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押沙龙读水浒 > 16杀场下107(第1页)

16杀场下107(第1页)

从军队组织来看,江州兵马军阵应该是不熟,出城之后没有先展开列队、拉开横向接触面积再推进,而是直接冲到江边才停脚列队,队形展开前是以较小的接触面和梁山队伍即将碰撞;二是马军在前,步军在后,这样马军在列队时没有拉开到两侧,没有冲锋距离、不能绕后冲杀,发挥不出马军优势,反而是马军停军整队等待步兵时失去了出城门时的冲锋动能;三是步兵在后还没跟上,使得梁山队伍可以发挥精锐优势,先击破停下来的马军,从而用马军席卷带动冲击后面在跑步的步兵队列,使步兵无法正常接战。

梁山方面,李逵冲锋,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四将跟进。江州马军出城刚开始整队、步兵没跟上,队型问题最大的时候,花荣认旗帜、装束,一箭射翻对方带队的主将。失去主将指挥,江州兵马没怎么经历过战阵,只敢打顺风战,冲在前面的马军怕死,开始苟且偷生,回头又没人约束,转头队型全乱。此时步军还没到战场展开队列,长条阵型被梁山队伍和自身马军反向带动,根本发挥不出战斗力,被梁山形成倒卷珠帘的战局形势,梁山军因为出兵精锐,反而采用了朝廷战法;江州军虽然是朝廷部队,但太过孱弱、又失去指挥,扮演了起义军常见的角色,被少数精锐赶杀到江州城下。虽说只要这种战局形成,在高明军事将领花荣的指挥下(其实指挥不动李逵),理论上百骑也足以击败五七千军马,但五七千人里,指挥体系不会没有替补,梁山又没有骑兵在场,这种局势不可能如此容易形成。所以结合李逵这一股脑往城下冲的架势,这百来人(还不是骑兵)破五七百人的阵仗应该就是极限了。

李逵见反杀成功,还想去劈门攻城;宋江不在,别人只能硬生生“拖转黑旋风”。晁盖仁心,确认了无人掉队。七月里,九江一带南风居多,三只大船拽起风帆,直到北岸,离开了江州城下这一危险地段。

回头点视这趟梁山人马。这是一次有极高死亡风险的特种作战行动。梁山留下了吴用、公孙胜、林冲、秦明,可能五千左右人马,来的都是精锐,连朱贵、杜迁、宋万都参与了这豁出命的行动。梁山上的现有人员,是真的不敢带秦明。到了江州城里,只要秦明想法有点松动,透点声音就能立下巨大功劳、把梁山泊首领近乎全部端掉,对蔡九没有事先了解的话,大多数人会认为这种功劳能让其重返正道高官的位置。而除宋江外,没人对秦明的心思有足够深刻的理解。所以这次出马,要的全是能为宋江舍命的精英——所以喽啰少带、头领几乎全来。

公孙胜在救宋江过程中没有特殊作用,不如在梁山守家,其气象法术在梁山能有很大回旋空间;吴用不亲临现场虽然降低了现场计划应变能力,但现场原本计划的制定和指挥人员本应该是花荣不是吴用——军阵上临机应变更擅长的本来也应该是花荣,吴用表现更偏向于制定计划,且这次行动对个人武艺素养要求很高,吴用不来价值更大,这说的过去。

这个阶段林冲才是梁山本体;秦明不来的情况下,林冲需要镇守梁山,以防万一,也有充足的理由;字面上的理由,可以是梁山有三五千军马、需要两名大将分头指挥合作。当然,晁盖现场命令客观上夺了花荣的权,导致原本可能存在的撤退计划被放弃、众人陷入重大危险,是晁盖不擅行动、只擅长坐把道义原则的第一次重大体现。结合后续攻打无为军的表现,从此以后,梁山上下只能把晁盖捧高高,不敢让晁盖亲临战阵,甚至最后晁盖之死,都是从这开始埋下了伏笔。千里而行、冒死求生、搭救恩主,可惜我对歌曲毫无天赋,有感而不能成颂。

这篇内容是最血腥的杀场,是天杀星出世的献祭。李逵跳出江州酒楼的那一刻,天杀心即成。天杀星李逵,仿佛作者的内心欲望直接释放,仿佛《西游记》里孙猴子一般,言行都是对内心做出最直接的表达;又仿佛西方地狱里称量罪恶的天平,无视赎罪的可能,就既成事实,展开无情的审判。对孙悟空而言,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是外显的铜炉熔炼;对李逵而言,江州牢城营就是李逵锻炼天杀心的铜炉。孙悟空跳出八卦炉,不久就被镇压;李逵跳出江州酒楼,虽然短暂杀戮后被天魁控住,但天杀心已经现世,并不曾彻底收心,只是以一个基本受控的形态活跃全书。

