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雪域格桑读后感600字 > 第31章 彩琉璃(第1页)

第31章 彩琉璃(第1页)

时光匆匆,很快,桑结、塔布和洛追的学习生涯就结束了。同窗数载的同学,一朝分手,都有些依依不舍,互道珍重,那场景也颇感人。经师过来通知洛追,让他明天进宫去献书,就是五世达赖特别属意的《彩琉璃》。

桑结已被任命为宫中助理,塔布任宫中助理医官,其他学员或回原地、本寺,或有新的委任,总之都明确了去向,唯有洛追“去向不明”。

“以洛追的才干,佛爷定有重用。桑结,噢,不,助理官,提前给透个口风吧。”

“别开玩笑了。我确实不知道,不过佛爷近来多次谈及达旺,对那里十分关注。”

“难道要洛追回达旺?是不是有点屈才了?”

“二位别说了,我明白佛爷的意思,佛爷不开口,我也会主动要求回达旺的。”洛追神态坚定地说。

说起这哲蚌三高足中的洛追加措,还得从多年前的一件事说起。

每年藏历正月初一,五世达赖都要登上布达拉宫宫顶广场,接受三大寺代表和宗本以上僧俗官员献哈达致敬。依程序,献过哈达后,一干人等要退回两侧观看贺岁歌舞,这次却奇了,一人竟站在原地不动,众人一看,是错那宗的宗本贾雅巴。只见他徐徐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双手恭敬捧上,说:“今天是吉祥的日子,特备一件礼物敬献佛爷。”

五世达赖曾规定,不许属下送礼,因此面露不悦,说:“是何物件啊?”

见大家的目光都盯着自已,贾雅巴淡定地说:“佛爷一看便知。”

见佛爷点了点头,侍从上前接过了小包。小包很轻,有一股熟悉的味道。打开一看,是一包普普通通的茶叶。五世达赖不解地投去询问的目光。

“这是本宗自产的茶叶,请佛爷品尝。”宗本躬身回话,自产两字明显加重了语气。

“自产?”众口一词地惊问。

五世达赖身子前倾问:“何人培植?”

“是本宗达旺镇一名喇嘛,叫洛追加措,门巴人。我亲到茶园去过。”

“当真?”又是众口一词地问。

“岂敢哄骗佛爷。此人机巧过人,在川西茶场学习过,后请来茶农指导,自建茶园,今夏采摘,经烘焙,气味清香,不输川茶。”

五世达赖捏起几片放入口中,不住地咂嘴点头,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语音略带含混地说:“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啊,雪域高原终于有自产的茶叶了。”然后猛地站起,高声道,“根敦活佛,立派铁棒喇嘛前往达旺传谕,破格收取这个洛追加措入哲蚌学习。”

铁棒喇嘛传达的命令是铁定的。

难怪达赖喇嘛这么激动,殊不知,茶叶,对于藏区太重要了。一个以肉类和糌粑为主食的民族,离不开茶叶,它是生活必需品。酥油茶和奶茶里少不了茶叶,高原缺少蔬菜,茶叶是补充维生素的一个重要来源,茶叶还能入药,故藏区人普遍有饮茶习惯。但自古这里不产茶叶,要以毛皮、药材、玉石等同内地交易,换取茶叶。这条商路,漫长艰险,就是着名的茶马古道。

从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茶叶在藏区是一种战略物资。每次朝廷来人慰问或大施主布施都要熬茶。锅极大,小喇嘛入内刷锅,上下须用梯子,准备的柴禾堆积如小山。喝茶是要抢的,倒不是喇嘛们缺乏谦让,是他们把这喝茶也视作节日中的一项游戏。你看吧,有互相推挤的,有拿盆碗敲打对方光头的,还有的以本寺僧人为一队,与别寺僧人用勺碗为“武器”集体“格斗”的。要的就是这场面,这个红火热闹劲儿。

