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适合中学生的课外读物及介绍 > 第12部分(第2页)

第12部分(第2页)

“蚂蚁垒窝要落雨。”蚂蚁在雷雨来临前要封闭蚁穴入口;蚂蚁若将蚁穴搬迁到树上,预示将有大暴雨出现。秋天,蚂蚁若将蚁穴造得很高,便是寒冬即将到来的征兆。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蝉声长鸣转晴,短鸣有雨”;“知了鸣,天放晴”。蝉的胸和第一腹节之间有发声器。有人把蝉鸣声录音复制并绘制出音频曲线,再与气象站的毛发湿度计自动记录曲线相比较,发现蝉对湿度的变化十分敏感。烈日当午,群蝉齐鸣,那悠扬的蝉声跃上高频区,此时正是空气湿度下降时段;当湿度增大时,蝉的声音会变得低沉,鸣叫次数明显减少。

蟋蟀在晚间高歌,第二天肯定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蜻蜓飞得高而平稳,则预示着晴天;若是上下翻飞、成群乱窜,甚至闯入室内,几小时后暴雨就会来临。

青蛙是人们熟知的“晴雨表”。青蛙总是趴在岸上高处捕食昆虫,说明天气晴朗干燥,近日无雨;青蛙如果钻进水中不出来,或者隐蔽在植物下面,预示将有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昆虫晴天时高飞、阴天时则贴近水面飞行的缘故。“青蛙哑叫,雷雨前兆。”青蛙是用振动声带鸣叫的动物。雄蛙除振动声带外,在咽喉两侧还有一对外声囊鸣鸣叫时鼓出两个大气囊,使得声音更加洪亮。晴天时,青蛙一连要“咯!咯!咯!”地叫3声以上,稍停几秒钟以后再叫,声音洪亮而清晰。但在雷雨来临之前,青蛙叫声就显得有些嘶哑,而且一般叫两声就停下来,休息几秒钟后再叫。音量很不均匀,第一声大,第二声小。

“雨蛙叫,大雨到。”雨蛙大多数为绿色,脚趾上有圆形吸盘,能爬到树上和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上捕食。晴天,雨蛙一般躲在树下阴凉的草丛中或潮湿的土穴里。只有在大雨、暴雨将要来临,空气湿度增大时,它才出来捕食,并且会发出小鸡一般的叫声。

“癞*出洞,下雨靠得住。”癞*是两栖动物,它的肺呼吸功能弱,还要靠皮肤来帮助呼吸,因此需要经常保持皮肤湿润。癞*很怕阳光和干燥天气,喜欢阴凉和潮湿的环境,所以,天晴时总是躲藏在阴暗潮湿的洞穴里,到晚上才出来活动。只有在天空阴云密布快要下雨时,癞*才会在白天爬出来寻找食物。

泥鳅若在水中上下翻腾,焦躁不安,使水面冒出很多气泡时,则表明气压低,预示不久将下雨或刮偏北风;反之,泥鳅若静栖水底,则说明水中氧气充足。气压较高,未来天气晴好。

当乌龟把脖子伸得长长的露出水面时,说明气压低,水中含氧少,第二天有雨;若乌龟把脖子缩进体内并栖息在水底,则次日无雨。

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同观赏奇花异草一样,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丰富我们的知识、增添生活的乐趣,而且还会使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

………【38、有魔力画图本领的貂熊】………

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林海深处,生活着一种既像紫貂又像黑熊的动物,这就是貂熊。貂熊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当它饥饿时,会用自己的尿在地上画一个大圈,凡是被圈入圈中的小动物,竟如中魔法一般,不敢逃出圈外半步,乖乖地呆在圈中,等着貂熊前来捕食。更为奇怪的是,其它的豺狼虎豹等野兽,也不敢擅入圈中,貂熊的尿中究竟含有什么成分,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魔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科学家们观察发现,从脊椎动物鱼、鸟到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无脊椎动物都有画圈的本领。

雄性棘鱼平时是成群生活的,但到春天繁殖的时候,一条雄棘鱼就会赶走附近的其它雄棘鱼,把周围适当的场所圈占,并在其中筑巢,若有其它不知趣的雄棘鱼游进时,圈内的雄棘鱼就会迎上去战斗,捍卫自己的范围。战斗总是在圈占的边界附近进行,圈内的主人很少游过边界进行追击。有趣的是,画圈的雄棘鱼只是攻击外来的雄鱼,而对外来的雌鱼却是特别欢迎,还能友好的相处。

在我国湖南,有人曾见过一条1米多长的蛇,遭遇一只黄鼠狼,黄鼠狼迅速绕蛇一周,然后离去,蛇却呆在了圈里,直吐舌头,几分钟后,先前的那只黄鼠狼又领来了几只同伴,各咬一块蛇肉跑了。田螺也有如此神功,水田中的田螺绕着螃蟹画个圈,螃蟹便呆住不动了,几天后,螃蟹死去,就成了田螺的美食。

动物画图的神奇本领,究竟靠的是什么能力,非常值得我们去认识的探究。

………【39、四川的“恐龙公墓”】………

在我国“恐龙之乡”四川省自贡市,埋藏在中侏罗纪下沙庙粗浅灰绿色砂岩之中的恐龙化石,其数量之多,门类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和埋藏之集中,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极为罕见,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恐龙公墓是怎样形成的?

科学家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看法不一,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是原地埋藏论。

这种意见认为,在1亿6千万年前的中侏罗纪,大山铺地区河流纵横,湖泊广,气候温和,是恐龙生存繁衍的好场所。由于大批恐龙食了含砷量很高的植物而中毒突然暴死,被迅速埋藏于较平静的低能沙质浅滩环境中,属未搬运的原地埋藏。

但是,这种说法又使人感到证据不足。因为当时大山铺植物的砷含量的平均背景值是多少?致使恐龙暴死的砷含量又是多少?取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如能将这些质疑阐述清楚,这一理论必定是很理想而独特的。

第二种是异地埋藏论。

这种意见认为,恐龙是在异地死亡之后被搬运到本区埋藏下来的。主要证据是,本区恐龙化石已发掘采集100多个个体,其中完整或较完整的仅有30多个,约占总数的15;如果是原地埋藏,无疑应大都是完整或较完整的个体,而事实恰好相反。

第三种是综合论。

目前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这种意见,他们认为,大山铺恐龙公墓中大部分系被搬运后埋藏下来的,也有少部分为原地埋藏的,是综合形成的恐龙公墓。

………【40、大熊猫会绝种吗】………

目前,素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种群正日益衰落,它们的命运岌岌可危。

大熊猫的栖息地正大面积向西退缩,且彼此分割,植被单一,一旦遇到竹类开花等天灾,它们便无回旋的余地,饥饿、疾病的袭扰使熊猫的死亡率大幅度提高,苟活的幸存者也多因发育不良而导致幼体延缓生长,成体不育。这便是现今大熊猫面临的严酷现实。

大熊猫种群的自然萎缩必然导致其趋于绝种。这是在国内外科学界流传的一种悲观论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认为,每一个古生物的小分支,体型都从小到大,达到最大体型后又逐渐缩小,在体型缩小的阶段中逐渐趋于绝灭。专家发现,大熊猫的体型在更新世早期很小,为原初种;至更新世中晚期逐渐增大;现代大熊猫的体型比更新世晚期要小一些,表现了大熊猫的体型由小到大,再缩小的发展史,说明大熊猫现存种的种群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