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时间……鲁伊特,我给你时间。在施佩尔阁下到来前,将这6年时间内你们取得的成果仔细和我说一遍。我讨厌看那种死板的设计图。”
“从……从什么地方开始?老板。”
“从3号、4号坦克开始。我认为你们从这两种坦克中吸取到足够的经验了。”
用手拉了拉领口,鲁伊特思考片刻后开始道:“其实在整个‘e计划’中,贡献最多的是莱恩博士。是他为‘e计划’中的坦克设计了全新的悬挂系统。随后是‘施维茵重工’提供了一系列零件可以通用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最后是克虏伯公司为整个计划设计了一连串各种口径的火炮……”
e5与e10的设计早已完成。作为与的后继车种,其实在设计思路上与“e计划”的之后车辆完全不同。以装甲车设计思路在设计的e5与e10,任海济只要求零件能大幅通用就可以了。于是作为半履带装甲车的e10便成了连接装甲车与坦克(突击炮)的桥梁。
e5采用了现在德国2型坦克的“风2型”柴油发动机,8x8轮式驱动,整车为全装甲包覆。与历史上同样采用8x8轮式驱动的重型装甲车不同,“特殊装甲车辆设计组”的设计师们遵从任海济的要求,为它选择了1挺20mm全封闭360°旋转机枪作为自卫武器,而不是75mm反坦克炮。在保证最大公路时速70kmh的基础上,设计师们将e5的车体空间塞得满满的。除去长、短波电台外,他们还硬生生塞进一台高倍望远镜。随后所有剩余重量就全被扔到了装甲防御上。e5战斗全重为6。2吨,比历史上德国最早的半履带装甲车都还重上1吨。
e5的设计有一半被用在了e10上。
e10的驾驶室设计,使用的大直径车轮与e5完全相同。在发动机上则是最大输出功率达650马力的“风3c型”发动机。同为“风”系列发动机,e5与e10的发动机零件大部分都能通用。e10的底盘由现在德国2型坦克所使用的底盘改造而来。“特殊装甲车辆设计组”的设计师们原本想将底盘稍微改造后一下后便拿来使用。结果悲哀的发现底盘重量过重。同时长度过短,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于是设计们将这块2型坦克底盘捶扁拉长,再切除掉无用部分后终于成为现在e10所用的底盘。与e5相同,e10同样采用全封闭式装甲包覆。车体后半段的履带式车轮的悬挂装置与负重轮设计都与2型坦克完全相同,而一侧四组负重轮,620mm宽履带的设计则与之后的e系列战车相同。自卫武器的设计使用与e5完全相同的单管20mm机枪,宽阔的车体空间除驾驶员与副驾驶员之外还能运载12名士兵,或者将整个战斗指挥室全部搬入车内。(42年之后的s型在车身上装有150mm,10管火箭炮。最大运载人数包括两个驾驶员在内总共才4人。失去指挥功能。)e10战斗全重为12吨,即便拖曳着88mm防空炮,e10在公路上的最高时速依然能达到50kmh。
经过e10的过渡后,e25开始正式迈入战斗车辆的行列。
e25在定义上为“驱逐战车”而不是“突击炮”。在德国“驱逐战车”与“突击炮”不同,e25属于装甲驱逐车辆,由装甲师指挥,负责与坦克协同行动。而2型突击炮则是属于炮兵指挥,负责协助步兵,提供必要的反装甲火力。e25的底盘直接采用2型坦克的地盘,五组交叉式负重轮,发动机与主动轮像苏联坦克那样后置,悬挂系统则是“全轮独立式液压悬挂”。“全轮独立式液压悬挂”使得e25在行驶时抬起车身,提高越野性能。一旦进入战斗状态,则能压低车身隐藏自己。即便是任海济后世的知识中这种悬挂系统也只有法国的“勒克莱尔”和日本的“10式”坦克使用。这种超越时代50年的悬挂系统在正式量产后被废弃。e25车体正面装甲为45°倾斜角的80mm装甲,1根长长的75mml70火炮由车体上向前伸出,副武器与前两者相同,采用全封闭360°旋转的20mm机枪。e25战斗全重27吨,发动机与e10相同,使用最大输出功率达650马力的“风3c型”发动机,最高公路时速在外观上与历史上著名的“追猎者”相同,只是大上一号。
宽大的车体底盘,大功率发动机,大角度倾斜式装甲,大口径火炮。这些e25的设计经验被用在了e50上。与4型坦克(豹式)的成功经验相结合后,几经完美的e50便诞生了。
