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秦的将来命运如何 > 第48章 秦始皇陵(第1页)

第48章 秦始皇陵(第1页)

走在回蒙府的路上,蒙毅也不禁苦思:我究竟是想得到什么?

常言道,造化弄人。命运捉弄人的方式有很多,但最让人绝望的一种,恐怕就是“「矛盾」”。例如太极的阴阳两面,立于阳面的人,却偏偏给他一个位于阴面追求,让其以毕生去追求,但不论如何奋起追赶,也只能永远求之不得。

人类,自从灵智初开之后,便一直在希望与上天注定的宿命作对抗,不愿在命运的洪流里随波逐流。你的能力越是强大,便越不会愿意轻易屈服,越会对命运奋起抗争。但宿命最喜欢的,就是跟你开一个看似轻描淡写,却致命无情的玩笑。

“吕不韦,你以为害死了我祖父,就能独自掌控军政大权吗?有一天,你终究会后悔的!”蒙毅抬头望着正在忙碌布置灵堂的福伯喜姨等蒙家人。

吕不韦身居高位,可以操纵权柄,唯一遗憾的是,他忘记了秦始皇嬴政,不会永远只是小孩子,也忘记了赵姬的身份,她是秦始皇的生母,吕不韦跟赵姬不明不白,有点让嬴政挂不住面子,吕不韦意欲篡位,只不过他认为时机尚未到,不敢轻举妄动。

而嬴政不想再受到吕不韦的摆布,而吕不韦的态度又傲慢,对于吕不韦他的关系与自己暧昧不明,面对一个权力大于自己,事事又想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权臣,他只有除掉才能以绝后患。

纵观吕公,商场得意政场得意书场得意,看似哪里都混得如鱼得水,却唯独在情场上败了,而且这一次失败就是身败名裂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蒙骜老将军的后事办的极其哀荣!

“二弟,大王王恩浩荡,特意嘱咐隆重操办祖父的身后事,你跑哪里去了?”蒙恬连续几天不见弟弟蒙毅,十分不满。按照礼法制度和孝悌之道,蒙恬蒙毅等嫡系子孙都应该守灵七天七夜。

“兄长,你以为秦王真是好心?至于孝道应该存在于心,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仪式上。”蒙毅丝毫不给兄长留情面,再说这位兄长秉性太过忠厚,所以日后就栽在这上面。

蒙毅此刻也终于有所醒悟:千万不要试图去说服或者改变一个意志坚定的人,那只能白费功夫。性格决定人生,蒙恬的性格,注定了悲惨的结局。

“二弟,你不要听信外人谣言,此次主要是吕不韦暗中谋划不周,与大王无关。咱们作为臣子的,哪里能够妄自揣测大王呢?”蒙恬依然不依不饶地纠缠道。

“兄长,醒醒吧。自古功高盖主者,如果不能学范蠡隐退,哪个会有好下场?商鞅范雎张仪司马错魏冉白起,都是最好的例子。”蒙毅冷笑道。

蒙恬听完,一时之间也无法反驳,傻傻地站在那里。

在中国人看来,生命是由魂魄构成:魄,是肉体,是有形的;魂,是意识神魂,是无形的。死者之“魄”长眠于地下,无法复归,但其“魂”却是永存的。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变革时代,传统的地下墓室即使宏大随葬品丰厚,人们还是很难了解死者的身份地位,当然也无法达到封建统治者以此确立封建等级制的政治目的。而坟丘墓都通过“高大若山”“树之若林”的形式向世人一览无遗地展示了死者的身份和地位,成为社会等级的标志。当然,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百姓四方流徙,为了便于寻觅亲人埋葬之处,自然采用了易于识别的“封土为坟”的葬制。春秋以前的史料都称墓葬为“墓”,指的是置尸所在,并非就是后人观念中的掩埋着尸体的“一抔黄土”。

在整个中国礼仪文化中,丧礼与及其相关的丧服制度是最为浩繁复杂的内容。这是吾国文化之中最精密最重要之目,自古以来尤为重视。讫三礼之后,历代礼学著述,皆以丧礼丧服卷帙最多。根据礼经的记载,丧礼的过程,举其要者约有:始死奠小敛奠大殓奠殡朔月奠启奠祖奠遣奠葬虞祔小祥大祥禫等诸多礼仪。严格来说,一个完整的丧礼应该包括丧葬祭三大部分内容。通俗而言,“丧”是规定活人及死者亲属在丧期内的行为规范,“葬”是规定死者的应享之礼遇,“祭”是规定丧期内活人与死者之间联系的中介仪式。

蒙毅虽然忙于善后,但是必要的丧事礼仪还是要照顾一下。这样一来二去,半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刚刚办完祖父蒙骜的丧事,蒙家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吕不韦打算让您负责修建骊山陵墓?”蒙毅十分吃惊,再次询问道。

“没错,这种结果也算好的。你祖父去世后,无论是大王还是吕相国,对蒙家的信任不如以往了。”蒙武将军叹息道。

“我倒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大王马上就能行冠礼,吕不韦苦心经营这么久,还是不能阻挡王权的回归!咸阳最近必有骚动。父亲蛰伏骊山陵墓,未必不是自保之道。”蒙毅却很高兴,点明了未来朝堂局势变化。

“那你们呢?呆在咸阳是否会受到牵连呢?”蒙武将军爱子心切,急忙问道。

“父亲不妨求大王恩准,蒙家举族迁到骊城,日后好替大王世代守护陵墓。秦王心中有愧,必然恩准,而吕不韦也不会阻拦。”蒙毅出言建议道。

“如此甚好,这朝堂凶险无比,实在不是我们武将应该久留之地。”蒙武点头同意道。

掌握朝堂大权的是相邦吕不韦,修陵工程的总负责人自然也是他。但是吕不韦居然会派蒙恬将军去负责修建骊山陵墓,可见吕不韦也担心蒙家残余势力留在咸阳会趁机报复自己,于是进一步打压蒙家势力。

恐怕他未曾料到,蒙家更加希望远离咸阳这个暴风旋涡。

蒙毅不得不惊叹秦王嬴政的帝王陵墓实在是规模宏伟。

秦王嬴政的帝王陵墓建于秦王嬴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也就是前246年到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就有有400多个,

秦王嬴政的帝王陵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之滨。

骊山是秦岭北麓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约25千米,南北宽约7千米。传说因此山山体像一匹骊色(黑色)的骏马,因而得名。

这一带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整个骊山,唯有临潼县东至马额这一段山脉海拔较高。这段山脉左右对称,林木葱郁,谷峰相问,山体在陵南略作弧形展布,状似盛开的莲花,帝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犹如莲蕊居于正中。以当时的实用角度和后代的风水观念来看,此处均为设置陵园的理想之地。在秦始皇陵东侧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为此专门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000余米,一般宽40多米,最宽处达70余米,残高2至8米,它就是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正是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

此外,在陵园东侧,有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依山环水”正是秦始皇陵最霸气的地方!

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王位时的秦王嬴政元年(前247年),陵园营建工程就随之开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的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但秦始皇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这是秦始皇的一点改进。陵园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此时就是初期阶段。自秦王13岁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

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它是国家强加于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秦汉时由政府法律规定的成年男子必须为政府从事力役和兵役。开始服役的年龄,即傅籍年龄,秦时为17岁。在秦国,服役者的劳役繁重,生活艰苦,即使打仗,也要自备衣物。凡逃避徭役者,法律定为“逋逃”罪和“乏徭”罪。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蒙毅在心里默默念叨着流传千古的诗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