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拜访你,不是因为你以前位高权重,也不会因为你现在落魄,就瞧不起你。
想拜访你,那是因为觉得你值得拜访。
仅此而已。
李牧了捋着胡须,就这么直直盯着赵嘉,道:“如今正值国宴,邯郸城内达官显贵无数。”
“人们都说我李牧胆小惧战,乃赵人之耻。”
“公子不去拜访他人,反而前来见我李牧,却是为何?”
李牧,不仅仅是一介武夫。
否则,他也不可能战无不胜。
直到此时,他仍旧有些看不清楚赵嘉,这才继续试探。
他驻守边关数年,终日杀牛犒赏士卒,教士卒习练骑射,却始终不敢与匈奴人交战。
匈奴人每次来犯,烽火台发出警报以后,李牧就会收拢人马、牛羊、物资躲进营垒固守。
不仅如此。
若有人胆敢出去捕杀匈奴人,反而会被李牧治罪,严重者甚至会军法处置。
正是为此,李牧才落得个胆小怯战的名声。
赵王数次责备李牧,他仍然我行我素,这才被解除兵权调回朝中1。
李牧就想知道,自己落到了如此下场,又有什么值得赵嘉看重。
赵嘉将酒爵斟满,而后缓缓放下酒壶,敛容道:“嘉此来并无他意,只因仰慕将军耳。”
李牧先是一愣,继而自嘲道:“似某这等名声狼藉之人,哪里值得嘉公子仰慕。”
赵嘉长身而起,正色道:“敢问将军,驻守北疆数年以来,消耗国库钱粮几何?”
李牧沉吟半晌,道:“北疆与塞外通商,又能自由支配附近城池钱粮,再加上边军耕田、放牧,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这些年来,并未消耗国库钱粮。”
说到这里,李牧神情也有些骄傲。
相比起以前的边塞守将,李牧绝对是最令赵王省心的一位。
否则,赵王也不会在其龟缩数年以后,才将李牧免职调回邯郸。
赵嘉再问:“敢问将军,驻守北疆数年以来,伤亡士卒、百姓几何?”
李牧毫不犹豫答道:“某驻守北疆虽未建功,却也保境有方,匈奴纵然连年来犯,亦皆空手而归。”
“边疆军民、牛羊、财物,损失寥寥。”
听到这里,赵嘉当即躬身郑重行礼,道:“将军既有如此泼天大功,如何不值得赵嘉仰慕?”
李牧无言以对。
从这些方面来讲,李牧绝对是最优秀的边疆统帅。
他既不消耗国库钱粮,又没让匈奴人抢到东西,也没有让赵国损失实质性东西。
只不过,数年以来李牧的消极避战之策,已经让赵国沦为笑柄。
不仅其余塞外异族嘲笑赵国无能,各国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