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时空之门1619老崔052 > 第285部分(第2页)

第285部分(第2页)

然而,中华帝国的外交政策的落实,远没有中华帝国的工业增长的速度快。

还没等扫清了整个东南亚重新建立起中华宗藩体系的中华帝国理顺自己和西方殖民者的关系,重新全面的打开对西方各国的工业品销售的路径呢,因为新中国的建立,因为整个复兴党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在现有的条件下,包括东亚地区在内的整个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地区的市场就已经进入饱和状态了。

这还是在中华帝国全面打开了对北方草原的市场,以及西域地区的市场的情况下。

到了这个时候,别说领导中国的复兴党已经发现了经济发展出现问题了,就是中华帝国的普通国民们都发现,随着国际市场的饱和,中华帝国工业体系内的内部竞争开始越来越激烈。

举个简单的例子,1620年复兴党在枝江建立起第一个暖水瓶厂的时候,暖水瓶在整个中国还是一种利润非常大的奢侈品呢。当时,在江南地区,复兴党生产的竹壳儿暖水瓶,一个要卖到二十两银子左右。就是这样的高价,暖水瓶销售还经常出现断货的现象。

当时江南地区的商人围堵在枝江工业区的各个企业周围,像疯子一样争抢复兴党各个企业的产品的景象,一些中华帝国工业系统里资格很老的工人们现在还都津津乐道呢。

可是到了1634年以后,复兴党在全国各地区用复制的方式建立起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到了这个时候,用薄铁皮作为外壳,上面装饰了各种各样漂亮图案的暖水瓶,出口价格已不到三两银子了。

放在中华帝国国内的话,哪怕就是刚刚上班成家的青年工人,哪个家里面没有个三四个暖水瓶的。

就这样,仅仅十多年的功夫,在复兴党国营企业独立核算利润的制度下,在复兴党鼓励企业间竞争的政策下,在整个中国快速全面的实现工业化的大前提下,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暖水瓶这个产品自己就主动的实现了更新换代。

可是到了这一步,不管怎么努力,在暖水瓶的生产工艺没有进一步的突破性的创新出现之前,这个产品的市场潜力也就是这样了。

在复兴党常年不懈的进行全民教育的努力下,在报纸和广播的全面普及的情况下,暖水瓶企业的工人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要让自己的企业保持盈利,想要让自己的工资和分红进一步的增加,那么就必须进一步的扩大暖水瓶这个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

由暖水瓶推广到所有的工业制成品,整个中华帝国的工人们都变成了帝国主义者。

在他们看来,中华帝国政府要为自己生产的产品找市场找销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只要这个国家和地区存在阻碍自己的产品销售的因素,那么复兴党领导的中华帝国,就必须要使用一切手段,消除这些阻碍自己的产品销售,影响自己的工资增长和分红增加的不利因素。

这就是为什么在得知中华帝国的海军舰队和中华忠勇军,对一直大搞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华帝国的工业品在倭国的全面销售的德川幕府的军事行动获得成功的消息以后,大部分的中华帝国的工人们,都自发的组织了性高彩烈的庆祝活动的原因。

在几千里之外的倭国行政中心江户城里,德川幕府的领导者德川家光不知道中华帝国的工人们正在性高彩烈的庆祝着自己的失败。

在极不情愿的和中华帝国外交委员会的一位随军而来的副主任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华帝国和倭国宗藩友好条约》之后,德川家光立即忙不迭的开始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以最快的速度把整个倭国伪天皇的全部族人都抓捕了起来,然后把这群很可能将会被德川幕府的反对势力利用起来的傀儡们,一个不剩的都塞进了中华帝国的军舰里。

到了现在这一步,天皇这个东西已经不再是德川幕府的一个招牌了。在非常理性的德川家光看来,自己领导的德川幕府在《中华帝国和倭国宗藩友好条约》上一签字之后,天皇一族,就成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不稳定因素。

德川家光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中华帝国和倭国宗藩友好条约》一签字,自己这个德川幕府就成了倭国的一个没有了法理依据的政权。

到了现在这一步,天皇已经不再是德川幕府统治倭国的法理依据了。现在的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纯粹,非常赤果果的,没有了任何虚词掩饰的,谁的拳头大,谁的实力强,谁就说话好使的状况了。

所以对于德川家光来说,不光是天皇本人,一切在倭国国土上的有着天皇血统的人,都成了对于德川幕府对倭国统治的潜在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德川家光甚至暗示中华帝国的外交人员,最好让天皇全族都人间蒸发。

在中华帝国的外交官员给出了明确的拒绝之后,德川家光甚至暗暗的向漫天神佛祈祷中华帝国运送天皇家族的轮船最好能在大海上失事。

不过对于德川家光来说,在条约签订之前,天皇在倭国的存在还是他力争的事情。但是在条约签订之后,德川家光却觉得中华帝国还是非常的支持德川幕府在倭国的统治的。毕竟从客观上说,天皇家族被全部逮捕到中华帝国,这对德川幕府来说绝对是个好事情。

除了天皇的问题之外,德川家光更加操心的则是中华帝国在条约签订的过程中向他许下的好处。

这些好处主要是,中华帝国将会帮助德川幕府训练出一批相对先进的军队来,帮助德川幕府维持他们在现在的倭国(本州岛)的统治。

亲身体会到了中华忠勇军的强大作战能力之后,德川家光对中华帝国的军火是非常垂涎的。

中华帝国之所以发起这个“亚洲共荣”计划,之所以执行这个“亚洲共荣”计划的倭国部分“本州解放”计划,也不是真的就对倭国贫瘠的土地有什么想法。

中华帝国发起这个军事行动的根本原因,也是为了全面的打开倭国的市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