举了张亮基生前为两地民众带来的诸多福祉,请求追赠他以更高的荣誉。朝廷最终认可了他们的请求,追谥张亮基为“惠肃”!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