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唐玄宗的出逃,他当时带的人真的不多,只有少数比较被他看重的、以及需要保护他的——连许多儿子女儿都没有带,也别说妃子了,大臣更是带的寥寥无几,但是,他却偏偏带上了杨贵妃,有人说,这就是他们之间忠贞的、矢志不渝的爱。"
眼睁睁看着到了关键时刻,李晓诗却没有继续沿着这个话题说下去,没有讲长安城破时候的情景,而是转而把话题拉回到了刚刚的部分。
观众们一头雾水,也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之后还出现了许多关于他们之间这段跨越了年龄和伦理的‘爱情’的作品,而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长恨歌》。"
白居易,唐代三大诗人,没想到之前专门讲解唐朝繁荣文化的时候没有怎么听到他的作品,却在这里听到了。
和许多观众一样,白居易自己也有点意外。但意外归以外,这影响不了大家沉重的心情。
杨玉环攥着裙角,下唇被咬出了血珠,她却浑然未觉,只盯着天幕,盯着李晓诗——至于旁边画面上的李隆基,那个可能会有生命安全的枕边人,她都完全顾不上了。
长恨歌、长恨歌。
歌颂他们的“爱情”,却是《长恨歌》。究竟发生了什么?
“长恨歌中,清晰地描述了当时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程度。不止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而且都到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地步——还有‘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使得在当时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中,都有许多家庭看轻了生男孩的、反而都想生个女孩儿。"
脆生生的少女嗓音,叙说着完全不符合年纪的情爱,但没有让人觉得突兀,只通体生凉。
一个皇帝,一个能缔造出“开元盛世”那样的繁荣景象的皇帝,上一次听还是有为的、这一次就变成了“从此君王不早朝”,还因为宠爱一个女人,就直接给这个女人的全家封王列土,这……是好事吗?
远的不说、后的不说,哪怕只往前看呢?
就只天幕说过的,外戚干政带来的恶事还少么?而且,沉湎酒色荒废朝政的皇帝有几个下场是好的、国家是好的?
为什么唐玄宗……李隆基、他这样一个甚至可以被列入“千古一帝”的皇帝会到这一地步
?
想不通,弄不明白,理解不了。
他到底在想什么、又到底在做什么?
许多百姓们脸上都显出了厌恶。
他们不比李晓诗的生活环境,对他们而言,朝代是兴是衰,生活是好是坏,全系于皇帝一身。
就算这个皇帝不是好人,但只要他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那大家就喜欢他,哪怕后世皇帝篡改史书,他们也会记得他的好;但如果一个皇帝变得这样——昏聩腐败,耽于美色,享受无度……甚至还在叛军打过来时选择弃城出逃……!
那这种皇帝,无论之前做的有多好,大家都只会想让他死。在这里,甚至可以参考一下王莽时期了。
王莽装圣人、做人设,前期做得有多好,后期引出来的反噬就有多大。
将山河搞得一塌糊涂,让生灵涂炭,那即便是之前再怎么歌颂他推崇他的人,也都只会想让他死,甚至于之前对他越推崇,后来恨的程度就越重。
所以,在听了这些后,李隆基自不会让人对他再生出什么喜欢了。就算上上节天幕讲课的时候还有点喜欢,现在也都全没了。抢儿妻,信奸佞,弃都城,样样都令人发指,简直是畜生!
枉为人君!
“在这样的宠爱中,另一个人物出现了。唐玄宗和贵妃喜爱歌舞,当时有一个罪人、一个据传说,有三百多斤的胖子,跳得一手好胡旋舞,这让皇帝和贵妃都很喜欢。这位胖子仗着能说会道的一张嘴,各种谄媚邀宠的手段,深受玄宗陛下的喜爱,一跃成为重臣,还成为了贵妃的干儿子——"
听到这里,身在平原郡的颜真卿心中的石头霍然落了地。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
原本在听到这个说法后,他就在想会不会是那个人,但这天幕迟迟不说安史之乱的安史究竟是什么,反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琐碎讲,他也只能凭自己的想法去猜测,现在听到这里,他终于能够肯定——这所谓的“安史之乱”中的“安”,一定就是安禄山了。
知道了罪魁祸首,颜真卿心中反而安定了不少。原本么,他早料到安禄山必反,也一直在做应对的准备。
所以,对他来说、对此刻的平原郡来说,这还算在计算内的。他们更担心的,反而是再来一个未知的“安史”——所以在听到李晓诗终于吐露出了一丝“安
史”的消息后,他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回去。
竟真的是安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