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璟登基,国号乾武。
安陵容为后。
乾武二年,赵璟正式掌权。
为了挑选有能之士,赵璟再开恩科,只是此次乃文武并行,不仅有文状元,也有武状元。
文考策论,武考兵法和功夫。
另外文武百官不管官职大小,每七天便要上交一份策论,凡有才能者,皆可重用。
此举虽遭到了勋贵和世家的抵制,但在赵璟用铁血手段收拾了几家刺头,也没有人在明面上有异议了。
自他掌权之后,并没有如前任帝王重文轻武,反而多次整顿军务,革除如今朝廷的弊端,重启新政,多次提高军需。
他宁愿缩减自己的用度,也没有缩减军队的开支。
而安陵容则是在利用自己的名望和金钱在全国开办学堂和武堂,研究出许多利农提产的法子。
同时缩减赋税,让各地地方每年屯粮备棉。
安陵容还在各地开了印刷厂,雇佣了许多学子成立了书局。
印刷和编修许多驱逐鞑虏,男儿当报国的书籍。
因此市面上几乎都是传说以及后世收复失地或者传奇的英雄事迹,各地的戏班子也大都是宣扬忠君爱国,以身报国的戏码。
一时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股报国潮。
甚至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知道要收复失地,驱逐鞑虏。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有利于女子思想方面的书。
长柏从翰林院出来,直接进了尚书台,长枫任职兵部。
林噙霜拿到放妾书后便被长枫接到了侯府,后来赵璟登基封了她为安国夫人,盛纮封了承恩公,大娘子老太太也都加封诰命。
盛家真的实现了满门荣耀。
乾武五年,安陵容再次生下双生子。
而此时传来辽国南院大王萧雄与辽国驸马耶律翎岸率领三十万大军越过百河沟南下。
此时宋境北有辽和西夏,西有土土蕃国交趾国,南有大理国,虽不算四面楚歌,但形势也不容乐观,还没来打,有些老臣便开始惯性提议求和。
这算是赵璟登基后第一次面对如此险峻的形势。
慈元殿中。
安陵容头上戴着抹额,穿着常服还在看账本,赵璟穿着衮服摘下帽子坐在她的身边。
这些年,两人似乎已经习惯彼此的陪伴,她们一起讨论朝政,也会一起陪伴孩子的成长,赵璟从十几岁的少年到如今已经蓄了胡子。
监国两载,为帝五年。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曾经那个坚毅稳重的少年郎成了如今的天子。
他才二十四,已略显沧桑之态。
他的眼神不再像往日那般坚毅和明朗,而是多了深邃和疲惫,额角隐隐有些皱纹。
初次见到他时还是一个默默跟在他身后见义勇为的少年。
如今黄袍加身,他依旧默默为这个家和这个国家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