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房琯的天才构想。
事与愿违的是,安守忠并没有乖乖站在那里被老牛冲。
他命士兵以刀击盾,大声鼓噪,以恫吓牛车使其缓速。
随即命轻骑接近往牛车阵中抛掷火把,一时间牛车阵大乱,惊慌的牛群反而开始倒冲唐军自相践踏。
安守忠抓住机会率军冲杀,仅仅耗费半天就彻底击垮了四万唐军。
作为策应的南军在一天后进入战场,此时安守忠携大胜之势打的唐军难以还手。
南军的主帅杨希文倒也干脆,眼见打不过就直接投降了。
至此,房琯一仗直接废掉了李亨东拼西凑起来的家底,导致李亨为了平叛不得不求助于回纥。
陈涛斜又名陈陶,路过此地打算去投奔唐肃宗的杜甫也被叛军顺手抓了。
后来杜甫写了《悲陈陶》哀叹此战: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孟冬十郡良家子……”杜如晦感觉手上的笔竟也如此沉重。
他曾以为大唐这百年极盛之世,应是轰轰烈烈的垮塌的。
但没想到是皇帝昏庸,奸相误国,逆贼贪鄙。
而到了这时候,这盛唐的最后一点家底,被一个只会夸夸其谈之辈补了一刀。
河西陇右安西三镇,十三万戍边精卒,本应该威慑百国,横行边疆的大唐武士。
被潼关的一纸强令,被陈涛斜的复古战法,彻底毁灭殆尽。
应是最为精锐的戍边三镇兵马,死的毫无尊严。
“死狗辈何足付大事!”侯君集忍不住了直抒胸臆。
他可没忘记这安西节度镇位于高昌,而灭高昌是谁的功绩?
当然是他侯君集靠着陛下的远见决定攻下的!
如此算来安西多少跟他也是有点渊源的,结果这能作为进攻中亚桥头堡的劲卒,就这么没了?
臣子们群情激奋,与之相比李世民似乎反而冷静的过分了。
“不足成事之辈!”
这是李世民的评价。
魏征跟风道:
“何止不足成事?若其尚有自知,当自缢以留颜面!”
李世民瞧过来,幽幽道:
“朕说的是这肃宗。”
魏征哑然。
随即李世民扭头看向前方:
“这肃宗,亦乃志大才疏之辈,倒是与这房琯惺惺相惜。”
魏征暂时更不敢说什么了,虽然心里觉得陛下说的真没错。
而且李世民的思考更加高屋建瓴:
“这支兵马一去,肃宗再无凭依,而大唐节镇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