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北京法源寺需要预约吗现在 > 第26部分(第3页)

第26部分(第3页)

“当年谭老师以程婴和公孙杵臼期勉老师和他自己,‘去留肝胆两昆仑’自是专指老师

和他两人而言。”蔡锷补上一句。

“把‘两昆仑’解释成他和我,跟上面‘去留’字眼呼应起来,固然相当,但我后来看

到谭老师《石菊影庐笔识》中‘学篇’第五十六则,有这样的文字:

‘友人邹沉帆撰西征纪程,谓希玛纳雅山即昆仑,精确可信。希玛纳雅山在印度北.唐人呼印度人为昆仑奴,亦一证也。’

这段文字,是谭老师生前自己所做的唯一对‘昆仑’的诠释。这样看来,谭老师所

谓的‘两昆仑’可能指的是他家的仆人,就是胡理臣和罗升。这两个人,在谭老师死后,一

个去湖北向谭老师的父亲报信;一个留在北京料理善后,所以有‘去留’之意。这样解释,

未免狭窄了一点,不过探讨谭老师的甘心一死的原因,家庭原因,也是其中之一。

他从小虽被后母虐待,但是他跟父亲的感情,却深得很。事发后,九门提督查抄来的文件中,有许多他父亲写来因反对他参与变法维新,而表示不满或断绝关系的信,清廷政府因此没有株连到他父亲,其实这些家书都是谭老师为了开脱自己父亲而捏造的。当时他迟迟不肯逃走,要留下来学他父亲笔迹捏造家书,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谭老师出事时,大家还联合瞒他父亲,说谭老师只在坐牢而已,但是一个朋友写信不小心,泄漏了,他父亲听到消息,两手抵住书桌、两眼默默垂泪,再也没说一句话。

关于谭老师从容就义,不肯一走了之的原因,可有多种解释:或说他为了对支持变法维新的人有所交代而死、或说他为了提醒大家要继续走改良的路而死、或说他为了证实此路不通而提醒大家要走革命的路而死、或说他为了救他父亲而死……每种解释,其实都可以成立。”

“老师你相信哪一种?”蔡锷问。

“我相信谭老师宁肯一死的理由是多重的。但是从佛法中看破生死,进而要杀身成仁,

以完正果,则是最根本的。我认为从大目标看来,他想要用一死证明改良之路不通,中国问

题的真解决,有赖于大家去革命;但从眼前的较小的目标看,他的甘心一死、甘心先死,实

在有鼓励大刀王五他们去救皇上的作用在内。

我们不要忽略了谭老师性格中的侠义成分。在他的侠义性格里,看到光绪皇帝受了汉族影响,甘愿牺牲一切,去救中国,因而换得如此下场,他是心里不安的、抱歉的,因此他最后还要救皇上,他自己没有力量,所以拜托大刀王五他们去冒大险,于是他又对大刀王五他们心里不安、抱歉了。他最后以一死明志、以一死表示不苟活、以一死表示大丈夫对自己干的事自己会付出一条命来负责,这是很光明磊落的。

从这种目标来看,‘两昆仑’是指王五和胡七的说法,反倒近似。有的说王五和胡七是

昆仑派剑侠;有的说唐朝小说《昆仑奴传》有‘昆仑奴’摩勒、宋朝《太平广记》也有陶帆

和他‘昆仑奴’摩诃,都用昆仑表达侠义的行事,所以‘两昆仑’指的,是剑侠们救皇上的

事。

那首诗最后写他自己这边,从容而死;而把救皇上的行动,托付给剑侠们了。照这样路

子解释下去,可能‘两昆仑’中,一个是指谭嗣同自己,一个是指王五。他们之间的关系,

也变成去者与留者的关系。

当年公孙杵臼说:‘立孤与死孰难?’扶养孤儿长大成人和一死了之哪个难做?程婴说:‘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说:他们姓赵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