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很多,未必珍贵,却和上面的珊瑚马具一样,都是萧迟喜爱范围内的东西。
叫裴月明说一句概括的话,那就是段家人是真很用心去准备了。
不过,萧迟却并没表现得多少喜爱。
这些本应甚得他青眼的贺礼搁在他面前,他也没有特地上前看一眼,随手翻了两页礼帖,扔在炕几上,淡淡吩咐:“入库罢。”
站了起身,直接离去。
裴月明和王鉴对视一眼,她赶紧跟上去,“喂,喂喂,萧迟!”
要是平时裴月明连名带姓喊他,他至少也会很不满意斜一眼的,可今天他没给半点反应,继续快步往前走着。
他人高腿长,这一快走裴月明有点跟不上。她还不能跑,乍开府进这么多人还没来得及顺,出了嘉乐堂谁知道有没有什么眼线呢?
大约萧迟也想到这点了,没多久他又绕回来了。
两人一前一后回了嘉乐堂,大殿里的东西都已抬走了,萧迟在东次间坐着。王鉴捧了茶盏来,他端着没喝,正垂眸刮着碗盖。
王鉴低着头,缩在一边站着。
裴月明在炕几一侧坐下来:“怎么了这是?”
其实她在明知故问。
萧迟是不高兴了。
很明显,是因为永城伯府。
原因是什么,她也心知肚明。
今日永城伯府送的贺礼,以及特地遣了大管事来问安,还有那段搭把手改日登门的带话,无一不表现了永城伯府亲厚的态度。
这种态度就反馈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永城伯府正在向萧迟积极靠拢。
“这不是很好吗?”
她轻声说:“咱们没根基又缺人得厉害,若得了永城伯府,就立马能站稳脚跟了。”
永城伯府只是低调,实际一点不弱,它甚至比梁国公府还要强,兴盛几代故交姻亲众多,门生旧属遍地。
萧迟只要和永城伯府汇合,即立即摆脱无根无萍的窘境。
“咯”一声搁下茶盏,萧迟不吭声。
裴月明说的他都知道。
只是……
他深呼吸,偏过头去,唇抿着脸拉着,面上看不出丁点高兴。
萧迟不肯开口,裴月明却知道他介意什么。
前头户部河工银子的差事,永城伯府没丁点动静。
他初入朝,正是举步维艰的时候,母家却选择观望。
至于现在,如果说得比较白一点的话,那就是观望期结束,确定萧迟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后,永城伯府就积极靠拢过来了。
这个做法吧,站在裴月明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一大家子人身家性命,总得谨慎一点不是?
她丁点不怪永城伯府,相反还很惦记它。
但问题萧迟不是裴月明,他不是个没关联的外人,他没法像她那么客观。
相反,他是个很较真很执着的人,否则就不会被父母亲情折磨这么多年。
他太真,所以会很介意。
他接受不了母家这么冷眼地评估考察他。
在永城伯府选择观望那会,他肯定就芥蒂上了。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