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被史官大篇幅记上一笔,他会名垂青史,成为后世的传奇。
想到明年的风光场面,皇帝雄心壮志突然爆发,将他所有尴尬尽数击溃。
也将所有挡在他面前的艰难险阻,尽数冲毁。
他不管百官是什么反应,站起身来,霸气的沉声说道——
“朕知道,诸位爱卿怕是不会信明年天下会大旱三月之事,无妨,等到明年一切自会见分晓!”
“而眼下最重要的事便是,挖渠引水,预防明年的干旱。”
“尤其是盛产粮食的江南,务必要保证千亩农田之内必有大渠流过。如此一来,等到明年天灾降下时,百姓们才能引水灌溉农田,保证庄稼丰收。”
“朕知你们不信这事,所以朕若是让你们带领百姓挖渠引水,你们必定会消极怠工,不将此事当回事,会误了大事!”
“所以,朕决定将此事交给秦王去办!”
“而此事事关重大,朕思来想去,必须给秦王一个足够份量的身份才能镇住地方官员,掌控大局,所以,朕决定暂立秦王为太子。”
“若是明年当真天下大旱,那么兢兢业业带领百姓挖渠引水拯救了万民的秦王就立下了不世之功。届时,朕要正式册封他为太子,做大姜储君,谁劝都不好使!”
第197章处死贵妃,将军造反
皇帝一番话说完,百官一片哗然。
他们以为皇帝说明年天下大旱是为了敛财征收粮食,没想到他竟然是要下令让百姓挖渠引水?
虽然挖渠引水也劳民伤财,可比起敛财征粮,这挖渠引水倒也不算特别坏的事。
不管明年干旱不干旱,挖了渠就总有用得上的时候,对吧?
思及此,百官对视一眼。
如果皇帝非要挖渠,他们不反对,这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帝上任了自然也都想要大刀阔斧办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树立威信,他们反对也没用,皇帝必定会一意孤行的。
可是,让秦王去挖渠,借此给秦王立功的机会册立秦王为太子,这是不是要慎重考虑一下?
秦王一个刚从民间找回来的傻子王爷能干什么事啊?
二皇子也十八了,这事儿交给二皇子也行啊。
三皇子虽然才十五,但是如果多派几个大臣做副手,这事儿也能办成。
虽然眼前这个大皇子不傻以后看外表和仪态还不错,可谁知道他是不是个空架子?
相比起大皇子,他们更信赖他们看着长大的二皇子,三皇子。
“皇上,挖渠引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臣等不敢有异议,可册立秦王为太子,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皇上,秦王这些年毕竟在民间长大,他的过往如何,您与臣等皆不清楚,他是否有能力胜任储君之位,臣等也不清楚。依臣看,是否要再考察考察秦王的才学,再定下册立太子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