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始的地面战争。毫无疑问,这正是美军指挥官一直在避免出现的情况。
别说像六十年前那样,就算按照二十一年前的海湾战争的模式与中**队交战,美军的胜算都不是很大。原因很简单,中国不是伊拉克,台湾也不是科威特,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别与文化因素产生的影响,足以抵消美军的技术优势。
陈必时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只是谁也不能否认,要想将陈必时争取的优势发挥出来”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发挥本土优势。
在台岛上作战,即便不考虑台湾海峡造成的影响,也无法发挥本土优势。
别的不说,至少绝大部分台湾人并不认同大陆为了国家统一发动的战争。比如在高层制订的撤退计划中包括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台湾人,而实际上愿意撤回大陆的台湾人只有不到五十万,不到估计数量的十五分之一。
陈必时没有去过台湾,可是他非常清楚岛上的情况。
作为一个务实的军事家,陈必时非常清楚,果真像宣传的那样,台岛人民张灯结彩的迎接大陆军队,燃放鞭炮庆祝统一的话,这场战争早就结束了。实际情况是,超过半数的台湾人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非常冷漠,不支持任何一方。
随着美日联军在北方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战场局势出现转折,台岛民众的态度也出现了微妙变化。虽然盘踞在台岛南部的**力量并没扩大征兵范围,但是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主动参军服役。除了战争对经济造成破坏,产生了更多的失业人口之外,也与台湾民众对待这场战争的观点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认为台军能够取胜,参军服役不失为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办法。
撤退势在必行,谁也无法阻挡。
从十四日开始,撤退工作就按照计划开始了。伤员与战俘得到优先照顾,然后是贵重的军事物资与武器装备,排在第三位的是愿意返回大陆的台湾民众,最后才是成建制的前线作战部队。
到十五日,已经有大约四千名伤员与战俘回到大陆。
虽然撤退工作正在加速,但是按照最乐观估计,至少需要十天、也就是要到二十三日才能全部完成。
按照陈必时的安排,罗耀武在十五日上午命令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向被突围。
此时,十五军已经利用美军集中力量轰炸大陆目标的机会到达浊水溪北岸,并且设置了防御阵地。虽然时间仓促,阵地还不够牢固。而且这条台岛上最大的溪流北岸也没有能够坚守的基础,但是罗耀武对十五军有足够的希望,毕竟等下需要对付的是台军,而不是战斗力更加强大的美军。
需要罗耀武担心的不是十五军,而是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
这两支早就精疲力尽的部队在突破台军包围圈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麻烦,即便不考虑士气与斗志,因为各级部队的减员情况非常严重,有的排的实际兵力甚至不到一个班,面对台军的重重防线,突围战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随着美日联军缓过气来,如果不能在十六日突破台军防线,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肯定会全军覆没。
如果不是陈必时命令禁止,而且上面早就做了规定,恐怕罗耀武在十五日上午就飞赴前线,亲自指挥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的突围行动。
前线司令部的官兵都知道,罗耀武与陈必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将领。
如果说陈必时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冷静得像块冰,那么罗耀武就是一团从不熄灭的火。
当时,感到焦急的不仅仅是罗耀武,还有跟随石磊磊回到前线司令部的叶振邦等人。
被关了快一天,是走是留没个说法,那几个空降兵能不急吗?,如欲知后卓如何,请登陆凶叭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一百九十三章 北上准备
振邦是在吃晚饭的时候被叫过尖的,虽然为他准备的要曲饭,与他初次面对面见到罗耀武时的情形差不多,但是叶振邦没抱怨什么,升为攻台作战总司令的十五军军长能在百忙之中抽空见他,已经很给面子了。()
“你们的事情我听说了,你们马上可以离开,只是不用回去。”
“不回前线?”叶振邦放下了叉子,朝罗耀武投去了充满疑惑的目光。
“对,你们去沈阳,找黎卫东,四十四师师长,认识吧?”
叶振邦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虽然在十五军,黎卫东的资历与名声的不如罗耀武与薛华毅,但是十五军的官名没有哪个不认识他,因为任何一咋小十五军的官兵每年都会接受四十四师的特别练,也就得接受黎卫东的指挥。
“我会给你们开一封介绍信,你带着去找黎卫东,他会给你们安排合适的位置
“军长,我们”一三三团”叶振邦有点手足无措,因为听罗耀武的意思,他们几个将被调到四十四师。