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重生影片 > 第22部分(第3页)

第22部分(第3页)

苏烈解释道:“把磨刀的镜头跟公鸡的正面特写镜头组接在一起就行,这样镜头就变成了主观镜头,观众就会认为是公鸡在看主人磨刀,知道主人准备杀自己,会从公鸡的眼睛里读出恐惧的情绪来。”

汪洛丹眼睛瞪大了:“啊,真的假的,这能行吗?”

苏烈点头道:“电影都是这么拍的,当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的时候,观众的心里会产生相应的联想,这叫库里肖夫效应!”

“没听说过!”

“库里肖夫是前苏联的电影理论家,当初他为了弄清蒙太奇的并列作用,做了一项有名的镜头剪接实验,他给俄国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接在一盆汤、一个作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镜头前面,然后让观众看。出乎意料的是,演员和汤组接在一起时,观众觉得演员的表情是饿了;当和孩子在一起时,演员的表情是喜悦;和老妇人尸体组接在一起时,演员的表情是悲伤。”

“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汪洛丹站起来,一脸得意的给跟黄盛伊她们科普去了。

到了下午一点半,顶光时间过去,陈子云扛着摄影机上场了。

其他人都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一旁安静地等待着。

等了足足一个小时,陈子云终于喊道:“好了,场记板拿过来!”

董炫听到陈子云喊“拿场记板”,知道抢拍成功,欢呼一声,拿着场记板就冲了过去。

苏烈一看董炫手里的场记板知道坏了,自己太粗心了,董炫没做过场记,自己竟然忘了告诉她,结束的时候打板应该倒着打。

场记板就是拍电影的时候,一块写上第几场第几个镜头第几次拍摄,以及相关信息的小黑板。

正常的情况下,在摄影机,以及其他机器都开动,导演喊出“打板”的口令之后,把场记板往镜头前面一放,然后把场记板上方的木片往下一敲,“咔”的一声合在一起。这“咔”的一声表示全场所有不相干的人都不能再进入镜头范围,同期录音的电影还要求这一声之后现场要绝对的寂静,不属于作品的声音决对不能进入收音机器。

打板的主要作用是方便剪辑,因为电影的拍摄顺序是打乱的,不是按实际顺序拍摄,而有了打板,剪辑的时候就可以知道镜头的场次号、镜头号,就可以直接把镜号相连的镜头组合在一起,不用一个个的去找镜头。

不过有时候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开拍时无法打板,比如抢拍,就只能拍完再补打板这一道工序,这时候打板就必须将场记板倒过来打,这叫打倒板。打倒板表示镜头在这里结束,否则剪辑的时候很可能会搞错,以为这是下一个镜头的开始,导致这段镜头没有编号。

花了这么久的时间,苏烈可不想剪辑的时候搞错,赶紧冲董炫喊道:“师姐,把场记板倒过来,把场记板倒过来!”

董炫看了一眼手里的场记板,发现自己并没拿倒,疑惑地道:“没拿倒啊!”

苏烈赶紧解释道:“不是,现在你要倒着拿场记板才对,快点倒过来打板!”

董炫虽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还是按苏烈的吩咐将场记板倒立,对准摄影机的镜头,然后“咔”的一声合拢。

这个困扰剧组一上午的镜头终于完成了!

陈子云关掉摄影机,将机器搁好,也不管地上有多脏一屁股坐了下去,大叫道:“妈呀,累死我了!”

(白天的光线分为神奇光效时间、黄金时间、常光时间、顶光时间,具体的以后会讲,这里就不讲了。另外,求推荐,求收藏!)

第三十五章 完成

公鸡的特写镜头其实就十来个,却拍了两天半,整个剧组被那只不听话的大公鸡被折腾得够呛。

第三天下午主要拍公鸡挣脱捆在腿上的绳子,在巷子里狂奔,而张杰扮演的主人一路追赶。这部分戏就容易多了,只要有人在后面轰,公鸡肯定顺着巷子到处乱窜,摄影师只需要跟着拍,或者在预定的位置架上机器拍就行。

不过村里的老乡都觉得苏烈他们是吃饱了撑的,正事不干,没事扛着摄影机追着一只鸡到处乱窜,撵得鸡飞狗跳的,不知道一只鸡有什么好拍的。

等公鸡的戏拍完,这只与人民为敌的公鸡立即遭到了专政铁拳的打击,变成了一只炖鸡,味道相当不错。

剩下的是公鸡主人的戏,这部分特写镜头比较多,主要是手上的动作,而且以固定机位为主,相当简单,磨刀就是磨刀,切菜就是切菜,对着张杰拍就行,基本都是一条就过。

拍摄进入第五天,只剩下最后五个镜头,时间相当宽裕,以正常的速度上午就可以轻松拍完。大家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都非常兴奋。

到了拍摄现场,苏烈简单地讲了今天的拍摄要求和方案,大家就各自分散,开始忙自己的工作。

电影拍摄不是摄影机一架,演员往镜头前一站就可以开拍。正规的剧组,每场戏的拍摄都有一个详细的流程,具体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走位、打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