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重生电影大亨 > 第13部分(第2页)

第13部分(第2页)

等苏烈把故事的主线讲完,张卫国满意地点了点头:“故事确实精彩,有点美国特工片的意思,不过女主角的戏份有点少,爱情戏向来是一大看点,很多观众都喜欢这个!”

“这部电视剧的看点是斗智,是你来我往的生死较量,其他的只是点缀,如果增加女主角的戏,势必会拖慢节奏。其实我想过不要女主角,不要这个人物,但后来觉得还是加上比较好,男主角卧底了十年,心灵是孤冷的,女主角的出现会让大家感觉到一丝暖意。”

“从剧本的前两集来看,整个故事节奏非常快,信息量很大,观众能不能看明白是个问题,不知道剧本你打算写多少集?”

“30集。”

“我觉得可以把节奏稍微放慢些,做到40集!”

注水是国产电视剧的一个通病,经常被观众诟病。这事原因很简单,电视台购买电视剧是按集论价,多一集剧也就意味着多一集的收入,比如柳云龙的《血色迷雾》剧本原本是25集,结果硬是抻到了42集,一部电视剧就卖了将近2部的钱。

要是将剧本注水到40集,苏烈就多了10集的收入,但他并不想这么做。记忆中的《黎明之前》是一部相当经典的电视剧,要是在自己手里变成注水猪肉,怎么想都不对:“外国片都看得懂,何况国产的了,这一点肯定没有问题,我们不应该怀疑观众的智商。其实要写到40集也没问题,不过30集的电视剧注水到40集,那肯定会变味。故事节奏会慢,需要硬插许多人物、情节,这样一来紧张气氛的就会消失。这真的是你愿意看到的吗?诚然,拉长10集,能多赚10集的钱,但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口碑。天马影视不是刚刚入行,不是指着这部电视剧捞一票,至于有没有下一部以后再说的小公司,打造精品,打造品牌才是长久之计。海岩的作品一出来,多少电视台抢啊,不就是因为海岩形成了品牌,在观众中有良好的口碑吗?口碑这东西有时候很可怕,一部不好的作品可能会导致观众对制作班底长期不信任,这损失的可是长远利益,不划算的!”

张卫国有些惊讶,长远利益,建立品牌,这怎么都不像一个十**岁的年轻人说出的话,不过这话确实有道理,天马影视也确实在向这方面发展,打造精品,这也是他看重管琥的地方:“苏烈啊,要不是你就在我面前,我肯定会认为这话是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说的!”

“张总谬赞了!”苏烈一脸的笑意,心想其实也没多少年,就十年而已!

在这之后张卫国针对剧本又提出了好些看法,毕竟作为公司的老板,他对剧本有自己考量,也有自己的判断。

从前做编剧的时候,苏烈最怕遇到那种明明不懂艺术创作,但却偏偏觉得自己有水平的老板,他们经常对剧本提出各种问题,叫编剧改上七八遍。结果本来一个挺不错的本子,一番折腾下来,连编剧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很多烂片就是这么整出来的。

好在张卫国不是这样的人,他显然是懂行的,而且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后,并没有强迫苏烈一听要听自己的,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提供一个建议而已。

等所有问题谈完,张卫国双手一合,干脆地道:“你明天早上你和管琥到公司来,我们把合同签了!”

……

和煦的阳光透过落地窗的玻璃,洒进了房间,洒在了苏烈的脸上,泛起一圈好看的金边。而苏烈没有察觉,靠在沙发上,心无旁骛地看着手里的合同。

合同很快看完了,是非常标准的剧本合同,没有什么问题。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比如合同里写着公司不满意就不给稿酬,这就是一个漏洞。有些公司等编剧写完剧本,他们就以不满意为由拒绝付剩下的款项,而编剧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这是一条行业潜规则,不管到哪个公司都有这一条,不要说苏烈这样的新人对此毫无办法,就是很多知名编剧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样无能为力。

也正因此如此,知名编剧往往都喜欢跟那些口碑好的公司和导演合作,没那么多恶心事。而新人编剧没有办法,遇到这种事往往只能自认倒霉。

苏烈把合同搁在茶几上,点头道:“没什么问题!”

张卫国微笑着道:“既然没什么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合同签下来了!”

苏烈从茶几上快速的抄起钢笔,便唰唰唰的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合同一式两份,苏烈放下钢笔,将其中的一份递给张卫国:“合作愉快,张总,我们会尽快完成剧本的!”

“这个倒不着急,管琥最近不是在忙电影嘛,得大半年的时间,你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剧本。我只有一个要求,剧本必须保质保量,要达到这前两集的水准,否则是会打回来重写的。”

“放心,这一点我们可以保证!”

电视剧编剧的酬劳不是一次性付清,而是分为三次,采取343的付款方式。投资人觉得编剧的构思不错,他就会跟编剧签订合同,编剧就可以拿到30%的预付稿酬,然后就可以动笔把整个剧本写出来;等剧本写完,投资人对故事满意了、导演对故事满意了,剧本通过了,这时候可以拿到40%;而剩下的30%则要等到电视剧开机了才能拿到。不过这30%的尾款不好拿,超过六成的编剧遇到过拖欠甚至收不到钱的情况。

合同签下来了,苏烈的稿酬为2000一集,他拿到了1万8的预付款,口袋里总算是有点钱了;而管琥作编剧的酬劳是1万一集,整部电视剧他可以拿到30万,30%的预付款就是9万。管琥是个爽快人,拿到钱后立马划了4万5给苏烈。如此一来,苏烈的口袋里就有了6万块钱。

钱一到手,苏烈就花2万块买了一台ibm的笔记本电脑,写剧本需要电脑,用手写实在太费劲了。

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间,苏烈想起最近一直在忙剧组的事,都快半个月没给家里打电话了,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苏志强接到苏烈的电话非常高兴,不过却用责怪的口气道:“怎么这么久才给家里打电话,你妈天天都在念叨你。”

“最近在一个剧组做副导演,白天黑夜的忙,什么都给忘了,家里还好吧?”

“家里都好,你别担心。不过在剧组就算在忙,也要抽空看看书,你明年还要考大学呢!”

“放心吧,肯定没问题的!”

……

跟苏志强聊了一阵,苏烈准备挂电话了:“爸,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我就挂了!”

“对了,前几天电影学院的王宏伟老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想跟你谈谈,他把电话留下了,你有空给他打个电话。”

(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十一章 旁听

苏烈有些奇怪,不知道王宏伟要跟自己谈什么,劝自己好好补习么?不过王宏伟是北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