洛追是个有心人,脑瓜也聪明。明朝后期错那宗开了贸易集市,本地有了商队。他十几岁就跟着商队帮工,几年下来长了不少见识。有一次路过川西一个茶场,望着满山遍野的茶树,他羡慕死了,像他这样的平常农户,不是逢年过节或来个客人,是轻易喝不上茶的。第二年,他提前做了准备,随商队下来到一处茶场打工。他在寺里当喇嘛学习过文化,平时除了辛勤劳作外,他将茶叶生长、培育、采摘、加工全部流程都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老师傅见他勤快,也很喜欢他。有一次,洛追说想在自己家乡也种茶。师傅大笑,说茶叶树在那样高原寒冷的地方是长不成的。但他不气馁,通过进一步观察,掌握了茶树生长所需的高度、坡度、温度、湿度等方面的知识。干了将近一年,老师傅被感动,临走时,送他一大包茶籽。

回去不久,洛追开办茶园的特大新闻就传遍了全宗,不少人特地赶来观看,连宗本贾雅巴也来看过,对他的开拓精神大加赞赏。采摘茶叶时,贾雅巴又来过一次,说加工好了他要送到拉萨,亲自向佛爷报告这一喜讯。其实,不但茶叶,洛追还试种过其他一些汉地的作物、果树,比如甘蔗、油菜、葡萄、小麦等等。

那一年,当哲蚌寺的两位铁棒喇嘛在错那宗官员陪同下,向洛追传达了他被破格录取入哲蚌寺学经的法谕时,整个达旺都轰动了。第二天凌晨,人们还在熟睡,一个身影上路了,磕着长头上路了。在东方刚刚露出的一抹鱼肚白的映衬下,那身影格外高大,顶天立地一般。从家乡到圣城拉萨,洛追加措第一次用身体丈量了千里冰雪。当他站在布达拉宫广场时,他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洛追加措了,他通过次第涅盘获得了一次新生。

后来,五世达赖称其为奇人,将洛追收为入室弟子,除了他种出西藏第一棵茶树,还因为他有极好的歌舞天赋。

洛追进哲蚌学习第二年的雪顿节,头一天在哲蚌晒佛,次日学员们参加在布达拉宫的晒佛仪式。本来只有大小法号、法鼓、钹等伴奏,却突然响起了唢呐声,曲调高亢悦耳,顿时为庄严的仪式添加了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效果不凡。

仪式结束后,五世达赖召见了他。

“洛追啦,是你刚才吹奏的唢呐?”

“是,是,请佛爷责备。”洛追紧张起来。

“我一直有个想法,法事活动不要都搞得那么呆板沉闷,佛教要利乐有情,众生见到佛应该欢喜,唢呐嘹亮欢快,把气氛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很好。益西啦,请转告三大寺,就说是我的建议,以后晒佛仪式加进唢呐吹奏。”

“是。”

五世达赖示意侍从给洛追上茶。洛追不敢喝,刚才摆上的坐墩也空着,他一直站着。

“我十四五岁那年,为躲避噶玛藏巴汗追捕,在山南一带东躲西藏,到过达旺,住了半年多,和门巴兄弟吃一锅饭,睡一个炕,可是现在,达旺的门巴僧人连坐都不敢坐……”五世达赖不觉间眼眶湿润了。

“洛追啦,坐下喝口茶,佛爷心里好受些。”益西轻声劝道。

洛追只得坐下抿了一口。

佛爷在自己家乡的故事他从小就听说过,但今天看到事隔多年佛爷仍然如此动情,他深深感动了。回到寺里,洛追学习更刻苦了。歌舞藏戏、雕塑工艺、农业园艺是他强项。寺里半年考核一次,每次考毕,会安排他持成绩单进宫当面汇报。

当年哲蚌寺在安排学习科目时,五世达赖就明确指示过要设歌舞班,这在当时是很多人不理解的。正是这个看似平常的决定,对藏族民族性格的塑造和宗教信仰的普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洛追加措无疑是歌舞班中的佼佼者,这大大得益于他生长在歌舞之乡,从小就接受熏陶,别看他平时内向少言,一上舞场就仿佛换了一个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