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陵的想法一直都和主流团体不一样。
坐以待毙不是王兰陵的风格。
他既然等到了这一场转机,那么自然就要乘胜追击,将流血战士们的战果扩大化!
比起那些士兵们的努力,某种意义上王兰陵的努力要更重要一些。
像是那种士兵们努力了,但是朝堂上拖后腿的事情,一点都不新鲜。
王兰陵没有那么大度,也没有那么在意名声和儿子。
***
“卖报了!卖报了!今天的报纸有王大人的亲笔书信!三分钱一份!”
早上五点半的时候,就有背着斜跨书包的报童在吆喝了。
并不是人人都订购了报纸,大部分人家里都没有订购报纸,也没有在那种政府机构上班。
王兰陵将散报的销售渠道交给了福利院的孩子们,将固定散报的渠道交给了一些有功勋的困难家庭,帮他们建立出售零食和书刊作业本报纸的报亭。
相比起有固定客户的报亭,报童们就需要努力的吆喝,努力的去推销报纸了。
王兰陵规定报童们不得通过身体接触来推销报纸,不得阻拦别人的行路和正常出行,不得过多的询问同一个人。
同时也规定其余人不能欺负这些人,不能看了不买,也不能赊账欠账和用假币糊弄这些小孩子。
“卖报的,过来!给我一份!”花金之迅速对着一个报童招呼了一下。
附近几个报童看向了这边,不过并没有立即过来。
在迟疑了几秒钟后,一个稍微大点的男孩子走了过来。
“报纸,三分钱!”男孩小心的说了报纸的价格。
花金之周起了眉头,并不是因为这报纸的价格,他没有那么穷。
之所以感觉难受,是因为这个地方都在说同一种话,就算是稍微有些区别,也基本上都是带着地方家乡风味的普通话。
从口袋里掏出五分钱,花金之也没有更小的零钱,就随意说道:“滚吧,不用找了!”
报童收起了花金之的钱,在看到对方挥手后,就迅速鞠躬道谢,“谢谢!”
道谢之后,报童就高兴的跑去一边街上,继续开始吆喝卖报。
这些小孩子的身份地位已经很高了,不能用现在的兰陵县和另一个工业化了两百多年的现代会社会相比。
稍微的一点语言上的苛待,远比十多年前那些报童的遭遇要幸福的多的多。
花金之没有在乎过那些报童,他是一个外地人,一个从禹洲过来的外地人。
别人都说这里好,这里遍地是钱。
他过来之后,发现这里确实是好,赚钱的地方也多,但就是没机会去见到那个王大人。
王大人可不是想见就能见的。
很多来这里做生意好几年的人,也只有年会的时候才能坐的远远的,远远的瞅上王大人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