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阿弥陀像吗?〃
〃不是,我想刻观音。可是我从未雕刻过,所以不但刻不好,还一直戮到手指呢!〃
他伸出手,让小僧看他手指上的伤口。小僧看武藏的手指时,被他袖口下绑着绷带的手肘吸引了。小僧皱着眉头。
〃您脚上和手腕的伤恢复得怎样了?〃
〃啊!托你们的福,这些伤已无大碍,请代我向住持说声谢谢。〃
〃如果您想刻观音,最好到中堂去。那里有座名人雕刻的观音像喔!您可以在饭后过去看看。〃
〃我很想去看一看,请问到中堂的路怎么走?〃
小僧回答道:
〃从这里到中堂,大约只有一公里。〃
〃这么近啊?〃
于是,武藏决定饭后随小僧到东塔的根本中堂走一趟。他已经十几天没有踏到地面了。
本来以为伤口已经完全好了,没想到一踩到地面,左脚的刀痕还会疼痛。而手腕上的伤痕被山风一吹,也隐隐作痛。
眼见山风轻拂的枝叶间飞舞着山樱花瓣,天空也呈现初夏的颜色,令武藏感到体内像萌芽的枝干充满向外伸展的本能,全身的细胞也跟着活跃起来了。
〃施主!〃
小僧看看他的脸:
〃您是位兵法修行者吧!〃
〃没错!〃
〃为什么要雕观音像呢?〃
〃……〃
〃为什么不把学雕佛像的时间拿来练剑呢!〃
童真无邪的问话,有时听来让人格外锥心。
比起手脚的刀伤,小僧的话更刺痛武藏的心。更何况问话的小僧才十三四岁而已。
武藏在下松树下大开杀戒,头一个便砍死少年源次郎………他的年龄、体型都和眼前这个小僧差不多。
那天,他究竟杀伤了多少人?又杀死多少人?
武藏现在完全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杀敌的?又是如何从死亡的地狱谷逃脱出来?对这些只有片断的记忆。
那天之后,他经常在睡梦中隐约听到源次郎在下松的地方大叫:
〃好可怕!〃
随着叫声,源次郎的人头连着松树皮一起滚落地面,那尸体看来可怜极了。
〃不容宽待,格杀勿论。〃
武藏怀着此一念头毫不留情地砍下去之后,存活下来的自己经常反问自己:
为什么我要杀死他呢?
武藏后悔莫及。
不至于非致他于死地不可啊!
他对自己的行为憎恨不已。
〃自己做过的事,绝不后悔。〃
他曾经在日记上写下这样的誓言。但是,只有杀死源次郎这件事,无论当时再怎么有理,还是逃不过内心的折磨和悲哀。一想到剑的绝对性………还有必须排除修行路上的荆棘,就觉得自己下手太残忍、太不人道。
武藏甚至想过:
〃索性将剑折断吧!〃
尤其住在山上的这几天,身处佛陀的世界,整个人从腥风血雨中清醒过来。想到自己的所做所为,心中不禁产生菩提的慈悲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