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天高任鸟飞励志的句子 > 第39部分(第1页)

第39部分(第1页)

虽说病去如抽丝,不过这两母女还是以看得见的速度一天天地好转。李小满和余春生才刚学会了二十八个字母和发音规律,母女俩就不再咳嗽。再过一段时间,李小满和余春生掌握了一些基础词汇的时候,她们已经调养得面色红润了。又过了几天,大夫检查过后说她们已经可以启程赶路了。

莫钟书心里发急,只能让李小满和余春生不要再管杂货店的事务,全天候专心学习阿拉伯语。

马牛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倒也没提要走的事,反而更加用心地教导李小满和余春生。

一直到了半年之后,李小满和余春生已经可以说些简单的句子进行会话了,马牛才来向莫钟书辞行。

莫钟书知道不好强留,心中对他也是感激的,便让人结算薪酬,又让二柱弄了辆半新不旧毫不起眼的马车相赠,车厢的暗格里贮存了很多干粮和牛肉脯。他知道对方急于赶路,又不愿意与人接触唯恐暴露身份,所以准备了这么一份特殊的礼物。

果然,马牛很满意地收下了这份礼物,把一个小册子交给莫钟书:“这是我誊写的一份《古兰经》,阿拉伯语和汉语一样有许多方言,但以《古兰经》为标准,希望对几位今后有些帮助。”

正文 第66章 乡试

马牛走后,两个阿拉伯语学生自动自觉地遵照他留下的嘱咐,每天坚持背诵《古兰经》上的语句,不懈地学习复习。

时间很快就到了七月。

有意参加今年秋闱的学子们都纷纷开始收拾行李。因为从澄州到省城,光是路上就需要三四天的工夫,到了省城,他们还要熟悉周围的环境,打探朝廷派来的学道的文风喜好等等。

莫荣添也早早就派自己身边的一个得力管事去为莫钟书准备。老太太也把她最信任的管事调给了他。

莫钟书觉得好笑,他是去考试,不是谈生意,带着两个管事去做什么?

老太太可不管他的反对,甚至还给他准备了个厨子,虽然她知道莫钟书从不挑食,但还是坚持让他带上。

出发的前一天,齐成章特地把莫钟书叫去作了一番促膝长谈,内容不外乎是让他静心考试,不要有压力和负担;又说他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学问已经相当扎实稳妥,夫子们都相信他能一举夺桂;然后又说他现在年岁小,即便是一时不中,日后还多的是机会云云。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轻装上阵,胜不骄,败不馁,天生我才必有用。

莫钟书心道,压力都在别人身上,他自己一点都不紧张,不过若是这一次考不中他决不再试了。中与不中,对他其实并无多大区别,只是辜负了苦心栽培自己多年的老师们的期待到底会有些过意不去。

莫钟书到了省城,贡院附近已经很热闹了,满街都是来赴考的生员,客栈也多是人满为患。

莫钟书听同路来的几个同窗商议着要去城郊寻个清幽干净的寺观落脚,觉得是个好主意,还可以顺便游览风景,便打算与他们同去。

莫荣添派来的那个张管事却拦着他道:“咱们又不是那等囊中羞涩的,怎么能跟这些穷酸挤在一起?老爷早就派人在贡院边上赁了个干净的小院子,着人收拾好了,这会儿正等着五少爷呢。”

莫钟书听说也不再坚持,依言就去了事先租下的院子。

那院子与贡院只隔着一条街,离考场极近,环境又清幽。莫钟书原本听他们口口声声的“小院子”,以为真的只是个小四合院,哪知进去一看,竟然是个两进的院落,都是北面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虽然没有后花园,但第一进院子的天井里,种着好些花草,一片繁茂。第二进里更是松竹掩映,风雅之极。听那张管事介绍,这一带的房子多是这种小院子,专门租给来赶考的学子,价钱可比普通民房贵了十多倍。莫钟书不由得咋舌,连个临时居所都这么讲究,难怪莫荣添和老太太都给他派了得力管事,看来两位都下了大本钱了,都指望着自己赶快送个喜报回去呢。

