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这一境界,世间万物于我而言,再无分别,世间万事于我而言,再无对错。
以天之视角观千千人世,自然再无波澜。
世间万物皆能为我所用,阻力亦可变为助力——万物皆可为风,助我升空。
……
最后来说天人境,这便是常说的天人合一之境。寻常修士到了这一境界,便可称之为半圣了。
到了天人境,更是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就像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已经到了物我两忘之境了。
有句话可形容,鱼得水势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好比乘风飞行时,不知有风,不知有我,不知是风推着我,还是我乘着风。”
方想听完不禁又陷入了沉思。
‘难道这里的修炼方式就是悟道?感悟自然之理越多,能支配的自然之力就越多?有点类似于上古元神道,道境越深就越接近于天道。
这种修炼方式在上古灵气充裕的时期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因为那时候吸口气都是满满的灵气,只要感悟到了,在充足灵气的支撑下,境界提升几乎毫无阻碍。
蓝火星灵气也的确浓郁,这种修炼方式倒也没问题,但是为何只到天人境就结束了?天人合一不才是成仙的基础吗?或者……纯粹是因为小说和游戏里都是瞎编的?
而我学的《混沌经》,走的似乎是传说中的金丹大道,结金丹成元婴。这种方式似乎对道境要求不高……’
这时忽然有同窗问道:“先生是什么境界呀?”
“忝入天人境。”
“那云姝长老呢?”
“云姝长老天纵之才,修道不足百年便已到天人境巅峰,更是自创了威力奇大,神鬼莫测的《吟雪剑法》,被尊为‘吟雪剑仙’。”
“先生先生,那掌门师伯呢?”
任先生略略迟疑了一下。
“止境!”
“止境是什么境界?不是只有四个境界吗?”
“这是只有极少天纵之才才能到达的境界,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圣贤之境。
只是到达此境之后,道境便止步于此,无法再有寸进,所以现在习惯称之为止境。
一旦到达止境,寿元便会变得无比漫长,但离长生还差很远。”
任先生目视窗外,长叹一口气接着道:“上古之后,再无长生了。我辈修士穷其一生,探究的终究是一场镜花水月……
相传在那上古时期,突破圣贤境之后便是飞升成仙,突破至金仙便可得长生。现如今,也只是传说了。”
同窗年纪都不大,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眼神晶亮晶亮,透着一股天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