据事后蔡九统计,江州军民共五百余人死在这一杀场中,除出城追击的应该是五七百部队可能占了近一半的死亡人数外,死在李逵手下的无辜百姓在统计数字中应该占较大比例,恐怕其单人杀伤百姓百人有余。原本要杀宋江和戴宗的杀场成了李逵和梁山对江州军民的屠戮场。其中江州城里十字路口的杀场本为天魁设下,导致了天罡地煞降临、天杀星出世,虽然有晁天王尽力约束,依然有大量无辜百姓遭殃、杀不着罪魁祸首;江州城外被反杀的那只部队,则应该是江州鱼米之地、军队不经战阵,因而孱弱,对敌天英星领导的少数但精锐的部队,输却战争。当然,现流程书籍里对城外这场战斗描述不够细致,说书人应该是胡加修改(五七千人明显不可能),但从出城队列描述、“见前面的军马都扎住了枪”、关键作用只是花荣一箭、“倒把步军先冲倒了一半”这四点,大概能推断出是阵型问题,因唯一指挥被杀导致反向形成了倒卷珠帘的战术流程。

到这里,其实还可以用这串名字的喻义来回顾剧情:“(理)俊力同威猛;血勇(掌)恒瞬;慕宏春”。当然,这里的解释与揭阳岭下称颂宋江的才智则恰恰相反。这里用这些名字,是蔡九知府乃至朝堂的理峻,其力同样威猛;宋江一人的匹夫血气之勇,想要孤身谋求正道上出路,所能掌握到的必然只能有一个瞬间(收戴宗)。真是期望这世道有个宏伟的春天啊!

宋江在体验过清风山替燕顺做主指挥数百兵马的权力威风后,还能因父亲一次蒙骗教训,彻底转身、主动对抗梁山的诱惑;到江州更是彻底伪装、隔离黑道影响,其个人内心修养实在是出凡入圣。然而却正是这种彻底放弃手头武装力量的行为,却使自己在遭受冤屈的时候孤立无援。幸而作者留手,让晁天王率领天罡地煞,千里之外奔袭救援,幸得全身而退,重新掌握军事力量。这个教训,在历史上有多少次重演?如果人人皆知这一道理,二十世纪上半世纪中国的战争,革命先烈可以少流多少鲜血?

所以是:

江州城内设杀场,贪婪起意民遭殃;

一官功进举世害,两吏杀却士心寒;

铜炉乱世天杀现,珠帘倒卷修罗藏;

千里奔袭名号隐,耻辱柱上蔡德彰。

从军队组织来看,江州兵马军阵应该是不熟,出城之后没有先展开列队、拉开横向接触面积再推进,而是直接冲到江边才停脚列队,队形展开前是以较小的接触面和梁山队伍即将碰撞;二是马军在前,步军在后,这样马军在列队时没有拉开到两侧,没有冲锋距离、不能绕后冲杀,发挥不出马军优势,反而是马军停军整队等待步兵时失去了出城门时的冲锋动能;三是步兵在后还没跟上,使得梁山队伍可以发挥精锐优势,先击破停下来的马军,从而用马军席卷带动冲击后面在跑步的步兵队列,使步兵无法正常接战。

梁山方面,李逵冲锋,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四将跟进。江州马军出城刚开始整队、步兵没跟上,队型问题最大的时候,花荣认旗帜、装束,一箭射翻对方带队的主将。失去主将指挥,江州兵马没怎么经历过战阵,只敢打顺风战,冲在前面的马军怕死,开始苟且偷生,回头又没人约束,转头队型全乱。此时步军还没到战场展开队列,长条阵型被梁山队伍和自身马军反向带动,根本发挥不出战斗力,被梁山形成倒卷珠帘的战局形势,梁山军因为出兵精锐,反而采用了朝廷战法;江州军虽然是朝廷部队,但太过孱弱、又失去指挥,扮演了起义军常见的角色,被少数精锐赶杀到江州城下。虽说只要这种战局形成,在高明军事将领花荣的指挥下(其实指挥不动李逵),理论上百骑也足以击败五七千军马,但五七千人里,指挥体系不会没有替补,梁山又没有骑兵在场,这种局势不可能如此容易形成。所以结合李逵这一股脑往城下冲的架势,这百来人(还不是骑兵)破五七百人的阵仗应该就是极限了。

李逵见反杀成功,还想去劈门攻城;宋江不在,别人只能硬生生“拖转黑旋风”。晁盖仁心,确认了无人掉队。七月里,九江一带南风居多,三只大船拽起风帆,直到北岸,离开了江州城下这一危险地段。

