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连发问,将众人问住了。
因为大家从未想过儒道有朝一日会踏足死境。
哪怕是大秦境内的儒家大劫刚发生不久,他们也不改对儒道一脉的拥护。
如果连执天下各大修炼体系牛耳的儒家也都遭逢绝境,即将要毁于历史中,那他们这些依靠儒道的读书人,所失去的岂不是一直追寻的路?
有人站出来说道:“圣人,我等虽不才,但也愿意鞠躬尽瘁,为守护好儒道,守护人族拼尽最后一丝才气!”
而有人开了这个头,其他弟子也都纷纷表率。
“圣人!我辈读书人万众一心,世间诸多艰难,也总有愚公移山之力,更有精卫填海之毅力!”
“前贤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辈读书人莫不敢忘,谨记儒家使命,不敢有丝毫懈怠。而今便是有大劫将临,但有我辈一口气在,便决不让儒道断绝!”
“。。。。”
秋如意看着这些弟子们纷纷表态,也是倍感欣慰。
这应当是圣院所有老师所想要看到的一幕,他们教导的这些弟子,一个个都立志高远,注定不会流于凡俗。
是可守护儒道,守护人族的中流砥柱。
言圣也只是对他们回以欣慰的表情,但终究没有露出值得惊喜的情绪。
他紧接着说道:“你们皆称自己是儒家读书人,但你们可知道何为读书人?读书又是为了什么?”
何为读书人?读书为了什么?
这像是一个大学士闯入了童生科举现场,他们明明知道了最为确定的答案,可终究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们读书的初衷是为了什么?
这仿佛回到了他们的正心阶段。
秦可卿蹲在李星云审判,也跟着思索起来。
但那些东西,她并不是太懂得,她连正心这一关都尚未踏足,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紧接着,她看向了身畔的李星云,却发现对方竟不知何时闭上了眼睛。
唰!!!
李星云的双眸猛的睁开,灿若星辰,明亮无比。
“星云!你醒了?!”秦可卿惊喜的喊道,等候了整整七天,她才等到李星云从那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中苏醒!
“我辈读书人,虽生如蝼蚁,也应有鸿鹄之志!”李星云豁然一声,而后缓缓站起身来。
这突兀而来的举动,让原本了解李星云在此地静坐了七天七夜的圣院弟子牵动了心思。
人群中,桑竹萱听着李星云方才开口所诉说的一句话,有些好奇了。
这位在正心石碑前静悟七天的儒家妖孽,究竟因何说出那一句话,好像是在反驳所有圣院弟子的正心之路,又好像只是在替他自己打开生路。
秋如意也将目光落在了李星云的身上,她知道言圣最想要听得就是李星云的答案。
言圣在见到李星云清醒之后,心中那唯有的一线期盼,化作一句话:“静悟七天,可有所获?”
“弟子有所悟。”
说完,李星云抬脚朝着那空白石碑走去。
众目睽睽之下,他提起笔!
背对着圣院众弟子,深吸一口气说道:“这,是我身为读书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