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已进行过一次整顿,但那是出于正义。
如今,他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大肆杀戮以保全陈铭。
况且,即便杀人,也无法解决问题……
在神秘的帝国议会中,一片静谧弥漫,群臣面面相觑。
“此事,吾已知晓。”陈元璋的声音如同古老的咒语,淡然而沉重。
“然此事关乎家族琐事,于议会之上讨论,实有失公允。”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今日忽忆起东南沿海的盐田报告尚未回应。”
“尔等暂退,容吾思虑。”陈元璋说完,不顾焦虑的议员们,身形一闪,消失在屏风之后,只留下一片茫然。
。。。。
议会殿内,沉寂如深渊。
大臣们纷纷交换目光,一人愤慨地低语:“楚郑此举,恐将我光明帝国引向崩溃边缘。”
“诚然。”另一大臣忧心忡忡,“陛下容忍楚郑的胡闹,此态度实难令人信服。”
“无须担忧。”先前发言的大臣坚定地说,“既陛下对此置若罔闻。”
“那我们便将此事昭告天下。”他的声音充满了决心,“我坚信,楚郑无法封住所有学者的言论!”
。。。。
数日过去。
楚郑府邸灯火辉煌,灯笼悉数换成了吉祥的赤红。陈铭身着朴素衣裳,坐在大厅,望着郑府管家一脸忧虑,轻笑道:“何事困扰你?”
“郑大人。”管家叹了口气,愁容更深,“如今城中无人不知郑大人即将迎娶淑仪。”
“报馆首领传来讯息,京都议会接获此事,已陷入混乱。”
“无论是书生还是朝廷重臣,皆对郑大人进行口诛笔伐。陛下的态度模糊不清,未予明示。”
“如今,郑大人已被世人视为祸国殃民的叛逆。”管家的话语中充满不安。
闻言,陈铭放下茶杯,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这世界并非仅属于学者。”
“所谓的世人,不过是程陈玄学的追随者。他们声势浩大,却不代表整个光明帝国。”
说到这里,陈铭内心燃起怒火。自宋朝以前,无论是汉唐还是秦朝,风气都颇为开放。连他的母亲也曾被惠文郑亲自寻觅侍从。
然而,程陈玄学兴起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她们的处境并未改善,反而有人以此为借口,满足自己的卑劣欲望。
“既今日遇此,不反击,我便非陈铭。”他心中暗自发誓,随即下令:“召李平与郑越前来,带上摄灵镜。”
“这次婚礼,我要全程直播,借《大明纪闻》告示天下。还有,把报馆首领找来。”
郑府管家听到命令,眼中闪烁着光芒,立即拱手,语速急促:“郑大人放心,小人立刻去办。”
说罢,管家转身疾步离开了郑府。。。
片刻之后,新闻坊的主编随着郑府的管家疾步踏入。
看到陈铭,主编行了个礼,双手交叠于胸前。
“郑公子。”
陈铭微微颔首,开口道。
“楚地的文士们对此事有何见解?”主编的笑容在脸上荡漾开来。
“在郑公子治理下的楚地民众,远不如外界之人那般固执。”
“听说公子要迎娶郑越兄长的遗孀,众人多是羡慕不已。”
讲到这里,主编短暂地停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