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麈后录》记载,韩通在指挥攻打都点检公署的同时,听说赵匡胤临出发前曾嘱咐家人,让他们到佛寺躲避,于是派了一彪人马,企图活捉杜老太太。
第二章 免死铁券失效了(2)
想不到这寺内主僧守能虽是方外之人,政治立场却无比坚定,誓死保卫皇帝他娘的安全,组织弟子积极反抗,挫败了韩通手下,故太祖得天下之后对该僧无比照顾。
到守能八十岁死的时候,神秘地告诉弟子:“我乃泽州明马儿!”明马儿何人?五代巨寇,社会不稳定因素,恐怖分子之流!这件事被记载下来,大约也是太祖“天命有归,人心所向”的证据了。
如果此事属实,那么杜太后肯定就是在这一刻才得到儿子造反的消息的。这个女人在历史上露面本不多,留下的话语更是稀罕,但其彪悍程度令笔者(盖同为女子)无比汗颜。
听闻儿子黄袍加身,杜太后点头笑道:“我儿素有大志,今日来看,果然如此!”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尽管当时尚未尘埃落定,外面还是乱哄哄一片。
杜老太的得意,就更加衬托了韩通的倒霉。
他被石守信的伏兵打回原形,又搞不定杜老太,只好孤身跑回家里,大概是要通知家人逃命,正巧遇上了命中注定的克星——王彦升!我们很难猜测,为何赵匡胤要派王彦升来完成这个特殊的任务,难道就是看中了此人的嗜血残忍,好将韩通一党一网打尽?
史书记载,王彦升性残忍多力,善击剑,号“王剑儿”。他看到刚刚跑回家还没来得及关门的韩通,双眼迅速变得血红,疯狗一样扑上去,遇到活物通通砍杀。顷刻之间韩府血流成河,韩通夫妇和三个成年的儿子被活活砍死。
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个王彦升似乎心理有点扭曲变态,其嚣张跋扈远超一般正常人。同样是他,建国后做京城巡检,晚上巡逻竟然巡到了宰相王溥家里。(难道是因为王溥第一个归顺赵匡胤,让人感觉好欺负?)
王溥当然知道这个大名鼎鼎的瘟神,急忙起身迎接。王彦升大大咧咧说:“没事,巡逻累了,搞点小酒喝喝。”
王溥知道这厮的来意,磨蹭许久,方才不情愿地拿出白金千两,打发了他,心里却觉得十分委屈——这什么世道,都抢劫到宰相家来了。次日给太祖密奏一道,赵匡胤一看确实有点离谱,就打发王彦升到唐州做刺史去了。
王彦升后来又到原州做防御使,每有西人(西夏人)触犯了汉法,也不施加刑法,反而大摆筵席,召集部属前来饮酒。席间把那个犯法的倒霉蛋叫上来,一手端酒杯,一手撕下此人耳朵,塞进嘴里咔嚓咔嚓下酒!如此吃了几次,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因为王彦升夺杀韩通,使得本来温文尔雅的禅让出现了血丝,令太祖很不开心,所以下令对他“终身不授节铖”。
解决了韩通这唯一的反抗,赵匡胤身披黄袍,策马涌入京城,真正属于他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在将士簇拥之下,赵匡胤登上明德门,命令众军解甲归营,自己则很低调地返回都点检公署,似乎从来没有黄袍加身这回事一样。
赵普等人却没有闲着,一会工夫,范质等旧臣一个个前来觐见,这是好听的说法,事实上,他们背后跟着的是一大群心潮澎湃的军士。
赵匡胤此时已经休息了一会,情绪也酝酿得差不多了,见到昨天的同事,今天的降臣,忽然之间泪如雨下,痛心疾首地说:“老板待我不薄,我今天被这些该死的大兵胁迫,真是惭愧,对不起苍天对不起大地……”
此时范质等人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老赵说自己没办法纯属扯淡,我们才真的是没办法啊。马上就投降似乎不妥,再坚持坚持,脑袋恐怕就要搬家。范质几人正表情木然胡思乱想时,背后哗啦一声,罗彦环拔出宝剑捍卫他们的胜利果实,喝道:“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
第二章 免死铁券失效了(3)
这才是秀才遇上兵,王溥打破沉默,第一个上前朝拜,施以臣子之礼,其次是范质,再后来……
赵匡胤现在不哭了,抓紧时间去崇元殿,接受八岁小皇帝的禅让。禅让之后,一切就都顺理成章,大家也都不再尴尬,心里舒坦了。
一个崭新的朝代——宋朝,就此登上历史舞台。这个名字源于赵匡胤的最后一个职务——归德军宋州节度使。
这一切得来似乎过于容易,赵匡胤这年三十四岁,距离他离家外出讨生活不过十余年的光景,从流浪汉到开国皇帝,他浓墨重彩地写下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传奇。
心理学上说,人的性格是逐渐自我养成的,早年的经历直接影响着后来的行事风格。赵匡胤虽然不是一般人,但也不能例外。
入主皇宫之后,他肯定细细总结过自己成功的原因。这个问题他老娘杜老太也问过,赵匡胤回答得很是敷衍,说都是因为祖宗积德,我才能有今天。很显然,这是哄老太太开心的说法。
不料杜太后没那么好糊弄,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得天下,都是因为别人的江山在孤儿寡母手里,所以你才捡了便宜。所以“国赖长君”,你以后要把位子传给弟弟光义,然后再传给你儿子,才能永葆平安。
姑且不论老太太有没有说过此话,也不论对不对,自己得天下的原因,赵匡胤应该是比任何人都清楚,那里头的奥妙,只不过是两个字而已。
就因为这两个字,赵匡胤后来大刀阔斧实施改革,不厌其烦地制定了种种策略,才造成了宋代独特的治国风格,以及后世子孙的耻辱与遗憾。
到底是哪两个字?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