回头点视这趟梁山人马。这是一次有极高死亡风险的特种作战行动。梁山留下了吴用、公孙胜、林冲、秦明,可能五千左右人马,来的都是精锐,连朱贵、杜迁、宋万都参与了这豁出命的行动。梁山上的现有人员,是真的不敢带秦明。到了江州城里,只要秦明想法有点松动,透点声音就能立下巨大功劳、把梁山泊首领近乎全部端掉,对蔡九没有事先了解的话,大多数人会认为这种功劳能让其重返正道高官的位置。而除宋江外,没人对秦明的心思有足够深刻的理解。所以这次出马,要的全是能为宋江舍命的精英——所以喽啰少带、头领几乎全来。

公孙胜在救宋江过程中没有特殊作用,不如在梁山守家,其气象法术在梁山能有很大回旋空间;吴用不亲临现场虽然降低了现场计划应变能力,但现场原本计划的制定和指挥人员本应该是花荣不是吴用——军阵上临机应变更擅长的本来也应该是花荣,吴用表现更偏向于制定计划,且这次行动对个人武艺素养要求很高,吴用不来价值更大,这说的过去。

这个阶段林冲才是梁山本体;秦明不来的情况下,林冲需要镇守梁山,以防万一,也有充足的理由;字面上的理由,可以是梁山有三五千军马、需要两名大将分头指挥合作。当然,晁盖现场命令客观上夺了花荣的权,导致原本可能存在的撤退计划被放弃、众人陷入重大危险,是晁盖不擅行动、只擅长坐把道义原则的第一次重大体现。结合后续攻打无为军的表现,从此以后,梁山上下只能把晁盖捧高高,不敢让晁盖亲临战阵,甚至最后晁盖之死,都是从这开始埋下了伏笔。千里而行、冒死求生、搭救恩主,可惜我对歌曲毫无天赋,有感而不能成颂。

这篇内容是最血腥的杀场,是天杀星出世的献祭。李逵跳出江州酒楼的那一刻,天杀心即成。天杀星李逵,仿佛作者的内心欲望直接释放,仿佛《西游记》里孙猴子一般,言行都是对内心做出最直接的表达;又仿佛西方地狱里称量罪恶的天平,无视赎罪的可能,就既成事实,展开无情的审判。对孙悟空而言,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是外显的铜炉熔炼;对李逵而言,江州牢城营就是李逵锻炼天杀心的铜炉。孙悟空跳出八卦炉,不久就被镇压;李逵跳出江州酒楼,虽然短暂杀戮后被天魁控住,但天杀心已经现世,并不曾彻底收心,只是以一个基本受控的形态活跃全书。

据事后蔡九统计,江州军民共五百余人死在这一杀场中,除出城追击的应该是五七百部队可能占了近一半的死亡人数外,死在李逵手下的无辜百姓在统计数字中应该占较大比例,恐怕其单人杀伤百姓百人有余。原本要杀宋江和戴宗的杀场成了李逵和梁山对江州军民的屠戮场。其中江州城里十字路口的杀场本为天魁设下,导致了天罡地煞降临、天杀星出世,虽然有晁天王尽力约束,依然有大量无辜百姓遭殃、杀不着罪魁祸首;江州城外被反杀的那只部队,则应该是江州鱼米之地、军队不经战阵,因而孱弱,对敌天英星领导的少数但精锐的部队,输却战争。当然,现流程书籍里对城外这场战斗描述不够细致,说书人应该是胡加修改(五七千人明显不可能),但从出城队列描述、“见前面的军马都扎住了枪”、关键作用只是花荣一箭、“倒把步军先冲倒了一半”这四点,大概能推断出是阵型问题,因唯一指挥被杀导致反向形成了倒卷珠帘的战术流程。

到这里,其实还可以用这串名字的喻义来回顾剧情:“(理)俊力同威猛;血勇(掌)恒瞬;慕宏春”。当然,这里的解释与揭阳岭下称颂宋江的才智则恰恰相反。这里用这些名字,是蔡九知府乃至朝堂的理峻,其力同样威猛;宋江一人的匹夫血气之勇,想要孤身谋求正道上出路,所能掌握到的必然只能有一个瞬间(收戴宗)。真是期望这世道有个宏伟的春天啊!

宋江在体验过清风山替燕顺做主指挥数百兵马的权力威风后,还能因父亲一次蒙骗教训,彻底转身、主动对抗梁山的诱惑;到江州更是彻底伪装、隔离黑道影响,其个人内心修养实在是出凡入圣。然而却正是这种彻底放弃手头武装力量的行为,却使自己在遭受冤屈的时候孤立无援。幸而作者留手,让晁天王率领天罡地煞,千里之外奔袭救援,幸得全身而退,重新掌握军事力量。这个教训,在历史上有多少次重演?如果人人皆知这一道理,二十世纪上半世纪中国的战争,革命先烈可以少流多少鲜血?

所以是:

江州城内设杀场,贪婪起意民遭殃;

一官功进举世害,两吏杀却士心寒;

铜炉乱世天杀现,珠帘倒卷修罗藏;

千里奔袭名号隐,耻辱柱上蔡德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