e50在火炮上选择了由克虏伯设计的88mm火炮,这种火炮现在被用在3型坦克(虎式)身上。不过与虎式的88mml56不同,“特殊装甲车辆设计组”的设计师们让克虏伯设计了一种88mml100型火炮。这让任海济瞠目惊舌。虽说火炮的设计只会口径越来越大,穿甲能力越来越强。在2型坦克使用75mm火炮后,3型虎式坦克便使用88mm火炮,可你居然直接搞个88mml100火炮出来,你就不怕炸膛吗?可以想象,克虏伯在面对这群疯狂的设计师时,日子有多难过了。e50车体正面装甲为倾斜角30°的100mm装甲,侧面则是75°倾斜角的70mm装甲。从外观上看e50的外形就像是历史上大一号的豹式坦克车身与虎王炮塔的结合体。e50采用一侧6组交叉式负重轮设计。在负重轮尺寸与履带宽度上所有e系列车辆采用统一尺寸。发动机则是全新的“风5a型”柴油发动机。这种使用喷油技术的发动机最大出力达1200马力。一问世,便直接完成了“e计划”的最后两种坦克。强大的心脏让e50这种战斗全重56吨的大家伙在公路上能跑出近60kmh的速度。交叉式负重轮设计虽然在维护上增加了维护人员的负担,但最大程度上分散了连接负重轮的车轴负担。e50的悬挂系统与传统的德国坦克完全不同,莱恩博士设计的外置盘式螺旋悬挂装置,不占用车内空间。和e25、e75一样采用动力系统后置,这种整合的动力装置为e50节约了近一吨的重量。同样因为动力系统后置让e50终于抛弃了传统德国坦克所需要的那跟穿越车底的传动轴,使得整车转动装置更简洁、更紧凑、更可靠。在车体长度上与虎王相差无几的e50车体高度仅2。6米,比历史上的虎王要低上半米。
作为“e计划”的最终产物,3型虎式的后继者e75完美的继承了前者所有的优点。当然重达近80吨的身躯也成了它最大的缺点。
无论是动力传动系统,负重轮与履带尺寸e75都与前三者完全相同。车体内的布局也与e50相差无几。e75使用大型带尾舱炮塔,炮塔后方能携带23枚炮弹,主炮则使用128mml55型火炮。最初从文件上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任海济吓得差点没用座椅上滑到地下。对于这群疯狂的德国科学家们任海济已经无话可说。e75车体正面装甲为30°倾斜角150mm装甲,侧面则是75°的80mm装甲。单侧8组交叉式负重轮设计与“风5a型”发动机让这个庞然大物在公路上能跑出50kmh的速度。当然,e75的越野性能就不用考虑了。
整个“e计划”的各种车辆,所使用的发动机都由“施维茵重工”设计,零件通用。传动系统的设计几乎完全相同,大部分零件可以通用。车轮、履带、连接车轮的扭矩杆完全相同,零件可以通用。车体内装载的各设备完全相同,零件完全通用。如果不考虑e5与e75之间的车体差别,火炮口径的区别。“e计划”各车辆之间的零件通用率超过75%。
随着之前款款而谈的鲁伊特话音落定。阶梯会议室内再次陷入一片平静。手指依次敲击台面的声音再度响起。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所有人都在猜测此刻副元首的心情到底是好是坏?
“哼~哼哼~很有趣。很有趣。”任海济停止敲击台面后,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鲁伊特,你还没有告诉我。交叉式负重轮这东西是谁想出来的?”
“不是老板你吗?”。
“我只是提出个构想。将这种想法化为现实的是哪个人?”
用手抓了抓自己的头发,鲁伊特一脸羞涩的道:“那个……老板。是我想出来的。”
“很好!很好!”任海济站起身,“我现在要去看样车。如果这些车辆能满足我预想的要求,我会向元首申请大批奖金。鲁伊特你,莱恩博士都可以拿其中的大头。”走到会议室门口,任海济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他转身向跟在自己身后的法密尔道:“法密尔,去通知门口的守卫,如果施佩尔阁下来了,就让他直接到后面的试验场来。”
名为“e”的果实……你到底是成长为一颗鲜红的成熟果实,还是仅仅只是一颗青涩的小苹果,我马上就会见到了。
;
第十三章名为“e”的果实(下)
第十三章名为“e”的果实(下,到网址
………【第十四章 上帝的棋子们(上)】………
e50在测试场地上平稳且高速的奔跑着。无论是4米宽的战壕、高低落差2米的障碍堆、满是泥藻的河滩都无法对高速行驶的e50产生任何影响。任海济不得不承认自己最看中的e50至少在机动性方面所持有的性能完全在自己预想之上。全新的悬挂系统与宽履带让e50在各种障碍地形上如履平地。
“副元首,还需要继续下去吗?关于金属疲劳的测试我们已经做过很多次了。”
“似乎是呢……”任海济的视线依然停留在翻越战壕的e50身上,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的说,“再这样下去,在e50出问题之前,里面的测试驾驶员就先把骨头给颠散了。让他们先停下来吧。”
如获大赦的设计师们立刻向正在测试场内各种地形上不停来回打转的e50打出手势。示意对方可以停下来了。
“好了,之后是火炮性能。”
“立刻……立刻吗?副元首。”
任海济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