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时空之门1619老崔052 > 第68部分(第2页)

第68部分(第2页)

包慧赞一直把松滋矿匪的存在作为自己的杀手锏。这次为了能够在张问达尚书那里留下良好的印象,获得吏部尚书的全力支持,他才把自己压箱底的本领露出来。说起来,这也是因为荆州卫指挥使苗伟常实在是滑不留手,无论他怎么说,人家也不上钩,坚决不会动用荆州卫的人手。在讨论完全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包慧赞才迫不得已的亮出自己的手段的。

不过,他也不准备让这些人置身事外。他对大家说道,“老兄我可是把压箱底的手段都给亮出来了。但是,不能只靠这群矿匪,不然枝江县怕是要出大事。他们一旦杀人杀的兴起,攻破了州县的话。那可不是我一个人承担责任的。”

苗伟常听了这话心里不自觉的骂了一句,“叼你老妹啊!”

包慧赞这话里威胁的意味很明显了。自己要说不出兵,无论是在张问达大人那里,还是在荆州卫安定地方的责任上,这个毒蛇锦衣卫都要给自己上眼药了。苗伟常咬了咬牙,恨声说道,“我也出一百亲兵,就负责监视那群矿匪吧。”

说完了这话,心里想着我不痛快,谁也别想痛快,他对五个卫所千户说道,“五位大人不是常常说自家是世袭的武将,家学渊源么。几千亩的良田你们还想白得不成!你们五人每人也得出一百人手!”

听了苗伟常这话,五个世袭千户心里一起响起,“我草尼玛额!”的声音。这可真是大懒支小懒,小懒坐门坎啊。人家锦衣卫压迫你苗伟常,你苗伟常就来压迫我们。

可是这五个世袭千户也说不出别的话来。因为苗伟常这话讲的很有道理,天底下他就没有可以白吃的午餐。

问题是,经常自诩自家是世袭武官,以此来嘲笑苗伟常是小厮出身的五个千户,他们确实是世袭武官不假。但是,从他们的爷爷的爷爷那辈子开始,他们就从世袭武官变成了世袭地主了。你要说精于种田的农奴,别说是一百人了,一千人他们也凑的出来。可是一百个能打仗的战兵,他们是真真的凑不出来。

甚至就是可以凑出这些人来,想要给这一百人凑齐兵器盔甲来,那也是完全不用想的。五个千户所里除了一些一直没人用,早就锈蚀完全废了的长矛之外,所有的武器都被他们交给被千户的匠户们回炉炼成农具了。

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要不然怎会在崇祯年间,左良玉和张献忠反复肆虐湖广,而湖广本地毫无反抗之力呢。实际上,全天下的卫所,除了那些比较注重保命的边军军将比较重视圈养家丁之外,所有的卫所都完全没有武装力量,从军事单位彻底的变成地主了。

五个千户想了想,觉得实在没办法拒绝,最后他们一起向苗伟常低了头,希望苗大人能够按照市价卖个他们每个人可以武装一百人的装备。

这就样,六百个正规军和计划雇佣的六百个松滋矿匪,组成的围剿王书辉的大军,初步形成了。心里头向往着传说中王书辉的金山银山巨额财富的一群反动派们,齐齐松了口气。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这次对王书辉的阴谋进攻,会给整个荆州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就像后世的反动派对正义力量的每一次进攻,都会带来正义力量的一次大发展大进步一样。复兴会又要迎来第三次势力扩张了。

正在枝江县王府镇外的军营里,进行部队考察的王书辉可是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他正在为士兵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复兴军的组织构架的理顺问题苦恼着。

王书辉在对士兵的军事技能进行了考核之后,就开始下连队考察士兵的实际情况。让他比较开心的是,复兴军士兵无论在军事训练上还是在纪律上,表现的都非常良好。可是,在文化学习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进展,则是非常的缓慢。

王书辉在考察了几个连队之后,对这几个连队的政治干部大发雷霆。队(班)一级的教导员,排一级的教导长,连一级的教导主任,营一级的总教导,复兴军的政委副政委,都被王书辉集中起来,骂了个狗血喷头。

“你们的脑袋都被狗踢了吗!怎回事,你们这么一大帮人,教这么点学生都教不明白!我问到的士兵,一问他们为什么当兵,都是怎么回答的。什么叫做‘为了报答王师尊的恩情。’什么叫做‘吃王师尊的粮,领王师尊的银子,给王师尊卖命。’我在政治培训上是这么教你们的么!人民子弟兵的概念到哪里去了!”

“‘人民子弟兵,打仗为人民’,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你们难道都不能教给士兵吗!你们是猪脑子么!”

“还有,为什么一年多都过去了,还有这么多士兵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没背下来。为什么大家都只认识了十几个字,算数也只会查数!这一年多来,你们天天在部队里都做了些什么!”

听着王书辉的破口大骂,看着王师尊脑门上暴起的青筋。教导员和政委们心里也委屈的很。他们心里想着,“读书写字这样的事情,哪有那么简答啊!我们自己还正在学习中呢,师尊也太心急了!”

至于思想教育方面,政委和教导员们却觉得,‘人民子弟兵,打仗为人民’,这个概念我们知道就好了。让这些大头兵们知道了,有什么用呢。

再说了,吃王师尊的粮,领王师尊的银子,就要给王师尊卖命。这个道理就是说到天上去,又有什么错处呢。天公地道么。

看着底下的政工干部们不以为然的样子,王书辉生出一种无力感来。想要在封建时代里培养出有理想,有抱负,有政治素养的现代军队,也太难了。

吃谁的粮就给谁卖命,自己岂不成了袁大头那种家伙了么。

。。。

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

王书辉不是个有“圣母”情节的人。【全文字阅读】有人可能会觉得,你王书辉身为明帝国郡王的女婿;拿着镜子和玻璃制品讨好皇帝和储君;还和南北两京的太监们有勾结。作为一个封建王朝里的体制中人,你总想着在军队中推广“军民鱼水情”,建立有知识,有理想,有政治素养的现代军队,未免有些太装逼了点。

从根本上讲,王书辉是个实事求是,讲究唯物主义的人。他实际上根本就不在乎采用哪种制度,使用哪种手段来塑造军队。他注重的是,不管采用哪种手段,他建立起来的军队,都必须是先进的,健康的,有生命力的。

不过,就像裹了小脚的女人,你要是硬让她穿上高跟鞋,这个女人倒是可以穿得上高跟鞋。但是,她裹了的小脚,即使穿上了高跟鞋,就能像现代女性那样走起路来么?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硬让裹了小脚的女人穿上高跟鞋,这么做的结果是很明显的。裹了小脚的女人穿上高跟鞋之后,不仅走不了路,而且还必然的要摔大跟头。一直这么坚持下去,这个小脚女人的健康和生命,就都保证不了了。

王书辉在明末推广工业化建设,用工业化产品和工业标准化意识武装建设军队,这就是一双高跟鞋。袁世凯搞的那一套“吃了谁的粮,拿了谁的银子,就给谁卖命”的建军思想,就是裹了小脚的封建军阀思想。王书辉清楚的知道,工业化社会里,能够与工业化社会相配套的,只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裹了封建主义的小脚,是死活也穿不了工业化的高跟鞋的。

实际上,袁世凯那种用封建效忠思想建立起来的军阀部队,虽然使用了德国教官训练士兵,使用的是欧洲军事强国的练兵手段来训练士兵,部队使用的也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