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紫气东来吉祥天下 > 第8部分(第2页)

第8部分(第2页)

有人这样说,不到西部,根本就不知道中国之大。

西去北京约一万里,海拔四千多米,居住着几十户柯尔克孜族牧民。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在草滩上放牧羊和牦牛,就是他们日常的生活。再往西,几十公里,就到了邻国: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在地图上好不容易找到帕米尔高原上的阿克陶县,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从网上可以搜索到木吉乡,而我们要去的喀拉佐玛玛西牧场就只能在想象中了。那是一个每天太阳落山前,最后一抹余晖照耀的边塞小村,也是太阳在中国最后落山的地方。这个地区至今尚未通电,年平均气温℃,就是到了夏季的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11℃。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文化显得那样贫瘠。仅有的一座学校,仅有的两间可以被称作教室的地方,容纳着仅有的十几个学生,相当破旧。

2003年的春天,“非典”正闹得如火如荼,作为清华紫光爱心大使、荣誉员工的著名作家曾哲离开北京,来到了我国西部边陲的小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县。时任县教委书记的马军民接待了他。“我要在这里建一所学校,”他说。马军民的手在地图上滑动,越过木吉乡,停在一片碧绿的草场上:“就是这里吧,玛玛西牧场,有我们一个教学点,”马书记说。“还有比这里更靠西的学校吗?”曾哲还不死心,他一定要找一个最边远、最艰苦、最需要学校的地方。“没有了,再往西不远就是边境线了。”吉普车把曾哲送到了玛玛西牧场。从阿克陶到木吉乡280多公里,从木吉乡再到玛玛西牧场,还有几十公里。

曾哲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被这里还处于文化荒漠的现状深深地震撼了。“最初,听当地教育局领导介绍,知道我要去的地方三面环山,前面是一条河,学校很小,没想到实际情况还要恶劣。我就想改造一下,预算大概在2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建校舍,添置桌椅板凳。有些孩子每天要走10多公里上学,所以,我想把宿舍也好好地建设一下。”但是如何落实和推进这项系统工程呢?曾哲想到了紫光,其实更是给了紫光一次难得的机会!曾哲的想法,已经和紫光通讯的李椿副总经理以及圈中好友聊过,大家都觉得是件好事,当听说他要亲自办这件事之后,紫光的领导觉得应该给这位充满了爱与责任的汉子以脚踏实地的回应。

源于清华,属于清华,利于清华,择于《易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化为清华校训,教化清华大学的为人之道;辑于《论语》的“文行忠信、恭宽敏惠”引为紫光格言,展现紫光的经商之理,紫光文化源于文脉相承、亘古不移的中华传统美德,亦是紫光的儒商之道。紫光成立之初就以“承担历史责任,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在20年的发展中,为中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作出很多巨大的贡献。现在,很多员工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紫光,他们是紫光未来的希望。勤奋、敬业;激情、创新;责任、公平(详见真经十三)是紫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为员工的成长提出的具体要求。紫光正处在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前辈打下的基础上,努力经营好紫光,并把紫光的企业文化传承下去。因此,对紫光新生代进行社会文化教育的责任就落在了企业身上。此时,紫光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立刻就想到可以通过这样一种行动达到员工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三章 开蒙乐学(2)

捐资助学,是爱心,更是行动。怎么能从思想上教育员工,行动上凝聚员工,效果上感召员工,这是爱心落到实处的关键。 因此,紫光选择从企业文化入手,通过捐资助学的行动,让员工从体验如何做人到学会如何做事,这正是清华人对母校、对社会多年来倾心总结的感悟,紫光也希望员工们能够理解并铭记这种企业精神。

“如果只是为了建立学校,我们可以在京郊随便找个地方,顺便去旅游,或者让员工背着小包去捐点书本、文具。之所以选择中国版图的最西边,就是为了加强员工对祖国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也是高科技企业高举民族旗帜,体现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吧。”紫光领导当时认为做这件事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科技发展与文化建设通过员工的行动协调起来,这是企业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近年来发展迅速,企业的参与、支持,依托技术进步和现代化信息手段,都对扶贫助学的方法进行了改善,而且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科技手段。“通过做小事、做实事达到自我教育员工的目的。重要的是爱心!”尽管现在也有一种倾向,说慈善是一种时尚,姑且不说这种说法的出处,紫光觉得,慈善不是赶时髦,是发自心底的爱的清泉涓涓流淌,不管有多少,不管到哪里,都是沁人心脾的甘甜。

第二节   漂泊人生,撒播真爱

说到这里,该好好说说曾哲。

曾哲,北京作协专业作家,被圈内称为“行走文学”的代表,可他自己不承认这个头衔,他一再强调自己是“漂泊作家”,还说行走就是“行”和“走”,漂泊不同,是既“漂”又“泊”,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20世纪90年代初,曾哲树立了一个目标——建十所小学,都选择建在西部最边远的乡村。2000年他漂泊到云南边陲,在独龙江边建了一所小学——雄当俊玉小学,在当地的生活体验让他写出了《走进独龙江的日子·寨子和孩子》。之后听说他连续两届获得老舍文学奖,作品中,记录了他真正走进的最真实的生活。

其实,从1989年以来,曾哲多次深入西北、西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其著作《离别北京的天》、《远去的天》、《呼吸明天》等十余部,内容全部是反映这些地区的环境、文化、民族生活,以及他在这些地区的遭遇和感悟。

2002年,曾哲的《一年级二年级》荣获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2004年,曾哲的《香歌谭》获得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曾哲——惟一一位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作家。

这位专写西南西北少数民族的作家,面对生活、学习和写作,曾哲很真诚地说:“我不能和你们年轻人比,我的时间有限,对未来我得赶紧预约。”从曾哲的话语里,就能感觉到,他是一个自我意识、自我使命感非常强的作家。

30多岁时,曾哲开始觉得城市题材的小说让他的写作变得倦怠,能够到远处生活的向往一直没有改变。为了寻找写作的激情,曾哲带着写书的计划开始安排自己的远走行程。他的第一次行走是在1989年,曾哲沿着西部边疆从内蒙古一直走到广西,经过了西北西南十几个省,走了一年零两个月。一路上不仅骑马骑骆驼骑牦牛,还给别人放牛放马。但是这一路上,写书没有按计划进行。曾哲说:“看到生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写作的意义便显得没那么重要了。这段时间我断断续续地走,慢慢地品味,我的生命在路上流失。”在第一次漂泊中,曾哲本打算走到西藏林芝的墨脱县——这是中国惟一没通公路的县——因为大雪而被迫放弃。惯于安排计划的曾哲,在天气恶劣的形势之下,被迫放弃了他的好奇。4个月后,曾哲来到怒江区域,一座大雪山挡住了他的去路,他知道雪山那边有条独龙江,他好奇于独龙江这条落差1200米的江水,水势凶险,还穿越热带雨林地区,可惜又被挡住了。他只得放弃。天气、环境等种种不利因素让曾哲改变了行走的路线,同样在企业经营中,我们也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企业条件适时放弃一些目标,“开新车好:学会放弃”(详见真经十四),这样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

1994年6月,曾哲弥补了上次没能进入西藏林芝墨脱县的遗憾,他终于到达了那里,并且还和当地的门巴族与珞巴族人民生活了好几个月,实现了他的梦想。1999年,在走过国内进藏的几条路线之后,他选择了从尼泊尔的加德满都,穿过喜马拉雅山的中部,徒步进入西藏拉萨。在这次经历过生死考验的雪山之行后,他终于走完了进藏的所有路线。

第三章 开蒙乐学(3)

20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