不过,举人可不是那么容易中的。三年一届的乡试,各省皆有定额,听说本省今年被取中的举子名额只有九十五个,而参考的秀才监生却多达两千人,不到百分之五的比例,取中与否不但要考生看学识,还得看文字章句是否合符学道的喜好。难怪那么多人都削尖脑袋四处去打听学道的为人性情去了。

那两位管事天天忙得焦头烂额地回来。莫钟书从他们带回来的情报上,不但得知了学道大人姓杜名进,祖籍四川,兴和三年进士,而且还知道其家中一妻两妾,三子一女,喜吃辣,爱喝二锅头,等等等等。莫钟书看得有趣,感觉就和当年报纸上影视红星们的花边新闻差不多,边看边笑,看完之后该干嘛干嘛去。

乡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分别是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开始。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考完试后一日才能出场。

到了八月初八,该是进场的日子了。

因为住得近,莫钟书硬是比别人多睡了大半个时辰才起来。两位管事已经带着几个下人把他的笔墨用具都收拾妥当,听说那还是上届的解元公用过的旧物,莫荣添花了不少力气才弄到手的,只是为了图个好兆头。莫钟书有些嫌恶地看了看那几支快秃了的旧笔,悄悄把自己用惯的湖笔换了进去。

因为考试期间要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所以考篮里还装了许多吃的,虽然贡院里会有米有肉提供,但那些都是生的,得自己费工夫去做,那不是耽误了做文章的宝贵时间吗?所以两位管事给他准备了几十个煮熟的鸡蛋和切好的卤肉,还有各式耐存放的糕点,毕竟莫钟书要在里头关上整整九天。不过,厨子还担心莫钟书吃不好,用小瓷罐装了各式酱料,填了满满一篮子。

莫钟书提起那沉甸甸的考篮,才刚开玩笑问了一句:“这是预备着去郊游的吗?”

老太太派来的顾管事忙叫道:“叱叱叱,童言无忌大风刮去。五少爷您说话要忌讳,别那么口无遮拦的。要是冲撞了天上的文曲星……”话未说完,他就自己掩住了口。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前去赶考的生员,就是陪同的亲友仆从,浩浩荡荡的人群挤满了整条街,好些马车都塞在路中间走不动了。

幸亏两位管事见识超群,不乘马车,只领着几个小厮,亲自拎了考篮,专挑小路近道走,一会儿就把莫钟书送到了贡院门口。

贡院门外站着一群带刀的兵丁,威风凛凛,气氛森严。早到的学子们敛容肃穆,等待贡院龙门大开。

莫钟书终于有了点感觉,也站到人群外缘,静静等待着。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远处一声炮响,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上的人朗声叫道:“肃静,学道大人到--”

莫钟书随着人流到了门口,经过一番比机场安检还要严格的搜身,这才进了贡院大门,找到分配给自己的号房。

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白天上面的木板当作写字的桌子,下面的当凳子,到了晚上就将这两块板一拼就算是床。旁边还有一盆炭火几枝蜡烛。

到了第二天,考卷发下来了,三道四书题每道要求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每道要三百字以上,再作五言八韵诗一首。这些都是在书院里做惯了的,莫钟书只一天就完成了。

接下来的两天,可真是个折磨,莫钟书无所事事,把头一天写完的答卷看了一遍。巡场的号丁和监考官来来回回地走,莫钟书把他们的样貌和背影都研究了一遍,外面的太阳还挂得老高,无聊得他只能在号房里团团转,开始自己捣腾吃的,化无聊为食欲。虽然这儿只有一盆炭火,也不妨碍他把葱花和胡椒的香味传出老远,把巡官们惊得目瞪口呆,历来鲜少有人自己烹煮,大多数人都是用炭盆稍稍加热一下带来的熟食果腹,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有考生把号房当厨房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